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琢磨出個缺德帶冒煙的損招,雖說是漏洞百出可也正如事後上官倩妤偷偷詢問時所猜想的那樣,魚寒並非想不出具體的執行辦法而是他根本就不敢說出來,否則以他今時今日的地位若顯得太過精明還不得被人惦記上?反正隻要東繞西繞的繞得朱熹和辛棄疾願意把這個計劃告訴慶王,到時候就算慶王本人忠厚老實,他身邊那些指望立下從龍之功的謀士還能不三言兩語就把整個陰謀給完善了再上呈官家?
點到為止,既能保護自己又還能為慶王指出一條邪道去重獲大宋官家歡心,更能順手埋下一坨足夠讓完顏雍想想都得惡心上好幾年的那啥,向來都不喜歡主動惹麻煩的魚寒幹嘛還要浪費唇舌?
傳遞餿主意的事自然有朱熹和辛棄疾去完成,要說這兩位做事也確實夠利索的,草草將魚寒那略顯混亂的解說稍加整理後當天就聯袂趕往了慶王封地。至於這最後能不能獲得批準執行,那就得看這兩位的嘴皮子是否夠利索了,當然這個似乎不是什麼問題。
而隻要慶王點了頭再想法說服了當今官家,接下來的可就該魚寒在損人的時候順便大發橫財。為啥?畢竟穿越者又不是地裏的蘿卜隨便一鋤頭下去都能挖出好幾個來慢慢挑的,找遍整個大宋能夠擁有超過這個時代近千年造假手段,能夠用一文銅錢就造出十文足以亂真的劣錢的混蛋又能有幾個?
一百萬貫的啟動資金,這是該貪一半呢還是該撈走六成?要說起來都怪自己當年太會偷懶以至於有些技術難題現在都沒能解決,要不然就可以去封信讓高壽嘉給弄幾大車膽礬過來直接電鍍了,那樣不就能最少省下九成的本錢?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甚至都已經和淩文佑那財迷商議好到時候如何貪墨官家給的本錢而不讓人發覺,隻可惜這事情的發展似乎並沒有預期的那樣順利。
出門半月有餘,朱熹和辛棄疾回到臨安小院的時候精神不錯,看來他們是已經說服了慶王。隻是這兩位的身材卻瘦了一圈,雙眼遍布血絲,衣冠略顯不整,更誇張的是飯才吃到一半就已經紛紛趴在桌上酣睡過去,顯然是因為最近這段時間對細節的商議讓他們耗費了不少精力。
足足等了三天,好不容易才盼到那兩位回來時顯得有些斯文掃地的當朝名士又一次神采奕奕地出現在自己麵前,可還沒等魚寒詢問此行的結果然後掐指推算自己的發財時間,就差點被氣得破口大罵。
小院是當初孝宗皇帝賞給朱熹的,人家要對某個在此免費借宿的小混蛋呼來喚去的倒也合情合理。可那辛棄疾好歹也是在臨安有了家室的人,而且聽說還是慶王身邊某個謀士個保的媒,如今這事都辦完了他不趕緊回去陪著明豔動人的嬌妻花前月下,幹嘛還要繼續在這裏賴著不走,而且還成天頤氣指使的把魚寒當作了家仆隨意使喚?
而相比起給人充當免費壯勞力還要自掏腰包擺酒設宴,更讓魚寒憤怒的是,那兩位到現在為止都不肯說出結果的當朝名士偏偏在私下裏將此次商議細節中可以透露的部分整理成冊還給了上官倩妤。這下可好了,那位蘭心蕙質的美女為了能找出兩份實施細則中的不同之處並分辨出優劣幹脆來了個閉關修煉,連著好幾天吃飯都是叫人給端到了屋裏,著實讓某個成天就想占點便宜的小混蛋氣得捶胸頓足。
看著不遠處依舊緊閉的房門,聽著朱熹和辛棄疾新一輪的吟詩作對,奉命蹲在角落裏隨時準備給人摻茶遞水的魚寒心裏已經在琢磨是不是該再浪費點錢財去買上十來斤砒霜把這倆禍害給徹底收拾了。當然,他現在還能有這種閑情,那是因為根本不知道在選德殿正發生什麼事情,否則怕是連生氣的心思都沒有。
“虞愛卿,依你之見此計是否可行?”偌大的選德殿內如今就隻剩下了兩個人,端坐在桌案之後看上去並沒有傳說中的那種恐怖威嚴甚至顯得有些和藹可親的孝宗皇帝,輕輕敲擊著麵前那則由慶王遞上的奏折,似乎有些拿不定主意。
“這……”都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可某些蜀地的軍政要務處理起來比在蜀道上驅馬急馳好幾個來回都還要難,這才迫使已經感覺有些弊政不除實在無法展開工作的虞允文抽空回到了臨安找孝宗皇帝做請示。讓他沒想到的是,自己的麻煩還沒解決就被問到了關於慶王所謀之事。隻不過這種連頗受官家尊敬的帝師史浩都沒能看上半眼的密折,自己就算知道了其中的內容又豈能妄加評論?
“愛卿但講無妨,朕既許你觀之就是想聽聽你的見解。”示意起身行禮的虞允文重新坐下,孝宗皇帝的笑容不禁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微臣叩謝官家厚愛!”說是叩謝其實也就是坐著拱拱手而已,畢竟除了金人極其餘孽之外,曆代華夏正統王朝甚至包括蒙元在內,還真沒幾個皇帝喜歡讓自己的臣子跟個大烏龜似的趴在地上說話。稍事猶豫,足智多謀的虞允文當然知道孝宗皇帝此舉絕非是在裝腔作勢而是真的想要了解他的看法,也就恢複了平日的神態坦然應對道:“依臣之愚見,此策若是稍加完善或可為之,隻是朝廷實不宜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