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就像流水一樣,由高處往低處流,愈到下遊,覆蓋的麵積愈大,土地也愈肥沃。賺錢的情形也是這樣。采取低姿態、謙虛、滿懷感激之心的人,金錢會像水一樣,不間斷地向他湧去。
理順金錢觀念
金錢對我們的人格特征、我們的希望與恐懼、我們的價值觀,以及情緒起伏的影響舉足輕重。錢,不隻是一種經濟上的概念。錢是一種社會和心理上的概念。無論哪一種形式的貨幣,本身都沒有什麼價值。它的價值來自於人們的賦予,以及它能讓人們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錢,很明顯是一個社會生活的產物。
1.由金錢產生的自我評價
錢在人們的感覺上和成功、權力緊緊相連,它往往也左右了一個人的自我評價。大多數人幾乎都把錢和對自己的看法連在一起。
有人甚至尖銳地指出,人的價值跟錢沒有辦法分開。他們對自己的看法,與錢和別人的眼光糾纏不清。在他們的心裏,錢具有情緒上的療效,能治愈深沉的心理創傷。對他們來說,錢和名氣等於身份與地位,事實上,雖然不能保證錢對每一個人都有如此神效,但在有些情況下,錢的確有助於改善自卑心理。
2.冷酷的經濟指標
盡管我們宣稱沒有貴賤之分,錢顯然還是把人分成“富有”和“貧窮”兩個階層。愈有錢,就愈有途徑爭取想要的地位、過想要的生活。鈔票毫無疑問可以買到最好的醫療服務、食物、衣服和房子。
錢意味著自由選擇權。窮人的生活封閉、變化有限,而富人則海闊天空。富人可以借服飾、整形手術,或化妝品、色彩設計的幫助改變外形。事業發展更是常常憑錢而定。有錢,才有創業資金;有錢,才擔得起風險,撐到成功到來。這個公式適用於每一個階層、每一個人。3.金錢主宰一切錢對事業成功的最關鍵性的影響,一言以蔽之——在於教育機會。所謂支持你實現理想和抱負的財源,通常是先落實到具備支付教育費用的能力。有較多的錢可以選擇較好的學校。隨著學費上漲,負擔實現夢想的費用越來越多。
長壽,甚至求活命,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金錢。貧窮落後的國家和富有的國家比起來,嬰兒死亡率極高,而且平均壽命較短。嬰兒死亡率、壽命、健康與錢之間密切攸關已一再被證實。
錢也是所有休閑活動的先決條件,冒險、旅行、文藝活動,無一例外。
一個人的生活哲學與人生態度,也常可以用他跟錢的關係來描述。例如,為無財無勢而感到沮喪的人,往往認為錢可以改變任何事,盡管這不全是對的。他們斷定,財富能把他們提升到另一個境地,在那裏他們會表現得比較好,也對自己比較滿意。
4.拒絕財富
持“金錢萬能”看法的人,剛好跟對錢避之惟恐不及的人,形成有趣的對比。雖然財務情況的改善經常反應了權力的擴張,有些人還是或有意、或無意地拒絕財富。他們將賺錢的生意、升降的機會拒於門外,或者不把錢當一回事。
錢可以被看做什麼都是,也可以被認為什麼都不是,這兩種看法都極端情緒化,也不理性。
5.為錢發狂對某些人來說,錢的重要性已經到了使他們失去理智、精神衰弱的地步。錢在人的情緒上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隻要看一下報紙,幾乎每天都有為錢不擇手段的事發生。
貪欲和不擇手段是人的卑劣行為的元凶,也使人惡名昭彰。
6.認清錢的作用
了解錢對人生的衝擊,你將一生受用不盡。錢,注定了你的身份和影響你的人生觀。一旦你解開它的密碼,就可以保護自己免受一些沒有必要的精神痛苦;也可避免不適當的花錢方式;或可以監控金錢在你跟心愛的人以及和敵人之間的關係上,發揮了什麼作用;甚至幫助你將手上資產升值,從而擁有更多財富。
有錢是件好事
一個人擁有財富的多少往往被看成事業成功與否的一個標誌。在以市場經濟為主體的社會,財富對人生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貧與富,劃分了人的社會階層;有錢與沒錢,影響了人的正常品質的表現和事業的發展。
一個在貧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人,必然對錢看得有幾分沉重,即使有了錢,因這錢是血汗所換來的,也難得有一擲千金的豪氣;而家境本來富有的人,對錢的理解不是很深刻,自然就有了揮金如土的瀟灑。貧窮與富裕,培養出了人的不同性格,而這種性格的不同表現,也影響了命運的不同走向。
很多人認為,一個人越是沒錢,越容易成功。殊不知,一個窮小子成為百萬富翁,在這個地球上是很少的,且不論他們的拚搏精神,他們的智力水平,他們的人生機遇……
很簡單的例子,一個人如果家庭貧困,缺少有錢有勢的親友依靠,雖然考上了大學卻上不起大學,隻能在家裏負起生活的重擔,試想,與同齡的有錢人家的孩子相比,他是不是難以出人頭地,是不是因為錢影響了他的一生呢?
