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曆史發展概況

學校舉辦體育運動會,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產生的,並且在其發展的過程中,也經曆了不斷完善和提高的過程,因此具有其起源、發展和完善的曆程。

學校體育運動會的起源與發展

學校體育運動的起源,受學校體育教育和體育運動的雙重影響。隻有在學校體育教育和體育運動發展的前提下,學校體育運動會才能沿著正確的軌跡發展。

學校體育運動會的開展是隨著世界體育運動的發展而發展的,特別是進人21世紀以來,世界體育運動得到了廣泛而迅速的發展,體育大賽更加緊張激烈,體育運動水平得到更快的提高,與此同時,世界體育運動的發展和改革也對學校體育運動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國外學校體育運動會的發展

1830年到1860年,英國的一些大學成功地舉行了體育比賽,伊頓公學、牛津和劍橋大學是當時的體育比賽中心。

1864年3月5日,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兩個代表隊所進行的比賽,被認為是現代體育比賽的重要開端,同樣也是學校體育運動會的開端。

我國學校體育運動會的發展

在清朝末期,外國教會學校首先在中國舉辦學校運動會。1890年在上海聖約翰書院舉行了以體育為主要項目的學校運動會,到1905年,北京彙文書院與河北通縣協和書院首次舉行體育對抗賽,這一時期的學校運動會大多是外國人在中國開辦的學校舉辦。

1906年,北京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舉行的第二次運動會上,出現了正式意義上的學校體育運動會,這是我國早期舉行的學校體育運動會。

新中國成立以後,在黨和政府領導下,體育事業得到了蓬勃發展。學校體育作為國民體育的基礎,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增強體質,進行品德教育,培養建設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特殊曆史條件下,參加國際體育比賽對於維護和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增進新中國人民與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打破帝國主義的國際封鎖有著特殊的意義。因此,國家十分重視竟技體育運動。在積極參加國際體育比賽的同時,國內的體育競賽活動也十分活躍。特別是各級各類學校開展的體育競技比賽,成為全國各類體育比賽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也先後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和《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要求各級各類學校每年至少要舉行一次以體育運動項目為主的全校性體育運動會。至此,學校體育運動會在我國的學校中普遍便開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