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學體育運動會擔負著體育文化思想傳播的功能

組織競賽是手段,貫徹學校體育思想、推動學校體育工作達到全麵育人才是目的。為了迎接學校體育運動會的召開,學校可以組織係列體育知識競賽、體育攝影展等大型活動,大力宣揚“健康第一”、“更快、更高、更強”、“終身體育”等思想。通過開、閉幕式大型團體操等係列富有青春活力的表演來感召學生。高校人才薈萃、文化底蘊豐厚,這是高校的優勢,應該發揚光大。擴展大學體育運動會的內涵與外延,對推進學校體育事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3)大學舉辦體育運動會為體育選修課的開設創造了條件

一年一度的普通高校體育運動會是學校體育運動整體水平和實力的展示,但是,由於大多數公共體育從一年級開始實行專項選修,使得體育運動的基礎有所削弱,整體水平呈下降態勢,通過每年舉辦學校體育運動會,可以有效地促進學校體育課程中體育運動項目的開展。

(4)大學體育運動會能更好地發揮大學生體育俱樂部的作用

要使體育運動會在高校得到開展,僅僅依靠體育選修課是不夠的,應充分利用和發揮學生體育俱樂部的作用,動員和調動更多的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和投入到學校體育運動會之中。

(5)大學體育運動會為高水平運動員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目前,我國許多高校試辦高水平運動隊,也就是采用“體教結合”模式培養優秀體育人才。隨著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增加,高校的體育運動成績也逐漸提高。通過學校體育運動會,一方麵為高水平運動員提供展示他們訓練成績的舞台,另方麵讓更多的同學和老師認識這些學生,促進他們的進步,提高他們的運動成績。

(6)大學體育運動會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大學體育是學校體育的終點,又是大學生走上社會體育的開端。所以,通過學校舉辦體育運動會,對大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起著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要充分發揮學校體育運動會的作用,引導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的行列中。

總之,普通高校體育運動會的舉辦,不但要注重學校體育運動會的規模,還應注意提高學校體育運動會競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群眾的參與性和多樣性。

(4)特殊學校運動會特點

特殊教育包括對有智力障礙和有身體殘疾的人士的教育。在特殊學校開展體育運動,不僅能夠增強殘疾人士和智障人士的體質,改善和增強他們身體的機能,而且通過體育活動,可以使他們積極參與社會,增添其生活情趣,陶冶他們的情操,促進他們身心健康,擴大他們的生活領城。同時,開展殘疾人體育運動,還可以通過意誌和體能的較量,向生命的潛能挑戰,展示人的創造力和價值。中國殘疾人運動員在國內外賽場上以其不畏艱難、百折不撓、樂觀進取、頑強拚搏的精神和對人生的深刻理解,不僅擴大了我國在世界的影響,激發了愛國熱情,振奮了民族精神,而且也為運動員和更多殘疾人士和智障人士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奠定了良好基礎。

舉辦特殊教育學校的體育運動會,讓他們參加日常體育訓練並創造競賽條件和機會,使他們發揮潛能、勇敢表現,在參與中與其他運動員、家長分享快樂,交流技藝並增進友誼,使他們成為有益於社會並為社會所接受和尊重的人。

總之,應全麵認識學校體育運動會在學校體育中的功能和特點,確立它應有的地位。根據體育運動的根本屬性,結合不同階段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和不同年齡階段學生對體育的需求和心理特征,大膽探索,賦予學校體育運動會最大限度的朝氣。在新的形勢下,開展更具有生命力的學校體育運動會,能夠使學校體育運動會帶給學生無限的樂趣,能夠全麵提高學生各個方麵的能力和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