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朕死了和朕生了(1 / 1)

朕死了。

聽說,朕死後的一個月,朕的臣民千家縞素,萬家痛哭。大臣為了給朕定諡號激動的幾乎要打起來,最後爭論了近三個月才給朕定下諡號“聖明興國立中體正英睿恭儉寬裕毅敏孝敬誠信功德慈神純孝崇文經武皇帝”,對比朕父皇可憐巴巴的“至仁純孝章皇帝”,長度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聽說,朕死後十年,依然會有許多臣民在每年自發的祭奠朕。朕那雕著史無前例長的諡號的墓碑前,新鮮的水果鮮花一年四季從來沒有斷過,就算是大冬天,也有巧手匠人雕出來的栩栩如生的……冰雕花。

聽說,朕死後很多年,朕的臣民依然沒有忘記朕。無數史學家,科學家,政治家成了朕的腦殘粉,每所學校的課本的第一頁,都印刷著朕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的畫像。

聽說,還有很多聽說。

什麼“評選出你最崇拜的人物”調查,朕每每排在第一位,甩第二名幾條街,霸占排行榜二十餘年,還有繼續霸占下去的趨勢;什麼“最熱門電視劇”排行榜,幾乎年年都有因為拍攝與朕相關的題材而上榜的電視劇;什麼“想要穿越成為的曆史人物”選擇,朕的選擇排在第一,前十是朕的爹娘妃嬪摯友兄弟姐妹重臣忠臣,朕這一家子就霸占了整個版麵,害的調查單位不得不把題目改為“想要穿越成為的曆史人物(聖武帝相關除外)”……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全部說出來基本上得三四年,畢竟朕是鬼,八卦個三四年對朕來說完全沒有什麼壓力。

當然,也不要問朕為什麼都是“聽說”,因為朕的人氣實在是太高,每次一出去都會造成地府交通大麵積阻塞,累壞了一幹維持秩序的地府捕快。所以朕隻好默默的窩在地府幫朕建立的宮殿裏,連八卦都是聽外麵自發護衛朕宮殿的侍衛們說的。

其實朕一邊八卦著,一邊偷偷自豪著,一邊……心裏還有些小羞澀。

畢竟最了解朕的當然不是別人,而是朕自己。

縱觀朕的一生,說得好聽點叫無為而治,說難聽點就是啥都不會。

朕名傳青史的這些成就,大都是朕的臣子們提出來的,朕隻不過是點了個頭罷了,卻被後人誤認為是朕的手筆,說起來還真是不太好意思。

不過朕死後把這些想法跟在地府交到的好朋友一講,他們居然都用“雖然知道您很偉大但是沒想到您居然偉大到這個地步”這樣的眼神看著朕,然後愈加崇拜朕了……

不解。

朕說的,明明都是事實啊……

這幾天,地府舉行了“曆代明君回憶錄”寫作大賽,邀請曆史上諸多明君前來寫傳記,聽說第一名的書還可以托夢給陽間的出版商出版,朕也興衝衝的參加了。

隻要朕寫了真實的回憶錄,讓大家發現朕也不過是個普通人,大家就不會再崇拜朕了吧?!朕說不定還能正大光明的逛逛陰間著名風景名勝拍個照發個微博啥的,想想還有些小激動呢!

不過回憶錄要怎麼寫呢?朕當年四書五經學的不是很好啊……

嗯,就從朕的出生開始寫吧!

聽說朕出生後,母妃就和父皇大吵一架。

因為父皇想要給朕起名叫“薑天”,其意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希望朕最後成為一個謙謙君子,可母妃死活不願意,覺得那個名字“太不吉利”,非要給朕起名叫“薑雍”,覺得這名字“大氣,霸氣,吉利”。

為了給朕改名,母妃鬧了父皇三天三夜,甚至以絕食相逼,深愛母妃的父皇隻好委委屈屈的從了母妃。

朕一點都沒有覺得“薑雍”這個名字吉利,自從朕叫了這個名字,父皇的後宮幾乎是風起雲湧,電閃雷鳴,特別是那個隻比母妃遲了幾天生產的良妃,因為兒子最後被父皇起名叫了“薑天”,看朕的眼神都陰測測的,好像恨不得吃了朕。

朕還覺得自己“薑天”這個名字被改掉委屈呢,“天”字才三劃,“雍”字好多劃,上書房的師傅懲罰人可是讓抄名字的!

不過那都是朕五歲進學之後的事了,朕現在還是個隻知道吃喝傻笑大哭的嬰兒,其他的什麼都不知道。

朕長啊長啊,終於在母妃一大堆“雍兒你怎麼現在才學會走路隔壁薑天都會跑了作為未來的明君你一定要樣樣比別人強千萬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你知道不母妃一定會糾正你那些無傷大雅的小缺點把你培養成一代完美的明君麼麼噠”的嘮叨裏長到了兩歲(其實現在朕深深懷疑母妃是不是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因為她居然知道朕會成為一代明君!),然後朕遇到了朕這一生第一場大危機!

禦膳房桂花糕投毒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