經濟是基礎,對國家如此,對個人也是如此。無論是辦企業還是經商,都需要財力的支持,拋開財力談致富、談創業,無疑是在遙遠的天邊想象出來的空中樓閣。我們的社會對此已經報有清醒的認識,經濟學家叫做前期投入,有投入才能有產出,才能賺錢。即使我們個人要開一家餐館、一家發廊,首先得有本錢,如果連這點財力都不具備,還奢談什麼成功呢?
貧困階層是社會的最底層,他們長期生活在貧困之中,不但缺少奮鬥拚搏賺錢的起碼資本,甚至在貧困的重壓下喪失了拚搏進取的能力,以至於喪失信心和勇氣,他們的人生依然是苦難的人生。
然而,對於富者來說,錢能生錢。如果他們想幹一番事業,他們有足夠的財力可以做保證。欲經商者有錢可以投資辦工廠、做買賣;欲成名者有錢可以出國深造,如果再有好的身體和好的性格配合,可想而知,成功怎麼會羞答答地避而不見呢?
錢的問題,恐怕是當今社會無孔不入的一個大問題。對待錢的態度問題,則是人生觀的一個大問題。古人王衍,自命高潔,素日不言利不談錢,鄙夷地稱錢為“阿堵物”,卻生來嗜酒,過酒店時常偷偷窺伺。宋耒笑他:“愛酒若無阿堵物,尋春奈有主人家。”當時引為笑談。
所以說,人在錢麵前是沒有清高可言的。不過回頭再說,錢的本質是為人所用,若要把錢擎得高高的,見了錢便磕頭作揖,自降為臣奴,也實不可取。錢物之類,有得用便足矣。
但“有得用便足矣”是對普通人而言,對那些想成就大事業和大功名的人來說,可就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有得用便足矣”了。比如在美國,很多想當總統的人,除了有好的身體和好的性格能夠接近大眾之外,還必須有足夠的金錢做後盾。
我們知道了財力的變化和作用,我們就不難理解這樣一個道理:越有錢的人賺錢越容易,錢越少的人賺錢越難。如果處於溫飽線以下,衣食不繼,生計無著,賺錢就更難了,這就是俗語說的“富者愈富,窮者愈窮”。
財力雖然不是我們最終的人生目的,但在實際生活中,財力卻是我們獲得感官快樂和社會地位的手段。事實上,人性中一些最優秀的品質,是與擁有財力的多少密切相關的,如慷慨、誠實、自我犧牲、節儉的美德,另一方麵,它又使貪婪、自私的人產生浪費、鋪張、揮霍、奢侈等罪惡,所以,財力的變化對命運的影響是通過人的主觀運用而產生的。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越謙虛的人,越能賺到錢。
擁有客氣的態度,對於生意人來說具有特別的意義,即所謂和氣生財。對顧客要低姿態,是生意人的根本。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說:“當我從事的石油事業蒸蒸日上時,我晚上睡覺時總會拍拍自己的額角說:‘如今你的成就還是微乎其微!以後路途仍多險阻,若稍一失足,就會前功盡棄。切勿讓自滿的意念,攪混你的腦袋,當心!當心!”’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勸說人們要謙虛,尤其在稍有成就時應格外當心,不要驕傲。
人們大都會有這麼一種想法:愈是謙遜的人,你愈是喜歡找出他的優點來推崇;愈是把自己的所作所為看成了不起,孤傲自大的人,你愈會瞧不起他,更喜歡找出他的缺點,加以全力攻擊。洛克菲勒正是明白這個道理,才說出這番話,並且從中獲益的。隻有在經過一番警惕的自省之後,因小有所成而引起的過度興奮的情緒,便可平靜了。
