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生財有道(2 / 2)

“那是當然,俺不但能用最省錢的法子製鹽,還能製出最好的精鹽!”在宋代食鹽是被分成了好幾個等級的,而其中最貴的當然是專供皇室和富紳們用的精鹽。畢竟煮鹵法生產食鹽本身就得需要好幾十斤的海水才能煮出一斤的粗鹽,而從上百斤的粗鹽中去精挑細選出品相最好的來,這能便宜得了麼?

“這……這是鹽?”眼睜睜地看著那些特別製備的鹵水經過一個奇形怪狀的瓦罐被倒入鍋中,隨著水份的蒸發鍋底裏開始出現了韶南天以前從未見過的白色狀物質,瞧那成色簡直是比臨洮冬天裏降下的雪花還要潔白純淨。

“嚐嚐不就知道了?當然了,您老要把這東西當成銀子也可以!”魚寒沒有製鹽的經驗,但作為一個合格的贗品製作者,他曾經接觸過無數的古代濾器。花了兩個月的時間來嚴格按照明代標準建造鹽池,又親自帶人搗鼓出了一大堆的破爛,因為他實在沒時間去等南風,隻能用人工手段去除會使海鹽變得“味苦色惡”的芒硝等物。

“呸!呸!”不信邪地用手指頭拈了一點鍋底的晶體放入嘴中卻又飛快地吐了出來,韶南天難以置信地嚷道:“我老頭子活了這麼大把年紀,可還是第一嚐到如此純正的鹽味,想來那宮中的貢品也不過就這味道!”

“孽障,汝竟敢私造食鹽!”不用回頭看,隻聽這聲音就能知道是那個正在城裏忙著糊弄人的喻口縣丞朱熹朱大人到了。

“行了啊!元晦先生,這裏沒外人,那什麼冠冕堂皇的話您就先別說了!”魚寒當然知道食鹽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屬於朝廷的專營物資,任何私造販運的行為都屬於違法,若是動靜鬧得太大掉腦袋都是極其正常的結果。但他又有什麼辦法呢?喻口需要發展,在其他條件都不具備的情況下,他隻能用這種手段去獲得足夠的資金。

“小友好手段,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囤積了如此多的食鹽……”受到相同問題的困擾,朱熹為了維護自己的正義形象而選擇喊兩句場麵話,但辛棄疾可沒那麼多的顧慮,在大致參觀了一下之後就立即表示出了對魚寒的讚許,因為他很清楚現階段除了這種被逼無奈的手段之外他們沒有別的辦法卻解決那個麻煩。

“幼安先生您也別誇俺了,這東西俺是搗鼓了出來,但這銷路麼怕還得煩勞諸位給一起謀劃謀劃!”出錢出力還得擔風險的事,魚寒肯定不會一個人去做,因為那實在是不符合他混蛋的性子。心裏其實早就有了想法,把朱熹和辛棄疾請過來就是為了拖他們下水,借他們的嘴去說出那個違法的決定。

“這還用想麼?咱手裏有了鹽,當然得找人給偷偷運出去,然後……”自從秦漢時期有了鹽鐵專營製度以來,這販運私鹽的買賣就沒停止過。而這一次淩文佑也真不是有意要破壞自家兄弟的謀劃充當這個出頭鳥,實在是因為在場的人裏麵就沒誰比他更愛錢更急於發財的。

“孽徒!為師乃朝廷命官,豈能容得汝在我大宋境內行此違法亂紀之事!”朱熹早就看穿了魚寒的計謀,卻沒想到他這個欺師滅祖的混蛋門生竟然第一個跳了出來,若不是看在和其父有深厚感情的份上他還真想立即發表申明跟這個笨蛋斷絕一切關係。

“那咋辦?師尊您總不能讓咱喻口的百姓隻吃鹽而不管其它吧?”腦門上狠狠挨了一巴掌,淩文佑也覺得自己特別委屈,造出了私鹽不趕緊運出去換成其它急需物資,還忙活這幹嘛?

“說你蠢還不信!”又一個自作聰明的人跳了出來,韶南天主動幫朱熹背起了黑鍋,樂嗬嗬地解釋道:“你沒聽出元晦先生這話的意思?他是大宋的朝廷命官,當然不能允許有人在他眼皮底下朝大宋境內販賣私鹽,可咱這北邊不還有個大金國麼?”

“往金國運鹽?可這不是……”沒好意思把那倆字給說出來,淩文佑雖然愛財卻也不願跟朝中那些個位高權重的敗類一樣為敵國提供物資。

“汝此言差矣,吾等惜售難道就能阻止金人獲得此物?”反正這事一旦做下就誰也跑不掉,辛棄疾才懶得去計較魚寒那點小心眼,心甘情願地上了鉤,卻並不僅僅是在感歎朝局的艱難而是因為他看穿了某個小混蛋的另一個打算。“既然無法阻止,吾等何不幹脆參與進去?也順便借著販運私鹽的幌子,探出幾條北上的隱秘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