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學生在美育教育中的情商培養(1 / 3)

第一章1.學生在美育教育中的情商培養

學生的美育素質教育與升級理論指導

學生素質教育與全麵升級學生的美育素質教育與升級方案1.學生在美育教育中的情商培養

實施素質教育被視為實現“科教興國”戰略的關鍵,各種學科改革、課程改革也是圍繞著“素質教育”這個中心所開展的。美術教育的改革同樣也是圍繞著如何實施素質教育而進行的,因此,美術教育已從過去單純的技能教學轉變為全麵重視和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發展的藝術教育。

什麼是素質,素質本是生理學和心理學中的一個概念,但其又涉及到學生在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廣泛使用的概念,從素質的內涵和外延的不同界定和解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概念所指的生理學和心理學上具體的人的先天的生理特點,廣義概念指人在先天與後天作用下所形成的身心發展水平,但無論何種解釋其內涵中都包括著對人未來發展具有影響的部分,其中與人的情感有關的情商是人的素質結構的中間層次,它對人的後天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過去的教育沒有重視學生的情商,美術教育也沒有關注學生的情感要求,而美術教育恰恰在學生的情商培養方麵有著獨特的作用和自身的優勢。

美育中學生的情商因素

人們在客觀事物對其是否符合自己主觀需要作出反映的時候,總會產生一定的情感傾向,這些不同的反映受到人的情商因素的影響,它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其維持個體和社會生存發展的需要所產生的不同態度的主觀體驗。在美術教育中,學生對作品不同的體驗和主觀反映,是學生獲得心靈陶冶和學習動力的基礎。“情商,被稱作是人的一種心靈力量,人的一種為人的涵養,也被視做人的性格的因素。”情商包含了人自我情緒控製的能力、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心理品質,培養自我激勵的心靈動力,它是以人們對某一客觀事物能否滿足其需要為中介。而美術教育的獨到之處就在於美術教育是最能容易滿足人的情感需要的藝術教育。

學生在美術教育的陶冶過程,實際上也是學生實現其自我完善的過程,是促進學生心理品質的行成與發展的過程,也是人的精神需要與實現自我價值的體驗過程。

在美術教育教學及美術活動中,影響學生的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情商因素包括:學生對自然環境及藝術氛圍的心理傾向,學生對藝術作品的辨析能力和自我情緒的控製能力,學生在美術活動中進行藝術的心理適應能力和人與人之間相互協作的處世能力,這些情商因素始終影響著學生個人素質的形成。

美育中注重學生的情商培養

人在其自身的發展過程中不僅有人的物質需要,還有人的精神需要,滿足學生合理的精神需要有利於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人們在生活中需要藝術,也因為有了藝術生活才變得美麗,美術教育是幫助學生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重要手段,是陶冶學生情操,實施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教育實際上也是一種情感教育,重視學生的情商培養,是美術教育適應教育“以人為本”的要求,滿足學生獲得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要求,服務於學生未來生存與發展的需要。

(1)滿足學生心理需要的教育

重視情商培養,是滿足學生心理需要的教育,是有利於學生素質“內在性”特征“內化”的教育。人的認識過程是產生情感的前提和基礎,同時人的情感對人的認識過程有動力作用,美術教育的形象性、直觀性最能適應少年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識需要,最能容易使學生獲取情感體驗,並使之轉化為學生的內部動力。因此,美術教育如果脫離兒童心理需要也就是缺泛情商的美術教育,富有情商的美術教育能幫助學生獲得將先天的基礎實現後天的成就的內因動力,能培養學生去熱愛自然、熱愛生活,關愛他人。如一幅環保內容的繪畫,能讓一些學生產生某種激情和衝動,產生對保護環境的某種欲望和責任感。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富有情商的美術教育也是一種德育手段,它還能幫助學生克服自身先天的不足,去謀求自身最大可能的發展,“神筆馬良”、“達芬奇畫蛋”等在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行成過程中起了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