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士奇犬與阿拉斯加雪橇犬之所以一直吸引著養犬愛好者的眼光,是因為它有著獨特的魅力,它外表俊美,而且及富表現力,是與人類溝通的高手。然而,隻有你真正擁有它、關愛它,讓它融入你的生活,你才能從它們身上感受到無窮的樂趣。
(1)哈士奇犬的曆史淵源
哈士奇犬(Husky)又名西伯利亞雪橇犬,顧名思義,這是一種來自寒冷的西伯利亞的犬種。
大約在3 500年前,中亞人帶著具有胡狼形態的犬遷徙到西伯利亞的盡頭地區與北極地帶,這些犬與北極狼相互雜交而發展形成了北方犬種。
在新石器時代(公元前3500~前2000年),北方犬已演變形成了自己的特有外形,並且和狼持續了一段很長時間的周期性繁殖,這些繁殖出來的犬都被歸屬於“Huskies”(哈士奇)犬種。這些犬擁有堅韌的、毛茸茸的披毛,明顯的麵孔及羽毛狀尾巴,它們的披毛厚且有絨毛,能使它們免受惡劣天氣的影響,其毛色有多種,成為當時主要的拉雪橇犬種。
當因紐特人繼續向北方遷移穿越北極圈,最後來到了格陵蘭時,而有些土著人則在他們之後沿著克利瑪河盆地的切爾斯基山小丘兩側建立部落,其中一個部落叫楚克奇(Chukchi)。楚克奇人很喜歡哈士奇犬,因為哈士奇犬除了拉雪橇之外,還可以看守家畜,其體形小巧結實,食量小,耐寒又無體臭,對極地環境很能適應,楚克奇人將其視為自己的重要財產之一。因此,早期的犬協會將這些犬歸類成西伯利亞楚克奇犬,它就是現代西伯利亞哈士奇犬的祖先。
那麼,這些西伯利亞楚克奇犬為什麼又統稱為哈士奇犬呢?這有2種說法。其一是因紐特人俚語“esky”(意即“沙啞的喊聲”),因為這種犬叫聲沙啞,所以稱之為“esky”,後誤為“Husky”(哈士奇);其二是這種犬在拉雪橇時,駕駛者會發出“Husky”(哈士奇)的聲音,因此大家把這些犬稱為“Husky”。
在18世紀,這種犬逐漸被外界所知。據說,當時有商船遇暴風雪漂流到西伯利亞,船員發現這種犬,並把它帶到了不同的地方。
但哈士奇犬真正揚名世界,是因為阿拉斯加的拉雪橇比賽。1909年第1屆阿拉斯加拉雪橇大賽,有一位叫William Goosak的俄國毛皮商,他帶了一支哈士奇犬雪橇隊伍,當地人對這支隊伍並不看好,因為這些犬在體形上比當地犬要小且較溫馴。雖然在這次雪橇比賽中,哈士奇犬雪橇隊伍隻得到第3名,卻讓當地人對哈士奇犬另眼相看。此時,有位年輕人觀看比賽後,便不惜重金引進數十隻哈士奇犬,此後報名參加拉雪橇比賽,皆獲得相當不錯的成績,有幾年甚至拿到冠軍。
雖然哈士奇犬的發展年代已很久遠,但是美國養犬俱樂部(AKC)直到1930年才正式承認哈士奇犬,並製定了其犬種標準。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哈士奇犬因出色的尋找和營救能力而名噪一時。在1960年後,哈士奇犬為更多國家所接受,發展成最具知名度的犬種之一。
(2)阿拉斯加雪橇犬的曆史淵源
阿拉斯加雪橇犬(Alaskan Malamute)又名阿拉斯加因紐特犬、阿拉斯加馬拉摩特雪橇犬。
阿拉斯加雪橇犬是最古老的雪橇犬之一,它的名字來自因紐特人的伊努伊特族的一個叫做馬拉摩特的部落。在阿拉斯加成為美國領土之前,這一地區叫做“Alashak”或“Alyeska”(意為廣闊的土地),是發現這一地區的俄國人給它起的名字。
白人征服阿拉斯加後,阿拉斯加賭賽犬的活動越來越流行,許多賽手嚐試將北極圈的犬與外來犬雜交,這一時期(1909~1918年)被稱為“北極雪橇犬的衰落期”。幸運的是,犬拉雪橇的運動在美國十分流行,從1926年開始,人們開始注意發展阿拉斯加本地純種犬。
時至今日,為了讓阿拉斯加雪橇犬在都市的生活中依舊可以“重操舊業”,讓它們不要丟下拉車拉雪橇的技能,每年美國、英國等地都會舉行犬拉車比賽。而這些犬也不負眾望,在每一次的表演和比賽中,它們都僅需要2對犬互相配合就可以把一輛載著2個成年人的車拉得飛快,甚至經常因為在轉彎的時候刹車不及而人仰車翻。
小貼士:你了解雪橇犬嗎
雪橇犬主要有3個品種,即哈士奇犬、薩摩耶犬和阿拉斯加雪橇犬。哈士奇犬和薩摩耶犬均產於西伯利亞,一向被用來拉雪橇,薩摩耶犬同時用於看守馴鹿,它們都具有極強的忍耐力與健壯的體格。阿拉斯加雪橇犬也是最古老的雪橇犬之一,它們產於阿拉斯加,屬於北極圈內的雪橇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