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王遐方老當益壯啟示錄

王遐方是總參工程兵離休幹部。1961年初冬的一次車禍,使他頸椎骨裂損,骨盆粉碎性骨折,大腦迷漫出血,落下個二等甲級殘廢。1965年離休時,他年僅39歲。如今已過花甲之年的王遐方神采奕奕,精力充沛,步伐穩健,滿頭黑發,不知道他實際年齡的人,根本看不出是一位60多歲的人。有人說他是“60多歲年紀,40多歲麵貌,30多歲精力,20多歲幹勁,10多歲童心。”這番評價足以說明王遐方目前的身體健康狀況是良好的,我們可不必為他的身體過多擔心,他雖然身有殘疾,但他並沒有把自己當成殘廢,而是每天都在為黨為人民忘我地工作著。

一個30多年前曾被判為“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二等殘廢,憑什麼殘而不廢,老而不衰,如今卻精神煥發,老當益壯呢?人們一定想知道他在戰勝死神之後是怎樣養生的。

王遐方的養生秘訣是,離而不休,魂係下一代,做青少年的朋友,關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他經常向離退休老同誌講:“關心青少年成長,對於我們老同誌,力所能及,解悶活血,愉快心身,意義重大,學問很深,複蘇朝氣,其樂無窮,延年益壽。一句話,使人有真正的精神寄托。”王遐方的養生秘訣與眾不同,甚至在許多人看來,他所總結的並非什麼養生秘訣。實際上,王遐方老而不衰,精神煥發,具有童心等,的確與他的養生秘訣有關。其道理就在於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關心下一代的偉大事業之中,並從孩子們的身上得到了無限的樂趣,從而使他精神上有了寄托,這樣一來,他總覺得有做不完的工作,有用不完的精力,這就是他永葆青春活力的奧秘。

王遐方剛離休時也有過痛苦,但他並沒有在痛苦中消沉下去,更沒有在痛苦中泯滅,而是在痛苦中思索,在痛苦中尋求,在痛苦中重新振作起來。他在書中拜會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被人扶著拜訪了中國的保爾——吳運鐸。王遐方從英雄人物的身上找到了人生的價值,確定了自己的道路。

“過去屬於死神,未來屬於自己”,他忘不了站在黨旗下向黨宣誓的情景,“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的誓言,激勵他決心和自己的命運搏擊一場,為下一代的茁壯成長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20多年來,王遐方為關心下一代花費了大量的心血和錢財。他為關心下一代花錢不計其數,平均每年要回上千封信,郵資全部自己付;每年要出差十四五次,很多費用自理;有時,他掏錢替無力為孩子醫病的家庭墊付藥費,或買藥送上門;有時,學校缺少搞活動的經費,他就掏自己的錢積極讚助;他為關心下一代交往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經常到他家裏去拜訪他或談工作,他都熱情地接待了他們,家裏來的各地客人,煙、茶、糖果、飯都貼上了;有時,他把所得稿費一轉手又寄給貧窮的學校。他不吸煙不喝酒,幾乎把錢都貼給祖國的下一代了。

為了喚起更多的人都來關心祖國的下一代,王遐方到處奔走呼籲:“愛孩子吧!愛孩子也就是愛祖國,愛祖國就是愛孩子!”他經常對人們講:“向前想我們祖國的五百年,向後想我們民族的五千年,特別要關心他們的近五年,我不管能活幾年,願把餘年獻少年……”

生活給走過來的人總留下不少啟示,王遐方用20多年自己的親身感受,獻給我們共產黨人、離退休幹部這樣一份生活啟示錄:

共產黨人永遠有用武之地,永遠不失業,隻要我們想到事業,事業是永遠需要我們的。無職無權,一樣能做貢獻,隻要我們樹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甘當人民的公仆,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平凡的工作崗位,同樣可以幹出不平凡的事業。

一個人的身體健康,不隻是指他的四肢發達,體力強壯,而應包括生理和心理兩方麵。心理健康的人,精神愉快,心胸豁達,喜怒控製得當,會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同時也能保持旺盛的鬥誌和對已確定的目標的執著追求,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精神支柱。許多人身殘誌不殘,他們一方麵積極與疾病抗爭,一方麵在一定的工作崗位上奮力拚搏,不斷煥發青春的活力,靠的也是“精神支柱”。王遐方老當益壯的事實也說明了這一點。

王遐方離休後20多年間,被人們譽為“青少年的好政委”、“體育戰線上的編外顧問”、“到處做好事的活雷鋒”、“傳播精神文明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