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九章創新變革,現代化團隊乘風破浪與時俱進(1 / 3)

創新讓團隊不斷前進

在一次盛大的萬國博覽會上,中國人、俄國人、法國人、德國人、美國人和意大利人爭相誇耀自己國家的優良傳統文化,各國代表紛紛拿出最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傳統的產品酒,在表達敬意的同時,也展現各自悠久的文化曆史。中國人拿出古色古香、工藝精美而神秘的茅台酒,打開瓶蓋,香氣襲人,四座皆驚,眾人為之稱道,酒美,瓶子也貴重。緊接著,俄國人拿出伏特加,法國人拿出香檳,意大利人拿出葡萄酒,德國人拿出威士忌。輪到美國人時,隻見美國人找了個空杯子,把茅台酒等幾種酒分別都倒了一點,然後晃一晃,高舉杯子說:這叫雞尾酒。他自身什麼東西都沒有,隻是把別人的東西拿來,體現了美國的民族精神——創新精神。

創新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征的一個過程。它起源於拉丁語,原意有3層含義,第一,更新;第二,創造新的東西;第三,改變。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形式,是推動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社會進步和發展的不竭動力。一個人要想走在時代前列,就應該有創新思想,創新能獲得豐厚的回報。

美國宣傳奇才哈利十五六歲時,在一家馬戲團做童工,負責在馬戲場內叫賣小食品。但每次看的人不多,買東西吃的人更少,尤其是飲料,幾乎無人問津。

哈利感到很困惑,一直在琢磨怎樣才能把飲料賣得更多。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了一個好方法:向每一個買票的人贈送一包花生,借以吸引觀眾。但老板不同意這個“荒唐的想法”。哈利於是便用自己微薄的工資做擔保,懇求老板讓他試一試,並承諾說,如果賠錢就從工資裏扣,如果贏利自己隻拿一半。老板最後同意了。於是,以後的馬戲團演出場地外就多了一個義務宣傳員的聲音:“來看馬戲,買一張票送一包好吃的花生!”在哈利不停的叫喊聲中,觀眾比往常多了好幾倍。

觀眾們進場後,小哈利就開始叫賣起檸檬冰等飲料。而絕大多數觀眾在吃完花生後覺得口幹時都會買上一杯,一場馬戲下來,營業額比以往增加了十幾倍。結果馬戲團贏利了,小哈利也從中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如果小哈利不去勤奮地思考,積極創新,那麼,他還會像以前那樣賣不了多少東西,每天隻有微薄的收入,並且這種狀況長期下去,馬戲團也可能某一天就會倒閉。但是聰明的小哈利想出了非常好的一招,不僅使觀眾大大增加,自己的銷售業績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實現了自己和馬戲團雙贏的好結果。

一個人需要創新,一個團隊更應該創新,創新才能給團隊注入新的活力,創新才能給團隊帶去發展的不竭動力,創新才能使團隊不斷前進。

有一支日本探險隊,曆盡千辛萬苦來到南極。在隊長的指揮下,大家齊心協力把一根根鐵管連接起來,準備鋪設一條輸油管道,然後把船上的汽油輸送到活動基地使用。

眼看管道就要接通了,這時,大家突然發現輸油管不夠長,於是隊員們四處尋找,可是他們翻遍基地每個角落,都找不到一根管子。看著還沒有接完的管道,大家不知所措。這時,有個聰明的隊員突然靈機一動:“為什麼我們不可以用冰來做管子呢?”於是他從基地倉庫裏翻出很多醫用繃帶,然後把它們纏繞在一根鐵管上,用水淋濕。待水微微結冰時,他把繃帶、冰管,輕輕地從鐵管上抽出來,然後再澆上些水。不久,一根繃帶加冰做的管道就出現了。隊員們如法炮製,最終成功地解決了這個難題。

如果沒有這名隊員的奇思妙想,這個探險隊遇到的麻煩就很難解決,就會影響到團隊在南極的生存問題。正是創新,使團隊得以順利工作。

海爾作為中國製造業的典範,從20多年前一個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到現在每年以兩位數速度增長的一個國際知名品牌企業,它是怎樣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的呢?