樂極就會生悲,過度興奮就會出錯。
金錢就像流水一樣,由高處往低處流,愈到下遊,覆蓋的麵積愈大,土地也愈肥沃。賺錢的情形也是這樣。采取低姿態、謙虛、滿懷感激之心的人,金錢會像水一樣,不間斷地向他湧去。愈是有涵養、穩重的君子,態度愈謙虛;相反的,毫無內涵、輕薄的小人,態度愈驕傲。
已故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曾向一家公司董事長推薦一位具有相當水準的朋友。他是個賺錢的材料,能力非常強。假若這位董事長能重用他,對公司一定很有幫助。他的這位朋友果然備受董事長的信任。他所設計的商品,推出後沒多久,就受到大眾的歡迎,賺了一大筆錢。
可是,賺了錢的董事長卻沒有將紅利分給這位朋友,他得到的仍是固定的月薪而已。這位朋友很快就被另一家同行公司“挖”走,這位朋友對那位董事長也疏遠了。由此,失去了這位朋友,這位董事長也失去了很多賺錢的機會。
這位董事長是位典型的具有獨占利益觀念的人。也許他也想到這樣做不好,可是原始的戀財之心使他原諒了自己。這位董事長既有能力又有經驗,隻是他的獨占之心限製了他事業的發展。
有些人在還沒有賺錢之時,也許有這樣的想法:“等賺了錢,我一定要好好回報他們。”“要是賺了錢,我一定把其中幾分之幾拿出來,分配給大家。”可是一旦錢賺到手,想法則完全變了,稍有良心的,隻拿出少之又少的一部分來“犒勞”大家。這樣的人,太貪心,最終結局一定是眾叛親離。
誠實守信會賺得更多財富
贏得別人信任的第一品質是誠實。誠實是樹木的根,沒有根,樹木也就沒有了生命。每個成功者都要樹立起為別人著想的正確人生觀。
日本證券公司的創業者,小池銀行和東京瓦斯公司的董事長小池國三,就是以誠實起家的。小池13歲時背井離鄉,在一個小商店做店員,同時,替一家機器公司做推銷員。
一次,他推銷機器十分順利,半個月與33位顧客簽訂了合同。後來,他發現他賣的機器比其他公司出品的同樣性能的機器價格要高。這時,他想到自己所簽約的客戶如果知道了,一定會感到後悔。
於是小池立即帶著合同和定金,用了三天時間,逐戶進行老老實實的說明,請客戶廢止合同。這種誠實的做法,使客戶很受感動。結果,33位顧客之中沒有一人廢約。同時,他們加深了對小池的信賴和敬佩。客戶像小鐵片一樣被吸引了,紛紛前來與他訂貨。不久,小池就創建了自己的證券公司。
美國華爾街金融巨頭摩根的祖父,也是一位誠實守信的榜樣,最初他經營很多行業,後來,老摩根投資參加了一家叫“伊特那火災”的小型保險公司。當時,保險業剛剛起步,不需要投資一分錢,隻要在股東名冊上簽上姓名即可。投資者在期票上署名後,就能收到投保者交納的手續費。
然而,在一次續約後,發生了一場特大火災,投資者個個傻了眼,他們將麵臨這樣巨額的賠償,於是紛紛表示要放棄他們的股份。老摩根並沒有這麼做,他認為應該講信用,於是派人去處理賠償事務。代理人從紐約回來,不僅處理了賠償,而且取得了很多投保者的信任,帶回來了大筆的現款。於是信用可靠的“伊特那火災”保險公司在紐約名聲大振,新的投保金額提高了一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