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TVB爭霸戰 (2)(1 / 3)

無線的台慶日定為每年的11月19日,而在此之前無線就已進入台慶月。台慶期間無線會推出台慶劇,每年於TVB台慶期附近時期播放的劇集是TVB每年最重頭是台慶劇。此劇是1994年11月14日上映的,加上由黎天王擔當主演,自是台慶劇重中之重。而且劇中古天樂被安排與黎明同場飆戲,可見TVB此時已有心栽培古天樂。

在接下來的喜劇劇集《餐餐有宋家》(又名《非常家庭》)中,古天樂出演宋家三兒子宋貴。這屬於香港無線電視翡翠台時裝處境喜劇,是圍繞著宋家這個五人家庭日常所發生的故事,有一集兩三個故事,一集一個故事,兩集一個故事,三集一個故事都有。這類的電視劇,沒有什麼故事內容,各集故事各不相關,可以打發無聊時間消遣一下的電視劇。於1994年10月10日至1995年5月12日期間播出,共156集,市麵上的音像公司就出版了20集。在這20集劇集當中,雖然古天樂的戲份不是最多的,但從劇情構造和角色設計來看,也可以看出TVB有在力捧他。

在拍戲期間,他活潑頑皮的一麵暴露無疑,與劇中一幫藝員合作愉快,特別是青春女藝員宣萱,兩個年輕人在一起總是互相捉弄,似乎完全沒有男女界限,好象兄弟一般,由於宣萱有個半公開的男朋友,他更不怕有緋聞傳出。為日後兩人的塑造的經典熒幕情侶奠定了默契基礎。

這三部劇的監製都是徐遇安,徐遇安上世紀70年代的無線工程部擔任視訊員,由於經常在導演左右幫手,對電視劇製作漸生興趣,在曾勵珍鼓勵下,他轉職成為助導,及至1988年,他離開香港到新加坡發展,並晉升成為監製,1993年返回無線擔任監製,在香港無論是在電影圈還是電視圈,監製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至於無線劇集的監製,則要負責包括從劇集策劃到選擇演員,再到拍攝進度的等等事務。其監製的《真情》、《十月初五的月光》(又名《澳門街》)、《皆大歡喜》等作品均口碑甚佳,當中《真情》及《皆大歡喜》更締造處境劇收視佳績,成為城中熱話。更令當年息影多年的薛家燕的演藝事業再度推到高峰。

徐遇安也喜歡用新人,當年找古天樂拍《餐餐有宋家》,是覺得他是好有潛質,不過當初脂粉味重了一點。連續三部劇中都加入古天樂,擺明車馬是要力捧這個新生代小生,扶他上位,但TVB的力捧不是無故的,古天樂除了自身的潛力,運氣更是上佳,不僅遇到“哥哥”這個巨星伯樂,更是遇到1994年TVB低潮期,新人上位受捧的機會增大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天時地利人和齊聚,本來一切都好像順風順水的星途卻差點因曾經的一段坐牢的經曆毀於一旦。

度過那段艱難時期後,古天樂接到了電視生涯中的裏程碑之作《神雕俠侶》,這部劇在內地和台灣引起了收視狂潮,令古天樂迅速紅遍大街小巷,那個蕩氣回腸、刻骨銘心的楊過,也成為了最難忘的古天樂角色之一。也讓他真正走上了無線力捧小生的位置。

在TVB裏,全年趕拍劇集的流水線上從來不會有閑著的人,尤其是當家花旦小生們,更是通告一個接一個,《神雕俠侶》後古天樂又接拍了由古龍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圓月彎刀》,出演男主角丁鵬一角。

金庸、古龍以武俠小說聞名,兩大作家實力旗鼓相當,但風格卻南轅北轍,一直以來,金庸小說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後口碑極佳,尤其是香港所拍的多部金庸武俠劇更是為觀眾列為經典,而由古龍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中甚少有代表佳作,無論是內地還是香港所拍的古龍武俠劇,都沒有能令觀眾滿意且奉為經典的作品。所以在電視群觀眾看來,金庸的名氣可能稍長於古龍,但對於武俠迷來說,金庸古龍,和北喬峰、南慕容一樣是齊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