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克服虛榮心
學生與社會相處原則
學生生命教育與心理培養學生的生命與社會教育1克服虛榮心
虛榮是指表麵上的光彩,就是追求表麵光彩的心理。虛榮是自尊心過分的表現,虛榮心是對榮譽的一種過分追求,是道德責任感在個人心理上的一種畸形反映,是一種不良的心理品質,其本質是利己主義的情感反映。
社會生活中的虛榮心的表現,主要表現為一種病態的自我吹捧、說大話、吹牛等一係列過激的手段來表現自己,有的隱藏自己的缺點,張冠李戴,把別人的優點好處統統添加在自己的頭上,而這種人往往很難交到朋友。
愛好美術的邢某到北京清華美院培訓班學習。培訓期間,家境貧困的邢某發現了他與班上同學在生活、物質上的差距。於是,邢某先後4次盜竊隔壁宿舍3名同學的錢款共1800元。為滿足虛榮心,邢某將所竊的錢財用於請同學吃喝。邢某突然的闊綽和大方,使丟錢的同學產生了懷疑,並向警方報案。
虛榮心理產生的原因
虛榮是一種很不好的社交能力。但是往往中學生隨著年齡的逐漸變化,不少虛榮心還是避免不了的。並且經常產生虛榮是由於:
1麵子觀念的驅動。講麵子是中國社會普遍存在的一種民族心理,對麵子的珍惜和愛護是昭示和維護自己榮譽、身份、地位的直接表現。每一個中國人從小就受到維護麵子的心理訓練,丟麵子就意味著否定自己的才能,這是萬萬不能接受的,而這種思想從小就根植在了中學生的心裏。因此,中學生為了不丟麵子,通過“打腫臉充胖子”的方式來顯示自我。跟別人比吃、比喝、比穿等等,有錢人比車、比房、比待遇、比排場等等,這些在現實生活中屢見不鮮,有的人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來吸引別人的眼球,以求別人的羨慕和讚賞,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2虛榮心與戲劇化人格傾向有關。愛虛榮的人多為外向型、衝動型,反複善變、做作,具有濃厚、強烈的情感反應,裝腔作勢,缺乏真實的情感,待人處事突出自我、浮躁不安。
3掩蓋心理缺陷。擁有虛榮心理的中學生,往往是為了掩蓋自卑與心虛等深層心理缺陷。虛榮心較強者,大多存在自卑與心虛等深層心理缺陷,為了彌補這些缺陷,想方設法,竭力追求浮華。
4不正確的價值觀。由於中學生對道德品質認識的不夠深,對人格的重要性不明了,會盲目地追求或顯示自己的虛榮心,這種庸俗的思想行為往往隻能迎來鄙視的目光,而受不到別人的尊敬和信賴。
如何克服虛榮的心理
1要做到自尊與自重。要做到自尊與自重是克服虛榮心最起碼的標準。做人要誠實、正直,絕不能為了一時的心理滿足,不惜用人個來換取。有的少女為了滿足物質的需求,犧牲自己最寶貴的貞操,是值得深思的。隻有把握住自尊與自重,才不至於在外界的幹擾下失去人格。
2要有正確的人生目標。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對低級庸俗事物就越不會注意。一位名人說得好:“虛榮者注視自己的名字,光榮者注視祖國的事業。”
3對榮譽要有正確有認識。我國古代詩人屈原說:“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虛假。”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是正常的,但這種尊重的基礎是自己的有所作為,而並非無所作為、弄虛作假。否則,即使眼下得到尊重,終有一天也會露出麒麟皮下的馬腳來。
4增強自我意識,不計較他人議論,”人言可畏”和”讒言毀人”那都是他人的事,管不了人家,還不知道自己。隻要自我意思強了,他人之言你不會在意得。隻要自己做對了,”可畏”之言,自然就會消失。
5要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包括對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都有清晰的認識。過高估計自己的長處,實際生活中達不到;過低估計自己的短處,實際生活又難以盡免,都會產生虛榮做法,承認自己有這麼多長處,坦白自己有這麼多短處,實事求是地對待自己,虛榮心理的基礎就會大大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