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小說裏看到——每部小說裏,或多或少都會隱藏著作者本人的身影。直到自己執筆後,才發現,確實如此。
以前也陸陸續續寫過,發表過一些文字,在這些隻言片語中,總是不自覺地將自身的一些種種雜糅進去。
生活總是太多不如意,不順心,唯有執筆之時,仿佛自己就是書中世界的主宰,通過創造劇中的人物,彌補自己生活中的遺憾和不足。
於是,青春沒有童話出現了。
從2009年9月構思開始,拖延癌的我,終於在2016年底,完成了這部十餘萬字的小說初稿。
現實中的很多人,在父母長輩的嗬護下,感覺自己的童年仿佛生活在童話中一般——幸福,美滿,無憂無慮!
慢慢長大,父母的羽翼不再能給我們提供足夠的庇護,坎坷來臨,挫折不斷,我們開始懷疑童話,叛逆父母,在一次次的失敗中,慢慢認清這個社會。
我們從笑得哭了,哭著哭著,卻又笑了——原來世界不存在童話,青春裏,也沒有童話故事——有的隻有父母對我們真摯的愛護和關懷。
謹以此文,獻給天下所有父母,謝謝你們,讓我們的童年,感受過童話的溫暖。
此文七分真,兩分假,還有一分胡說八道。
地名有真有假,劇中人物的經曆,亦真亦假。
所述之事,八九分確實發生過,也存在過。隻是本人把他們全部揉碎,再用筆刷塗抹在牆上,於是便有了這個故事。
希望讀者朋友看這書時,不要太多較真其中的巧合之處——藝術本就源於生活,我隻是將生活變成了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