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菲,南方女子,外表柔美,內心彪悍。
隨著“哢嚓”的一聲脆響,菲菲被定格在一張集體畢業照裏了,這意味著從這天起,菲菲應該從一個“學生”的角色轉變為一個“社會人”。然而,在畢業後的N天裏,每當菲菲拿出這張畢業照片想緬懷一下往昔的學生生涯時,她總是覺得有點黯然神傷,因為照片裏的她,迷惘、無力、單薄、沒有任何的定力。那是初出社會的菲菲的狀態,最主要的原因是,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事實上,這個時候的蘇菲菲是幸運的。雖然就業形勢受到了經濟危機的嚴重影響,但因為菲菲畢業於名校,加上講得一口流利的外語,所以她的求職之路也不算坎坷。她先後拿到了某省級電視台、某市級電視台、某世界五百強外企、某NGO組織的OFFER,在選擇的時候,菲菲先後谘詢了10位長者、5位師哥師姐,他們分別根據自己的人生觀和經曆給予了她非常真誠的建議,可是,菲菲聽完這麼多意見後卻越發的迷惘,更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了。有個阿姨對菲菲說,學會做選擇是成熟的標誌之一。從這點來說,她還很不成熟。
最後,因為這幾個公司先後給菲菲下了最後的簽約通知,菲菲因為異常的煩惱就毫無理性地拒絕了,等自己稍稍平靜下來的時候,手裏已經隻剩下一個NGO的OFFER了,原因是,NGO說要先實習三個月。菲菲覺得NGO夠義氣,對她不拋棄不放棄,於是,迷迷糊糊的她就順理成章地進了NGO。這個理由雖然有點戲劇性和牽強,但也不能說不是一種緣分。
NGO是負責國家紡織品出口貿易的外事單位,整個公司的辦事風格非常像國家機關。領導是一個在法國留過洋的博士,也是新中國第一屆的留學生,戴著黑邊框的眼鏡,頭發向後背過去,50歲出頭,經常穿一件白襯衫,外套是很考究的深色西裝,說話時聲音低沉緩慢,臉上帶著真誠的微笑,儒雅而風度翩翩。
菲菲第一次看見他的時候,立刻就想起了梁思成,為什麼是梁思成而不是其他的文人雅士,關於這個問題,菲菲自己也覺得很困惑。所以說,感性認識就是這麼的不可靠。於是,菲菲也就很高興地待在這個有梁思成的地方了。她覺得這是個有文化和品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