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上述認識,政府至少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麵修正行為:
①目前市場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缺少遊戲規則,缺少能夠保證交易順暢完成的法律和製度力量。換言之,就是“製度需求”旺盛,而“製度供給”短缺,供求關係嚴重失衡。因此,當前迫切需要政府解決的問題,就是增加製度供給,製定符合市場發展規律的遊戲規則。至於引導資金投向、指導微觀主體行為等都不屬政府的工作範圍,而親自進人市場親自組織資金扶持高科技項目就更不應是政府所為。
②消除政府部門的利益機製。在各級政府和部門對市場幹預的背後,往往存在著個人的利益驅動,為消除市場的部門格局和權力分配等扭曲行為,就必須首先減少和消除這種權力帶來的利益機製,使得政府部門不再能夠從審批、項目決策等事務性工作中獲得經濟上的好處。
③隨著資金相對充裕時期的到來,當前產業發展的主要矛盾已經由“缺錢”轉變為“缺好項目”。與這種發展趨勢相對應,政府投融資宏觀管理的重點,也應逐步由項目管理轉向資本市場管理,從“投”轉向“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投資與融資之間的通道和接口就是資信。為了發展一個活躍有效率的資本市場,政府就要以嚴格守信為標準,規範自己特別是政府所屬企事業單位的行為。
④為維護資本市場的公平性,應在市場準人和退出、政策適用範圍、違法違規處罰等所有方麵消除所有製歧視,解除國企的特殊地位,實行統一的國民待遇。
⑤高科技園區興旺的關鍵是企業能否實現以市場為導向、技術為支撐的良性循環,是科研產品商業化的能力,是科技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為了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政府要轉變過去扶持少數項目的傳統做法,樹立以企業為中心的思想,力爭為所有企業創造一個良好的、能夠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
建立和強化信用基礎,構築一個高信用度的小環境
主要工作包括:
①促使區域內所有市場主體大大強化信用觀念,以信用程度作為市場準人和退出、業務發展、享受優惠政策的主要標準。
②大大提高違約成本,強化製度的實施機製。一項製度是否能夠有效實施,主要取決於違約成本的高低。隻有使任何違約行為對違約者來說都變得不合算,從而盡可能地自覺避免違約,製度的實施機製才是強有力的。因為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一些人之所以成為違約者,隻是由於其違反製度所帶來的預期收益遠遠超出了預期損失。過去囿於自身或局部的利益,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門往往對違約行為眼開眼閉。從而使得違約成本無法提高,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有關法律法規在很大程度上成為有名無實。問題的嚴重性還在於,得不到製裁的違約行為會產生示範效應,受到損失的交易者可能也去違約以彌補損失,被騙的人可能成為騙人的人,進而引致違約活動的惡性循環。事實上,蔑視信用的社會通病正是這樣產生的。為了在中關村地區建立良好的信用環境,就必須下決心提高違約成本,嚴厲處罰違約違信者,使守約守信的企業能真正享有合法權益。
③打破現存的部門信息割裂和壟斷,建立統一的資信管理係統,力爭在全國甚至世界範圍內樹立口碑。我們在調研中發現,現在一些政府部門(稅務、統計、工商等)中,都或多或少地擁有市場交易者某些方麵的信息。但對於非政府部門的市場主體來說,這些信息的獲取難度極大,即便同為政府部門,隻要在係統之外,如果沒有個人關係,要想獲得全麵信息也是十分困難的。由於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易者之間很難了解對方的資信狀況,交易的風險必然大大增加。目前上海市正在研究建立小企業信用製度,其經驗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