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汝言。於我不生我愛。此言應何道理。謂於無我由信有我起我愛。於實我不起我愛。是故於如來正法中。無因緣起見瘡皰。謂有諸人撥無我。起有我執。複有諸人。撥有執一切無。是諸外道計。執我實有別物。正法內人起有我執。及執一切無。如此等人同不得解脫。由無差別故。若由一切種我實不有。心既刹那刹那生滅。久遠時所曾更事。今雲何憶。雲何更知。從憶念境界相類差別。心念及更知生。從此想類差別心。無間念得生。其相雲何。由與於彼回向覺觀同有相應及想等。無依止差別。憂悲散亂等損其勢力。何以故。此想類差別心。若同境非同類。不能生此念。若同類非同境。亦不能生此念。若二同但一刹那。亦不能生此念。若異此三。則能生此念。若念生必由此生。不見餘物。於念有功能故。今雲何別心所見餘心得憶。何以故。天與心所見。祠與心不應得憶是義不然。不相應故。天與心祠與心。此二不相應。非因果故。如一相續心有相應。彼則不爾。我等不說。別心所見。別心能憶。此雲何。從見心有別憶念心生。由相續變異故。如前所說。若爾有何失。從憶念心。更知心生若無我孰能憶能憶是何義。由念能取境。此取境為異念。不異此念。能作取故。是我前所說。因緣能生此念。謂想類差別心。複次是汝所說。及多憶念從此相續稱名及多見憶念生。說名憶念。若無我此念是誰念。又第六別言是何義主為義。譬如人問。此以何為主。譬如婆羅門牛。雲何婆羅門為此牛主。由乘將使等事屬婆羅門故。若爾此念。於何處可使。由此以我為彼主。於應憶境中。於中何用。使彼為憶境故。希有樂自在人。作此言說謂使此為生此。雲何此可使為生彼名使為遣彼名使。由念無行故。因生說使。若爾主應成財因。財應成主果。何以故。由因於果果有增上。由果因有所得。是因能生念。此念屬此因。是故主以因為義。諸行聚相續攝在一處。立名天與。立名牛主。此假名人。於餘處牛變異生中。思量為因緣故。說名牛主。於中無一人名天與。無一物名牛。是故於中若離因義。不可立為主。何物能識。此識是誰識。應如念釋。此識因緣。謂根塵覺觀思惟。如理應知。是此差別。若有人說我有。由有觀有者故。一切有等事必定觀有者等。譬如天與行。此中有事名行。必定觀行者天與識事亦爾。是物能識。此識必應依彼生。應問此人。汝所說天與是何物。若說我為天與。此我於前已破。不可成立。若汝說。世流布所顯。此人不成一物。諸行聚得如此名。此中如說天與行。說天與識亦爾雲何說天與行。諸行刹那刹那生滅相應無別異說名天與。諸凡夫執彼。許為一眾生彼於別處作自相續因。
世間於彼說天與行。於餘處生說名行。譬如光聲相續於別處生說名行。是彼正作識因。說名天與識。聖人由世流布所立。亦說彼事。為與言說相應故。於經中說識識境。此中識何所作。悉無所作。如識果隨似因。悉無所作。但由得相似體故說如此。說識識境亦爾。悉無所作。但由得相似體。識相似有何義。體生似彼。是故此識。雖從根生。但說識塵。不說識根。複次此中識相續。由於後識是因故。說識識境。此言無失由於因中立作者名故。譬如說鈴正鳴。複次譬如燈行。識識境亦爾。雲何燈行。於光相續。假名說燈。此相續正生於餘處說燈行餘處。如此於心相續。假名說識。此心相續於餘塵中生識。此識彼塵複次譬如世間說。色有色生色住。此中能有等不異有等。亦有二言。於識二言亦爾。若從識識生。不從我生。雲何生不恒似本。又不由決定次第生。譬如芽節葉等。由住異諸行相故。一切有為法性。皆如此必定。相續不同。若不爾。入如意得定。觀人身心。相似生故。一切相續。與初刹那不異故。後時不應自然出定。亦有決定次第心生。若心應從此心生。從此彼必定生故。亦有別心。同相有功能生同相心。由性差別故。譬如從女人心次第若穢汙身心生。或此夫及子等心生。複於後時。由相續變異故。更生女人心。此心於穢汙身心生中。或於此夫及子等心生中有功能。由同性故。若異此則無功能。複次從此女人心。由別因緣。生無量別心。於此眾心中。若心多生。明了生最近生。從此心次第先生。是彼修習力最強故。除現時身外因緣差別。此心修習力強。雲何不恒受果。由此心有住異相故。此住異相。於別修習果生中。隨順功德故。此法相於一切心種類中。是方無間因智中。諸佛世尊有自在。此中說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