這和其創新不止的企業文化密切相關,溫家寶總理曾說“學海爾,就要學海爾的創新”,海爾的創新文化附著於每一件產品、滲透於每一位員工的內心,貫穿於企業管理的全程,也由此幫助海爾成為健康運營與成長的企業。海爾從1984年引進德國一家企業的冰箱生產技術之後,經過16年的發展,到2000年,已經形成了69大係列10800多個規格品種的產品。海爾現在平均每天可推出1.3個新品種,平均每天申請國家專利2.5個,成為中國擁有專利最多的企業。

海爾這麼多的創新,絕不是幾個工程師搞成的,他們有一個創新的團隊,企業鼓勵人人創新。海爾規定:員工在一年提出10個合理化建議,隻要被采納7條,就可以由“合格員工”升為“優秀員工”,而許多老員工,能在一年內提出十幾項合理化建議。1998—2000年間,海爾人一共提出了3萬多條合理化建議,被采納了1.7萬多條。正是這種創新文化氛圍,使海爾總能站在時代的前列,總能搶占先機取得卓越的成績。

總之,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團隊要想在風雲變幻的世界取得良好的成績,獲得輝煌的業績,就需要具有創新的精神,在創新中不斷成長壯大。

創新關鍵是解放思想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就是在解放思想中破舊立新、推陳出新。創新是解放思想的目的性要求,創新的精神特征和理論實質就是思想變革。當今時代是一個致力於發展而強調創新的時代,創新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主旋律。按創新要求必須進一步突出解放思想、努力破除思想障礙、自覺樹立創新精神。

那麼,什麼是解放思想呢?解放思想是指在科學理論指導下打破思維方式和主觀偏見的束縛,把握客觀事物的規律性和內在聯係,使思想和實際相適應,主觀和客觀相符合。縱觀人類發展的曆史,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進步和發展總是與思想認識上的解放緊密相連,每一次思想的解放,都會換來社會的大發展。歐洲近代工業文明的興起,很大程度上緣於14世紀文藝複興的思想啟蒙。而我國明、清封建社會在思想上的禁錮,帶給中華民族的卻是落後。因此,隻有解放思想才能有創新,才能獲得進步,獲得大發展。發展沒有止境,解放思想也就沒有止境。

但是,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頭腦中仍存在著一些舊的思想觀念,常常或明或暗地支配我們的行動,束縛我們的手腳,成為影響我們快速發展的絆腳石。有些人尤其是一些領導幹部或思想僵化、自我束縛,或全局意識淡薄、部門利益至上,或圖形式、混日子,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提不出良策、無思路、無魄力,因循守舊。這些錯誤的思想使我們在工作中不能解放思想,放手一搏,改革創新,結果這些人的命運也和下邊這個大鯊魚一樣了。

曾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一隻最凶猛的鯊魚和一群熱帶魚放在同一個池子裏,然後用強化玻璃將它們隔開,起初,鯊魚每天都會不斷地衝撞那塊看不到的玻璃,可惜每次都是徒勞,它怎麼也遊不到對麵去,而實驗人員每天都會往鯊魚的池子裏放一些鯽魚,所以它也不缺少獵物,隻是它仍想到對麵去,想品嚐另一個池子裏魚的滋味,它每天仍是不斷地衝撞那塊玻璃,它試了每個角落,每次都是全力以赴,但每次它都是筋疲力盡、傷痕累累,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後來,鯊魚不再衝撞那塊玻璃了,對那些美麗斑斕的熱帶魚也不再有奢望,好像它們隻是牆上會動的壁畫一樣,它開始等著每天固定出現的那些鯽魚,然後用敏捷的動作獵食它們,每次吃鯽魚的時候都表現出雄霸不可一世的樣子。最後,實驗人員把玻璃取走了,但鯊魚卻沒有反應,每天仍然在固定的區域遊著,它不但對那些熱帶魚視若無睹,甚至當那些鯽魚逃到那邊去,它就立刻放棄追逐,說什麼也不願再過去。

