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誠信心態使你立足於世

有人說:“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隻失去了小半,如果你失去了健康,那麼你就失去了一半,如果你失去了誠信,那麼你就一貧如洗。”誠信是民族的美德;誠信是企業的資本;誠信是交際的準則;誠信是人生的通行證。青少年朋友一定要握好人生的這張通行證,擁有了它,你才能在以後的人生路途中暢通無阻。

誠實是一切美德的基石

古往今來,“誠實”便是英雄們惺惺相惜,成就大業的根本。無論儒法,還是老莊,“誠實”總是作為君子最重要的美德出現的。古書上處處寫著君王以誠治國,諸侯以誠得士的故事。信陵君正因誠實得到侯君,抗秦救趙,名揚四海,劉皇叔正因誠信打動了諸葛孔明,三分天下,成就霸業。而梁山上,那些英雄好漢,一諾千金,為誠實兩肋插刀的豪情,更被寫進了才子名著,感動著千百萬讀書人。誠實是基石,誠實是資源,誠實更是邁向成功的階梯。

誠實可以給青少年創造良好的內在心境;誠信可以使一個人心胸坦蕩,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可以使一個人精神飽滿,如沐春風。此外,大家都誠實,就能形成社會的良好環境和良好的世風,從而為茁壯成長的青少年創造條件,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

門德爾鬆是德國作曲家,1829年,他20歲時,第一次出國演奏,一時轟動了英國。英國女皇維多利亞在白金漢宮為門德爾鬆舉行了盛大的招待會。女皇特別欣賞他的《伊塔爾慈》曲,對他說,單憑這一支曲子,就可以證明你是個天才。門德爾鬆聽了以後,臉紅得像紫葡萄一樣,局促不安地連忙告訴女皇說,這支曲子不是他作的,而是他妹妹作的。本來,門德爾鬆是可以將這件事隱瞞過去的,但他在榮譽麵前並不想奪人之美。他覺得誠實是一個人應有的品質。

這樣的事例很多,但能像門德爾鬆那樣有勇氣站出來澄清的卻很少。有時,一個人的品格就反映在一句話中。

一個誠實的人首先是一個誠實待己的人,一個敢於麵對自我真實麵目的人。這樣的人能全麵客觀的審視自我,既不妄自尊大、自欺欺人,也不妄自菲薄、自我貶低。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對自己的情況了然於心,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因為隻有那些全麵把握自己優點和缺點的人,才能真正了解自我成功的可能性和局限性,既不會因為他人的讚譽或阿諛奉承忘乎所以,也不會因為別人的否定或自己的一次失敗就氣餒。這樣的人往往會在別人驚奇的目光中從小成功走向大成功。這就是誠實所具有的特殊人格力量。

守信是一個人無形的“名片”

誠信,誠實又要守信。守信是人格確立的重要途徑,也是人與人之間交往得以繼續的前提。沒有人願意與不講信用的人交往,隻要欺騙別人一次,就永遠失去了別人的信任,更談不上別人對你的重用。當別人知道你不可靠時,你的機會就消失殆盡。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守信是無形的“名片”,關乎一個人的形象和品質。

孔子的學生曾子,家有一個小兒子。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買東西,可是小兒子吵著也要去。他妻子就對孩子說:你好好在家等娘,娘回來叫你爹殺豬娃給你吃。孩子不鬧了。當她從集市回來,曾子正在磨刀,準備殺豬。她急忙對曾子說,豬娃不能殺,我是哄孩子玩的。曾子聽了,說道:大人怎能對孩子無信呢?母親不守信用,孩子便會失信於人,答應孩子的事是不能反悔的。曾子的妻子點頭稱是,和曾子一起殺了豬娃。曾子深深懂得,誠實守信,說話算話是做人的基本準則,若失言不殺豬,那麼家中的豬保住了,但卻在一個純潔的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有這樣一句名言:“這個世界上隻有兩樣東西能引起人內心深深的震動,一個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個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而今,我們仰望蒼穹,星空依然清朗,而俯察內心,崇高的道德卻需要我們在心中每次溫習和呼喚,這個東西就是誠信。

守信是一種力量,它讓卑鄙偽劣者退縮,讓正直善良者強大。誠信無形,卻在潛移默化塑造無數有形之身,永不褪色。誠信以卓然挺立的風姿和獨樹一幟的道德,高度贏得眾人的信任和愛戴。守信用作為一種傳統美德,是現代人交往的“信用卡”,也是維係人與人感情的“信譽鏈”。有了誠信,人際交往才會變得有序和有效。

每一個渴望夢想成真的青少年來,都應該主動成為誠信的忠實衛士。我們無須埋怨世態炎涼,人心不古,因為美好的一切就在你我手中。那就從自我做起:“麵對篝火,我們需要自己帶上火柴才能取暖。”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吧,播種誠信,我們得到的絕不僅僅是朋友的信任,還有值得信賴的整個世界,因為誠信的期盼同樣存在於大多數人的心裏。當誠信不再是稀缺的資源,當誠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時候,我們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