7.學校體育管理的任務

現代社會的生活和工作是高質量、高節奏的生活和工作。勞動者不僅需要具有相當的知識水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也需要具有健康的體魄來從容地應付日常的學習和工作。學校教務管理工作中的學生體育管理,正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使他們具有健康身心的重要保證。這就要求學生體育管理,要最大限度地協調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科學地利用有限的時間,采取科學的訓練方法,使學生能夠在學校期間,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以便將來能應付緊張的學習和生活及工作,為四化建設貢獻出全部的光和熱。

學校體育要完成以下幾項任務:第一,使學生通過體育鍛煉、增強體質;第二,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體育知識和技能;第三,向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進行集體主義、自覺紀律、團結友愛的體育道德教育。

體育課應以實踐課為主,重視實際的鍛煉,每學期要保證有16~18周(32~36節)體育課教學時間。教學中要嚴格訓練,嚴格要求,嚴格紀律,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體育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具體表現在備好課,教好課和不斷改革教學方法三方麵。體育課一般由4部分組成: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基本部分是主要的,但其他部分都各有作用,不能忽視。有的體育教師不重視準備部分。一開始就讓學生急跑或做難度大的動作,由此而發生的傷害事故並不少見。

目前有些體育教師沒有經過專業訓練,體育教學質量差。每逢上課,給學生一個籃球、一個排球,就算上了課,群眾稱之為“上課兩個球,教師學生都自由”。這種狀況不改變,就不可能達到增強學生體質的目的。改變的辦法是:把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教帥送去進修,領導要觀課,看教師是否按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教學,看教師示範動作是否規範,並抽查教師的教案。

要建立嚴格的考勤和考核製度。學生在全學期缺課超過體育課總時數1/3者,不予評定成績,成績達不到良好者,不能評為“三好”學生。體育課應作為決定升留級的學科之一。學生因病殘免試體育,需經醫生證明,體育教研組審核同意,教導處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