鯊魚正是被一定過不去的固定思維禁錮住了,所以,它即便看到希望、看到美味,都不以為然了,總是認為自己一定過不去,於是,它就真的過不去了。

同樣,那些按照以往的習慣做事情的人,即便是看到創新的點子,也對其視若無睹,他們認為隻有現在的方法才是對的,其他的方法都不對。結果,再好的機會降臨他們頭上,他們也爭取不到。

解放思想就應該有打破陳規陋習,以新的理念引導實踐的意識,就應該有敢闖敢試的精神,大膽闖,大膽試,不怕失敗,不怕摔跟頭。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如果沒有一點闖的勁頭,就創不出新的業績。當然,打破陳規,開拓創新定然是有一定的風險,但不要害怕風險,當我們認為值得去做的時候,就一定要放手去幹。總之,想要有所成就,就應該有敢闖的精神。

首先,解放思想還要有長遠發展的眼光。看準了才能闖,如果沒有長遠發展的眼光,不注重科學性、前瞻性,那麼,我們的判斷就很容易失誤,行動隨意性大,就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已經有很大把握,已經預見到了事物未來的發展前景,這樣再去闖,再去前進,才不至於因為判斷失誤而使自己陷於困境。

其次,解放思想一定要提前謀劃。做計劃、辦事情特別是謀發展,一定要有超前意識。當我們預見到了未來的美好發展前景,就應該做個規劃,做一個好的計劃,把實現目標的每一步都計劃到位,把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考慮進去,這樣,才能使願望具有可實施性,才能成為現實。否則,隻看到當時當地的情況,眼光短淺,考慮問題不長遠,做完事情以後就會後悔,就會不適應。例如,修路總是怕修寬了,總以現在的車流量來判斷路該修多寬。等到城市發展起來後,就會後悔當初沒有計劃好,沒有考慮周全,眼光不超前。

最後,解放思想就要付諸行動。隻要有利於發展,不管這件事做起來有多麼困難,隻要不違反國家法規,都要開拓思想,積極去做。不能把解放思想停留在口頭上,應該落實到行動上。但是,現在有些人總是喜歡誇誇其談,真正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形成有效的措施的少。例如,一些領導幹部喜歡在開會討論中慷慨激昂地大說自己的各種想法。但是,一遇到實際問題,仍然用老一套方法;還有一些人,隻對別人講解放思想,一讓自己解放思想時,卻不能付諸行動。會喊“解放思想”,懂得“解放思想”,都不能稱之為真正解放思想。解放思想要落實在行動中。

如今市場形勢千變萬化,過去每一點成績的取得、每一項事業的進步,都得益於思想的解放。未來取得成績,獲得進步依然需要解放思想。作為企業的管理人員尤其要做解放思想的表率,要克服個人利益的影響,發揚奉獻精神,敢於承擔風險。凡是有利於企業發展的,就要解放思想,敢於變通、善於變通。

總而言之,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經濟全球化時代中,不進則退。隻有解放思想才能獲得前進的動力。一次次思想上的解放,往往會在我們麵前打開一條條新的通道,引導我們進入一個個新的境界,也必將帶來經濟的發展和進步。

創新始於觀察

任何的創新都是對生活細節洞察的結果,隻有細心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才能源源不斷地創新。

李昶序愛好廣泛,鋼琴、小號、畫畫、主持,他樣樣喜歡。有一次,他坐公交車去參加一次活動,正在行駛中,司機一個急刹車,車上一位老大爺突然跌倒,原來是吊環的吊帶斷了。

李昶序通過這件小事意識到,吊帶對乘客的安全非常重要,一定要有個結實的吊帶才行。那麼,怎麼才能使吊帶更結實,不至於再發生這樣的事故呢?他仔細觀察了吊帶的結構,然後想盡各種辦法研究吊帶,經過反複試驗,李昶序把吊帶的四個棱邊都做成圓角形,把吊帶出口的地方做成兩端寬、中間窄的形狀,這樣吊帶在彎曲和扭轉時,與吊帶夾的接觸麵就增加了,這就大大延長了吊帶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