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老頭也穿越(1 / 2)

時間:1989年深秋,地點:北京。

天空陰沉,空氣中充斥著壓抑和憋悶。深秋的北京,昔日吹麵不寒的微風已經變成刮骨的鋼刀,冰冷淩冽,刀刀見骨。天上的雲團仿佛化不開的濃液,不停的翻滾聚集,努力要將最後的夕陽裹住。夕陽不斷的掙紮,血紅的餘暉給雲團鑲了層金邊。雲團越聚越密,猛然間一聲悶雷,雨滴下來了。開始淅淅瀝瀝的,繼而如傾盤瓢潑而下。大雨送走的不隻是夕陽,還有沉悶了一整天的氛圍,讓人神清氣爽。

楊洋雨中行人紛紛找地方避雨,或加快了回家的腳步,大街上一下子清靜了許多。那時的北京還不像現在,夜生活比較豐富,燈火炫爛處猶勝白晝。當時的人們習慣了按點回家,這個點街上顯得有些空曠,卻別有一番靜謐的味道。

當然不是所有的人都下班了。北京西郊的一棟四層小樓依舊有燈火閃亮,在黑暗中顯得格外奪目。小樓略顯陳舊,許多地方漏出了青色的牆磚,牆上爬滿了幹枯的爬山虎藤,充滿了滄桑感。可了解內清的人都知道,這裏是中國體育的心髒,各支國家隊所在地--國家體育總局。亮燈的地方是三樓的會議室,由於靠近國家乒乓球隊的辦公室,所以實際上這個會議室已經成為了國家乒乓球隊的專用會議室。這麼晚了還在開會,肯定是有很重要的事情。現實確實如此,與會的國家乒乓球隊各級領導、教練組成員一個個正在你來我往,掙得麵紅耳赤,不亦樂乎,屋內氣氛十分熱烈吵鬧。

“這次兵敗的主要原因就是就是技術落後,我們的技術從59年到現在,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發展,都被老外研究透了,焉能不敗?”

“我們用這個技術拿了幾十個世界冠軍,現在就因為一次失敗就全盤否定,這太急功近利了。”

“所謂不破不立,現在直板技術已經發展到了瓶頸,很難有更大進步了。正應該從現在起全麵推行新打法、新技術,這樣才能保持咱們的優勢。”

“我同意,這次比賽來看,歐洲人的前三板不弱於我們,退台之後又有相持能力,反手也能進攻。我們隻能在近台正手進攻,一旦退台就非常被動,隻能防守。所以應該放下成見,向歐洲人學習新技術。”

“歐洲人的技術亞洲人不一定適合,起碼體型上亞洲人就不占優勢。我們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子,繼續走自己的路。”

“這樣會導致我們被世界乒壇落到後麵…”

“一次失敗不能說明問題,這次是我們太大意了…”

聽著教練組的唇槍舌劍,時任國家乒乓球隊總教練的陳海泉不禁一陣苦笑:輸了,這次男隊真的是輸到家了,所有參加的項目一塊金牌都沒拿到,連混雙這最後的遮羞布都沒留下。說實話,近十年來順風順水的男隊在多特蒙德舉行的第40屆世乒賽遭遇滑鐵盧,是事先誰也沒想到的。由三位名列世界排名榜前五位的選手組成的中國隊,竟然在男團決賽中,0:5不敵老對手瑞典隊,痛失保持了8年之久的男團金杯—斯韋斯林杯。在隨後的單項比賽中,中國選手更是潰不成軍,在前三輪就紛紛爆冷出局,最後竟無一人進入四強。半決賽在兩位歐洲選手之間進行,最終,號稱“歐洲金童”的瑞典天才少年瓦爾德內爾一鳴驚人,摘得男單桂冠。不僅如此,在男雙決賽中,中國組合不敵德國選手羅斯科夫/費茲納爾,痛失效男雙金牌。混合雙打比賽中,中國選手在大比分領先的情況下痛失好局,被意誌頑強的韓國選手劉南奎/玄靜和逆轉,丟掉了混雙金牌。這樣,中國男隊就在參加的所有比賽中全部失手,一金未得。國內外乒乓球迷一片嘩然,質疑聲痛罵聲紛囂塵上,直接驚動了體育總局,總局領導親自出麵安撫,並責令乒乓球隊限期做出解釋,采取有效措施切實解決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整個乒乓隊教練組都承擔著很大的壓力。為了盡快拿出對策,帶球隊走出困境,他才連夜組織教練組全體成員開會,研究方案。誰想話題一開頭,就又回到了以往的老模式,教練組為了直橫拍誰優誰劣爭執不休,持續了十幾年的打法之爭到現在也沒有一個定論。聽著雙方的爭論,已過半百之年的陳海泉歎了口氣,靠在了椅背上,臉上有了一絲疲倦。還真是老了,自從帶隊拿到第一個世界冠軍到現在,已經多少年了?這些年來順風順水,即使偶有波瀾也能憑借中國隊強大的整體實力平安度過,這麼大的失敗還真是沒想到啊。看來自己也有點大意了啊,這兩年身體一年是不如一年了,前兩天老伴還拿著體檢報告跟自己嘮叨,說血壓又高了,過五十的人了還整天忙得不著家,連去醫院體檢都沒時間。自己當時不是笑著向她保證忙過這陣兒就去嗎?可現在這種狀況,自己怎麼能走。陳海泉從來不是一個服輸的人,無論是當運動員還是,他都力爭做到最好。這屆金牌從自己手裏丟了,下屆就得從我手裏再拿回來。想到這裏,陳海泉精神一振,心中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