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學生學習能力因素的培養(1 / 2)

第一章1學生學習能力因素的培養

學生能力因素教育指導

學生生命教育與心理培養學生能力因素的培養1學生學習能力因素的培養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未來的教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如何學習的人”。這對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不僅對孩子要進行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畢竟不是知識的源泉,教師能傳授學生的知識是有限的,而要靠學生養成了自覺的學習能力,使學生養成能獨立學習,獲取知識的人。

學習能力的培養它包含自學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閱讀能力、作文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獨立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等等。它是一種綜合能力,它的形成和提高是一個心理發展的漸進過程,是一個由量變積累到質變飛躍的過程。

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是要根據學生年齡的特征和心理規律,按不同年齡提出該年齡段的共性要求,又按不同個體的個性特點進行個別指導,因此,進行學習能力的培養,要按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進行學習能力的滲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學生學習能力培養的目的。

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生年齡小,如何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教會他們的學習方法,教師首先要對新課標的要求吃透內容、領會精神、充分發揮教科書的作用,有目的地去培養學生,讓學生從不會看書到會看書,從不會操作到會操作,從不會思考到會思考,從不會說到會說……在教學知識的同時,授於一定的學習方法,並從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開始,逐步讓習慣上升為能力,啟發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孩子一入學,就有意識訓練他們說一句完整的話,如:學生到校報到時,就問學生:“你叫什麼名字”?要是回答:“趙世傑”句子不完整,再問:“誰叫趙世傑”?答:“我叫趙世傑”。接著,讓孩子們一個個回答:“我叫”。

在拚音教學中,著重訓練學生們說完整的話。如在教單韻母“i”時,告訴孩子這個單韻母是“ 衣”時,再問“你的衣服是什麼顏色的”?學生回答“我的衣服是黃顏色的”、“我的衣服是紅顏色的”、“我的衣服是綠顏色的”,就這樣,幫助孩子們在感情上把話說完整。

在觀察活動能力中,教會孩子看的方法和順序,如教第二冊識字時,讓孩子們從花草樹木的形態、顏色、氣味等方麵去觀察,將其特點看仔細說清楚。在學生表達時,提示孩子們加上自己的想法,說說自己的喜愛之情,啟發他們聯想古詩佳句以增加表達效果。觀察動物也是如此,如觀察小鬆鼠,先讓孩子們搜集鬆鼠的外貌、生活習性等。課上有目的地觀察,按照從頭到尾的順序觀察小動物的外貌,觀察小鬆鼠吃食時的動作、神態,觀察小鬆鼠怎樣玩耍的。每觀察一項,就讓學生練說,並隨時了解他們觀察的感受。

培養說寫完整話的能力

根據本班學生的生活實際和閱讀水平,從一年級開始,便有針對性的通過看圖學詞學句中,幫助學生認識句型。

如第一冊,《我多想去看看》的課後題,出現了幾個句子,第一句“北京是我國的首都”、第二句“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告訴學生這是兩句話:第一句說什麼呢?學生回答:“第一句說的是北京”,我問北京是什麼呢?學生回答:“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教第二句用同樣的方法,找出這句話是由幾個詞語組成的,然後老師把句子拆開,啟發學生再回答,通過上麵的啟發,學生知道了一句話是由“什麼是什麼”兩部分組成的,一句話說完整了要標上句號,在進行課堂練習時,讓孩子們說出下麵的句型“我是什麼、我愛什麼”?學生完整的說出了“我是小學生、我愛北京、我愛五星紅旗、我愛老師、我愛媽媽、我愛中華人民共和國”等等。就這樣通過漸漸的訓練,鼓勵學生每人說對了句子再用拚音或漢字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