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板在老家門口的雜樹林中抬頭冥思:這個信客,這個從巡捕房鐵門走出的男子,被眾多同鄉簇擁著,消失在上海的鬧市間。本來小老板早已想好,宋達受了那麼大的冤屈,全是因為自己,不管他怎麼報複,自己都應該接受。但怎麼也沒有想到,他“以德報冤”,而且毫無痕跡。
小老板在感動中細看妻子,妻子的臉頓時紅了,目光一垂,又抬起像純水般明麗的雙眼,笑眯眯地看著自己。妻子果然漂亮,隻恨自己毫不珍惜。
他遲疑了幾次,向妻子坦白了自己的失足。沒想到,感到羞澀的反而是妻子,一下子臉紅到了脖子上。她似乎覺得很抱歉,怎麼不小心讓丈夫做了這麼讓人害羞的事。
小老板不知道該怎麼感謝宋達。
小老板的生意,正好有一宗與剛剛正在鋪開的郵局事務有關。他好說歹說,再三讓利,終於使浙江省的郵政版圖通向家鄉的時間,大大提前了。
不久,小鎮百貨店的櫃台上,出現了一個綠鐵皮箱子。鐵皮箱子上部有一條橫口,可以把信件投進去,寄到四麵八方,這叫“郵箱”。
如果要寄物品,也可以在這家百貨店辦理。
這一來,宋達不再做信客,就順理成章了。
方圓幾十裏,熟悉他的人很多。他不做信客,也閑不下來。正好縣政府決定要在鄉間辦幾所新式小學,他被推薦去做了教師。
由於教師難找,他在小學裏的任務很重。要承擔國文課、曆史課、地理課和常識課。
13
終於要走一條全新的路了,他立即想到了深山裏的上嶴墓地。老信客已經去世好幾年,就落葬在那裏,他要去祭拜。
老信客還在世的時候,墓地由上海一批同鄉集資,已經進行了一次規模不小的修建。現在已經很成氣象,有好幾個管理人員。
管理人員說,當年墓地修建的集資者中,有餘葉渡和餘木典的名字。他們投資,本想是讓自己抱愧終生的老信客能有一個更像樣的居息之所。但在討論規劃時,他們終於明白,這也應該是自己的歸息之地。果然,他們兩人比老信客更早去世。
餘葉渡和餘木典都是在冬天去世的,先後隔了一年。
記得那年餘葉渡的棺木運來的時候,滿山都被大雪覆蓋。當時還在世的老信客拄著拐杖,到山口迎接,他渾身也被大雪遮了個銀白。在那個紅緞圓圈事件後,他一直沒有與餘葉渡見過麵。
老信客已經滿頭白發。他沒有蓄當地老人通行的山羊胡子,而隻任絡腮胡子像板刷一樣平平地鋪展開來,因此臉的下半部,也是一片均勻的雪白。他身上披一件泛白的灰白長衫,遠遠一看,整個山口,冰雕玉琢。他融入了山,他融入了雪,也融入了天。
或者說,他就是山,他就是雪,他就是天。
他代表一切,迎接失散多年的老朋友,回歸天地之間。
一年後的冬天,餘木典的棺木也運進了山口,情景幾乎相同。整個山口,又一次冰雕玉琢。渾身銀白的老信客為這種時間上的巧合驚呆了。
“明年,該是我了。”他說。
果然是這樣。
他的葬禮的主持者,是宋達。鄉人來得極多,在山道上看不到盡頭。
已經好幾年了,那個葬禮,至今還是鄉人們經常重複的話題。
後來,鄉間有好幾個葬禮都來請宋達主持,宋達都沒有答應。他本是最好講話的人,有求必應,但在這件事上,他要保持對老信客的單一崇敬。
今天,宋達向老信客的墓奉上三炷香,又跪下叩首。然後,微笑著說:“師傅,我去教書了。我知道,你會點頭。”
14
宋達在小學教書,上下稱譽。
他不僅知識豐富,口才無礙,而且眼界開闊,深察人情。學校遇到了什麼事情,他又善於處置,敢於擔當。這種種優點,都來自於信客生涯的曆練,而現在,卻成了這所中心小學的主心骨。
不久,他被任命為校長。
在他擔任校長期間,這所小學的教育質量在全省屬於上乘。不少畢業生後來在各個領域成果出色。整個學校充滿快樂,連全省幾位著名的馬拉鬆運動員,也出自這所學校。
有一次,省教育廳召集校長開會,一位剛剛調來的副廳長在報告中以自己的經曆來說明文化傳遞的力量。
這位副廳長是女性,已經五十多歲了,是一位很有名望的教授。頭發已經花白,但一眼看上去,依然極有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