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 風華正茂 第十三章 與神秘者的較量(1 / 2)

兩人練了一會,楊洋失誤逐漸開始增多,人也變得不耐煩起來。練球者有些失望,難道自己看錯了?雖然水平不錯,但和那些人相比也好不到哪去。

楊洋大叫著:“不練了不練了,拍子不順手,實在太難受了。”

練球者心中冷笑:水平不行還怨拍子?對他的評價不禁又下降了一個檔次。

楊洋認真的對他說:“我實在不適應你的拍子,這樣吧,你在這兒稍等一會兒,我回去拿了拍子,咱們再練。”

練球者心想:一看水平不夠怕出醜,就想了這麼一個拙劣的理由?我果然沒看錯。他冷冷一笑:“好吧,你回去拿吧,我在這兒等著。”

楊洋衝他點點頭,轉身跑了。練球者冷笑著搖搖頭,轉身拿起球盆來繼續練球。都是一樣的,知難而退,你以為打球是兒戲啊?

練球者又開始了艱苦的訓練,不一會兒,一陣腳步聲響起,竟是衝著自己這邊而來,練球者充耳不聞,還是專心的把球一個個打到對麵。

“你還真是刻苦,這麼會兒功夫都不忘練習。”一個聲音打斷了他,練球者抬頭一看,驚奇的發現剛才那個搭訕者又回來了。

楊洋揮了揮手中的球拍,擦了下額頭上的汗水說:“我把拍子拿來了,咱們接著練吧。”

難道他真是拿拍子去了?不是借故離開?一絲微笑掛上了練球者的嘴邊,事情貌似變得越來越有意思了。

楊洋卻沒有想那麼多,他興衝衝的站在台前,開始了練習。握著自己的拍子,他覺得順手多了,一股細致入微的感覺,讓他感覺拍子是手的延伸一樣。

練球者嘴角的微笑倒是越來越盛,如果說剛才楊洋給他的感覺是水平不錯的話,現在的他感覺楊洋像完全變了一個人一樣。還是同樣的動作,但是每一板球像是有了生命一樣,不再是呆板機械,而是充滿了靈性,讓人可以充分感受到蘊含其中的活力,仿佛是一個個會飛的精靈,帶來律動的旋律。

練了一會兒,連球者突然停了下來,在楊洋奇怪的表情中,向楊洋發出了邀請:“咱們打一局吧。”

如果是平時認識他的人在這兒,一定會驚訝的掉下下巴來。在省隊,他總是一個人默默的練球,雖然別人找他比賽,他一般也不會拒絕,但卻從沒主動找過別人比賽,貌似在他的眼裏,似乎找不到合適的對手一樣。

楊洋本來就對他這種打法頗感興趣,一口答應了下來。兩人略微準備了一下,就開始了比賽。

楊洋還是照例低拋發球,不過在練球者眼中,給人的感覺卻是完全不一樣。一個普通的發球,好似突然間有了生命,變得詭異而危險,劃出一道炫目的弧線直奔自己而來。

練球者叫了一聲好,身體略向右轉來接這個正手位短球。一板橫板選手處理台內球都略顯遲滯笨重,而他卻完全沒有這個缺點,整個動作輕靈優雅,手裏不是拿著球板,到像是拿著一柄長劍,正在翩翩起舞。

楊洋見對手應對巧妙,心裏也是暗暗佩服。反手跟著就是一板推擠,所謂的推擠,就是手臂稍迎前,球拍接觸球的中上部,向左前下方摩擦,球拍在接觸球的時候,要有向側麵摩擦的力量。雖然屬於防守技術,但是一旦運用巧妙,可以極大的破壞對方進攻的連續性,起到很好的效果。

練球者麵對這個球不慌不忙,雙腿略微分開,重心下沉。然後小臂伸開,竟是標準的反手拉弧圈動作。整個動作舒展漂亮,給人以美的享受。

楊洋原本用推擠回擊就是想試試對手反手的實力。唐式橫板和歐式橫板的最大不同就是在反手。歐洲多以拉球為主,輔以擊打或彈擊,而唐式則正好相反,很少拉球,多是采取速度型的打法。對方的反手顯然是個特例,弧圈球動作舒展熟練,完全沒有一般國內選手拉球的局促和生硬。

對於這個反手弧圈球,楊洋反手直接推了個直線到對方正手,對方並步上前,將球拉回。球到了楊洋的正手,被楊洋一板扣死。

楊洋的下個發球,直接讓對手接到了半空。不過對手麵無表情,白淨的臉上沒有絲毫波動的痕跡。

對手的發球,中規中矩,可見並不以前三板見長。楊洋主動將球挑起形成相持,這時練球者才顯出水平來。不同於一般橫板動作大、正反手連續擊球時速度慢,他的左右銜接極快,一板緊似一板,不給對手喘息的機會。楊洋一看自己速度上優勢不大,就開始變換回球的線路旋轉,經常是左邊一個右邊一個,增加對手回球的難度。不過練球者的技術出乎意料的全麵,無論楊洋如何調動,他都能找到應對的辦法,局麵一下子陷入僵持之中,兩人打得難分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