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七經七卷同帙 五分比丘尼戒本一卷(亦雲彌沙塞尼戒本二十九紙) 宋罽賓三藏佛陀什等譯 四分比丘戒本一卷(沙門懷素依律集題雲四分戒本二十四紙) 四分比丘尼戒本一卷(沙門懷素依律集題雲四分尼戒本三十紙)
右二經唐沙門懷素集出 四分僧戒本一卷(或無僧字或雲曇無德戒本三十三紙) 姚秦佛陀耶舍譯 解脫戒本一卷(出迦葉毗部三十二紙) 元魏般若流支譯 沙彌十戒法並威儀一卷(亦雲沙彌威儀戒本二十一紙) 失譯今附東晉錄 沙彌威儀一卷(或雲沙彌威儀經九紙) 宋求那跋摩譯 沙彌尼雜戒文一卷(四紙) 失譯今附東晉錄 沙彌尼戒經一卷(或無經字五紙) 失譯在漢錄 舍利弗問經一卷(十一紙)失譯今附東晉錄
上十經十卷同帙 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十卷(一帙一百四十六紙) 唐義淨譯 大沙門百一羯磨法一卷(出十誦律或雲大沙門羯磨法二十四紙) 失譯今附宋錄 十誦羯磨比丘要用一卷(出十誦律或雲略要羯磨法或二卷僧祐錄雲二十四紙) 宋沙門僧璩集出 優波離問佛經一卷(或雲優波離律三十三紙) 失譯在後漢錄 五分羯磨一卷(題雲彌沙塞羯磨本三十一紙) 唐沙門愛同集出 四分雜羯磨一卷(題雲曇無德律部雜羯磨以結戒場為首二十四紙) 曹魏康僧鎧譯 曇無德羯磨一卷(題雲羯磨一卷出曇無德律以結大界為首三十七紙) 曹魏沙門曇諦譯 四分比丘尼羯磨法一卷(祐雲曇無德羯磨或雲雜羯磨一十五紙) 宋求那跋摩譯
上七經七卷同帙 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一卷(序題雲曇無德部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四十七紙) 唐釋道宣集 四分僧羯磨三卷(題雲羯磨卷上出四分律八十紙) 四分尼羯磨三卷(題雲尼羯磨卷上出四分律七十紙)
右二經唐釋懷素集出
上三經七卷同帙 大愛道比丘尼經二卷(亦雲大愛道受戒經或直雲大愛道經三十一紙) 失譯今附北涼錄 迦葉禁戒經一卷(一名摩訶比丘經亦雲真偽沙門經三紙) 宋京聲譯 犯戒報應輕重經一卷(出目連問毗尼經亦雲罪報或雲目連問經二紙) 漢世高譯 戒銷災經一卷(或雲戒伏銷災經四紙) 吳支謙譯 優婆塞五戒相經一卷(一名優婆塞五戒略論一十四紙) 宋求那跋摩譯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頌五卷(或二卷七十一紙)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攝頌一卷(六紙)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攝頌一卷(尼陀那頌在先目得迦頌在後八紙)
右三經唐義淨譯 五百問事經一卷(三十三紙) 失譯今附東晉錄
上九經十四卷同帙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二十卷(或十四卷二帙二百七十七紙) 唐義淨譯 毗尼摩得勒伽十卷(初卷雲薩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一帙一百八十八紙) 宋僧伽跋摩譯 鼻奈耶律十卷(一名誡因緣經亦名戒果因緣經亦雲鼻奈耶經一帙一百五十五紙) 姚秦竺佛念譯 善見律毗婆沙十八卷(或雲毗婆沙律亦直雲善見律三百五十八紙) 蕭齊僧伽跋陀羅譯 佛阿毗曇經二卷(亦雲佛阿毗曇論四十五紙) 陳真諦譯
上二經二十卷二帙 毗尼母經八卷(亦雲毗尼母論一百五十六紙) 失譯今附秦錄 大比丘三千威儀經二卷(亦雲大僧威儀經或四卷四十二紙) 漢世高譯
上二經十卷同帙 薩婆多毗尼毗婆沙九卷(一百八十七紙) 失譯今附秦錄 律二十二明了論一卷(亦雲明了論二十四紙) 陳真諦譯
上二經十卷同帙
小乘論
三十六部六百九十八卷七十二帙 阿毗曇八犍度論三十卷(或無論字或雲迦旃延阿毗曇或雲阿毗曇經八犍度或二十卷三帙四百六十二紙) 符秦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譯 阿毗達磨發智論二十卷(二帙迦多衍尼子造三百五十八紙) 阿毗達磨法蘊足論十二卷(一帙大目犍連造一百八十九紙)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二十卷(二帙舍利弗造一百七十八紙) 阿毗達磨識身足論十六卷(二百六十五紙) 阿毗達磨界身足論三卷(三十九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