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編譯附注(四)(1 / 3)

九、少食養生諺語

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

善治藥者,不如善治食。

爽口物多終作疾,快心事過必為殃;

知君病後能服藥,不若病前能自防。

食多傷身,氣大傷神。

嗜味縱口,必致傷生。

飯吃八分飽,到老腸胃好。

貪多嚼不爛,胃病容易犯。

吃飯先喝湯,勝似良藥方。

夜飯減一口,活得九十九。

饑不暴食,渴不狂飲。

一頓吃傷,十頓喝湯。

腹飽八分,不要醫生。

要得小兒安,常帶三分饑和寒。

要想人長壽,多吃蔬菜少吃肉。

飲食貴有節,鍛煉貴有常。

吃米帶點糠,助你身健康。

要想身體好,吃飯莫太飽。

貪得一時嘴,瘦了一身肉。

吃藥不忌口,跑斷大夫腿。

食多傷胃,憂多傷身。

酒多傷身,氣大傷人。

少吃多滋味,多吃壞肚皮。

美酒不過量,好菜不過食。

暴飲暴食易生病,定時定量保安寧。

少食為健康之本,縱口為百害之首。

好飯莫飽,飯後莫跑。

每餐少三口,飯後百步走;

睡覺不蒙頭,健康又長壽。

吃得快,咽得慌,傷了胃又害腸。

不嗜煙,少飲酒,病魔見了繞道走。

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飯後走百步,永不進藥鋪。

貧寒未必不是福,千金難買老來瘦。

膏粱厚味生毒瘡,粗茶淡飯壽命長。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餓鬼飽食,頃刻命喪。

狂飲傷身,暴食傷胃。

吃飯少一口,飯後走一走。

傷食不用醫,餓到日沉西。

十、熱量單位換算

營養學上所說的熱量(或稱熱能),是指飲食中潛在的能量,在體內經過氧化後,放出供給身體活動所需的熱能。

過去,營養學上常用的熱量單位是“千卡”。現在,國際上逐漸改用“千焦耳”為熱量單位。為使用和交流方便,現將兩種表示熱量單位的換算方法介紹如下:

1千卡≈4.184千焦耳;

1000千卡≈4184千焦耳。

1千焦耳≈0.239千卡;

1000千焦耳≈239千卡。

如每1g糖或蛋白質在體內氧化放出的熱量約為4千卡,換算成千焦耳即為16.7千焦耳;1g脂肪放出的熱量為9千卡,換算成千焦耳即為37.7千焦耳。

如某人每日從飲食中攝取10042千焦耳的熱量,換算成千卡即為2400千卡。

十一、血壓測量單位換算

目前,為適應國際間科學技術交流的需要,許多科技領域的計量單位都使用了國際單位製,在醫療衛生領域內,血壓測量單位也由原來的毫米汞柱(mmHg)改為千帕(kPa)。為方便患者,現將其換算關係介紹如下:

1mmHg≈0.133kPa;

1kPa≈7.5mmHg。

如測得血壓為165/90mmHg,換算成千帕,即為165×0.133/90×0.133≈22/12kPa。

若測得血壓為18/12kPa,換算成毫米汞柱,即為18×7.5/12×7.5≈135/90毫米汞柱。

另外,還有一種將毫米汞柱快速換算為千帕的方法,就是凡測得血壓的毫米汞柱值,能被30整除的,以其商乘以4,即為千帕值。若有餘數,逢10再加1.33,逢1再加0.13。

如將120毫米汞柱換算為千帕,將為120÷30×4≈16kPa。

若將160毫米汞柱換算為千帕,用160÷30,得到的整數商為5,餘數為10。先用5×4=20;再根據逢10加1.33的規律,以20+1.33,就求出160毫米汞柱≈21.33kPa。

十二、青芋濕敷法

青芋濕敷就是用青芋膏敷貼患處。這是甲田先生治療腫瘤疾患時常用的一種局部外敷法,對於消除癌腫具有顯著的效果。其具體實施法如下:

1.青芋膏製備法

實施青芋濕敷法,首先須製備青芋膏。

青芋膏中所用材料:青芋100克,小麥粉100克,生薑20克,食鹽20克。

青芋膏的製備方法:將青芋稍微用火燒一下,剝去外皮,擦末搗爛如泥。生薑去皮,也搗如泥狀。食鹽用火焙過,研為極細粉末。然後,將這3種材料與小麥粉充分混合,即成為青芋膏。

2.青芋膏敷貼法

將製備好的青芋膏先攤於一塊白布手巾或白布上,布手巾或白布的尺寸應較腫塊麵積大些,攤的厚度約4mm為宜,然後敷貼於患處。如治療乳腺癌時,可以直接敷貼於乳房腫塊處;治療喉癌時,可敷貼於頸部喉結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