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老年性陰道炎的防治
病因
老年性陰道炎常見於絕經後的老年婦女,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陰道壁萎縮,黏膜變薄,上皮細胞內糖原含量減少,陰道內PH值上升,局部抵抗力降低,致病菌容易入侵繁殖引起炎症。
臨床表現
(1)陰道分泌物增多呈淡黃色,嚴重者可有血樣膿性白帶。
(2)外陰有瘙癢或灼熱感,檢查時見陰道呈老年性改變,上皮萎縮,皺壁消失,上皮變平滑、菲薄。
(3)陰道黏膜充血,有小出血點,有時有表淺潰瘍。若潰瘍麵與對側粘連,陰道檢查時粘連可被分開而引起出血,粘連嚴重時可造成陰道閉鎖,炎症分泌物引流不暢可形成陰道或宮腔積膿。
診斷
根據年齡及臨床表現,診斷一般不難。但仍應取陰道分泌物查滴蟲及念珠菌。血性白帶尤需與子宮惡性腫瘤鑒別,需常規作宮頸刮片;陰道壁肉芽組織及潰瘍需與陰道癌相鑒別,必要時作分段刮宮術或局部活檢。
治療
治療原則為增加陰道抵抗力及抑製細菌生長。
(1)1%乳酸或05%醋酸液陰道衝洗,以增加陰道酸度,每日1次,衝洗後局部用藥,甲硝唑或氟呱酸每次1片,放入陰道深部,7~10日為一療程;
(2)雌激素局部或全身用藥:一般經上述局部治療即可奏效,對炎症較重者可輔以雌激素治療。己烯雌酚0125~025毫克,每晚放入陰道一次,7日為一療程;頑固病例可口服尼爾雌醇,首次4毫克,以後每2~4周一次,每次2毫克,維持2~3個月。尼爾雌醇是雌三醇的衍生物,劑量小,作用時間較長,對子宮內膜的影響,小較安全。對乳癌或子宮內膜癌患者禁用雌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