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韓國為未成年人淨化網絡環境(2 / 2)

二是以實名準入製為技術後盾,保護未成年網民。韓國《青少年保護法》等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的法律,授權廣播通信審議委員會阻止未成年人接觸不良信息,並要求網吧、學校、圖書館等公共上網場所安裝過濾軟件,以保證未成年人獲取健康信息。但在現實生活中,韓國仍存在許多包含成人信息、不適宜未成年人瀏覽的網站。為此,韓國法律規定,這些網站必須對瀏覽者的身份和年齡進行確認,使用者在瀏覽前必須填寫準確的身份證號碼和真實姓名。而在韓國一般門戶網站輸入與成人內容有關的檢索詞時,網站會自動啟動成人認證程序。

三是全民參與網絡管理。鑒於網絡的開放性,韓國政府提倡開放式網絡管理,強調全民參與,並開通“違法和有害信息報告中心”投訴渠道來監督互聯網上不良信息的傳播,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熱線電話或網絡在線進行舉報。

“淨化”之路還很長

韓國政府在為未成年人打造一個沒有色情信息汙染的網絡世界方麵,取得了積極成效。但與此同時,由於法律監管不嚴、網站網吧缺乏自律,韓國媒體以“魔高於道”來形容防不勝防的色情信息傳播和由“網絡黃禍”助長的未成年人性犯罪。

由於警方無法對所有網站和網吧一一核查,而部分通信公司出於經濟利益,對不良網站發布有害信息的舉動也疏於監管,再加上一些網吧未安裝有害網站過濾軟件,使身份確認成為韓國防止網絡色情傳播的最後一關。但事實上,未成年人通過網絡可以輕易獲得成百上千個真實的居民身份證號碼,甚至不必盜用父母的身份證號碼就可以通過成人身份確認。

韓國互聯網振興院和廣播通信審議委員會的官員說,“有害信息有如洪水泛濫”。韓國互聯網振興院近幾年接到的有害短信舉報數量呈上升趨勢:2007年約217萬起,2008年約2300萬起,2009年增至3500萬起,而2010年第一季度已有1200萬起了。盡管韓國實行手機實名製,但由於發送有害短信者往往盜用或非法借用他人信息登記手機號碼,並在短期使用某一手機號碼後立即停用,這就給有關部門的查處工作造成很大難度。

韓國保健福利部2009年對1.4萬名未成年人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88%的未成年人曾在自己或朋友家瀏覽過淫穢網站,超過30%的未成年人觀看過成人電影,並有超過30%的未成年人參與過網絡賭博,44.1%的未成年人玩過成人網絡遊戲。

(韋錦官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