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威斯康星州日報》近來不斷刊登文章,稱其他州還在因為經濟危機一籌莫展的時候,威斯康星州卻通過與中國進行貿易交往,率先從困境中擺脫出來。這些文章列舉的事例讓其他州羨慕不已。
前不久,在坐落於起伏的群山和牧場之間的一座大庫房裏,一群農場主圍在一位買主身邊,他們的談話顯示出美國正在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名買主身穿帶有設計師標誌的便裝,其佩戴的腕表的價格跟外麵停放的通用公司卡車相當。他說:“我覺得你們還沒有完全理解。我們需要高質量。”
對這些農場主來說,被一名來自中國的製藥公司經理批評還是件新鮮事,但誰也沒有抱怨。這些美國中西部的農場主把他們的中國客人看做類似於救星般的人物——這也是奧巴馬總統在首次訪問中國時麵臨的重要的經濟和文化現實。
在訪問上海和北京時,奧巴馬總統麵對的不僅僅是一個正在崛起的全球大國,也是一個正在改變和挑戰美國人在海外以及國內的生活方式——從大學課堂到房地產事務所再到中部威斯康星州的人參種植場——的國家。
種植人參的蘭迪·羅斯說:“幾年前,我們種什麼人參都行。隻要是我們種植的他們都會購買。但現在我們必須知道怎樣讓他們滿意。他們正在改變我們。”
這個州已經陷入了某種“中國熱”。在整個美國,有關中國的舊看法被一種更深的理解取代了:中國是一支必須重視的力量。不管你喜不喜歡,中國是美國人生活中的重要因素。
中國現在是威斯康星州(也是美國)第三大出口市場,其從美國購買的大豆、含油種子、動物毛皮、棉花、銅、有色金屬等比其他任何國家都要多。
在美國各地的大學校園裏,中國內地留學生在科學技術領域的學習中占據主導,成為工程製造、化學和藥學係的中堅力量。在這個國家,他們獲得的博士學位是印度學生的兩倍之多。他們也是在美國注冊專利最多的外國人。
中國投資者在密爾沃基搶購了大量地產,在其他經濟不景氣的中西部工業城市也是如此,更不用提佛羅裏達、加利福尼亞和亞利桑那州了。
與此同時,在這個10年來流失了超過16萬個製造業就業機會的州,地方報紙一直在刊登社論讚揚中國,批評那些反對與中國加強貿易關係或反對中國人投資的人。《威斯康星日報》發表社論說:“中國是威斯康星州及本地企業的朋友,不是貿易戰中的敵人。”
威斯康星州州長吉姆·多伊爾自2003年上任以來已經三次赴中國宣傳威斯康星州。他說,他第一次去中國時,其他州州長還擔心一名美國州長去中國尋找商機有失“風度”。現在,這已是司空見慣的事。過去幾年裏,有超過14名美國州長訪問中國。
吉姆·多伊爾在接受《威斯康星日報》采訪時說:“中國對我們極其重要。甚至在這個困難時期,有些行業也是靠向中國出售商品來渡過難關。要是沒有中國人,我們的處境會糟得多。因為和中國交往,現在本州情況越來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