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怎樣批評和表揚別人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說:“無論什麼人,受激勵而改過,是很容易的,受責罰而改過是比較難的。”人在讚揚和賞識中生存,會覺得輕鬆自在、有自我價值;反之,人總在別人的批評與責罵聲中學習、工作,他就會產生抵觸情緒、逆反心理,甚至情感的波動。對一些意誌薄弱的人,往往會十分自卑,會消沉下去,失去信心和進取心。

表揚要實事求是,態度真切;要及時,增強有效性;要具體,肯定可貴之處;要分層次樹立榜樣,能給人以啟迪和教育。適當的批評能夠讓人認識錯誤、改正錯誤,辨明是非,分清善惡,從而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但批評要慎重,要公正,要注意說話的語氣、說話的分寸以及說話的場合,要注意批評的方式方法,保護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表揚和批評同時使用會收到較好的效果,但需要注意在批評之前先來一段表揚,且這種表揚應該是真心誠意的表揚,而不是虛偽的,形式主義的。

柯立芝總統執政時,我朋友在一次周末,應邀到白宮作客。當他走進總統私人辦公室時,正好聽到柯立芝在向他的一位女秘書說:“你今天穿的衣服很漂亮,真是位年輕漂亮的女孩子。”

平常沈默寡言的柯立芝總統,一生很少讚美過別人這次卻對他女秘書說出那樣的話來,那位女秘書臉上頓時湧現出一層鮮豔的紅暈。總統接著又說:“別難為情,我剛才的話,是為使你感到高興;從現在起,我希望你對公文的標點上,要稍微注意一點。”

他對那位女秘書的方法,雖然稍嫌明顯了些,可是所用的心理學卻是很巧妙。當我們聽到別人對我們的稱讚後,如果再聽到其它不愉快的話,就比較容易接受了。

理發師替人修麵時,先敷上一層肥皂水--麥金利在一八五六年競選總統時所采用的方法,就運用了這項原理。

多表揚,少批評

多給別人鼓勵和表揚,盡量避免批評、指責和抱怨,不要逼別人認錯。人際交往在心理上總是以彼此滿意或不滿意、喜歡或厭惡等情緒反映為特征的。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須注意情感的相悅性。一般說來,人們總是喜歡那些喜歡自己的人,對真誠評價自己的人具有好感。自己一旦受到某人賞識、喜愛,得到好的評價,就會由於受到稱讚而使自尊心得到滿足,對此人產生心理上的接近和好感,因而也就減少了相互的摩擦和人際衝突,達到情感相悅,為良好的人際交往提供了心理條件。真誠地讚美他人,他人反過來會對你抱有好感。有些人常常太注意自己,不能發現別人的可貴之處,如果你能仔細觀察,多注意別人,就會發現任何人都有值得讚美的地方,並且肯定和表揚別人的長處,此舉將會給自身帶來益處。

在交往過程中,要適當地表揚他人,當交際對方取得一定的成績的時候,要學會忠誠地讚揚他人,同時在對方不足的問題上又要學會進行有技巧的批評。

在人際交往中,人們往往都有一些共同的特性,隻要把握好了人們的這種心理需求,就能夠博得他人的好感和尊重,從而更容易與之相處。人們總是喜歡聽表揚的話,而厭惡批評的話。這就對我們在交往中提出兩點要求:首先語言要幽默,其次要學會真誠地欣賞、讚美他人的長處,當然這種讚美的客體必須是對方所在意的地方。

交往中,要學會表揚別人。隻懂得批評別人的人,是不會巧妙指出別人錯誤的。人都有自知之明,更何況響鼓不用重錘敲呢!在某些時候,表揚比批評更有效,更能讓人保留麵子,從而更能激發人的積極性。

批評,要注意語言

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與談話技巧是提升自身影響力的一大力量。有了這種能力,你可以在各種人物麵前或場合展示自我的優點,給別人留下很好的印象,這也有助於你結識各樣的朋友,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如果你這方麵能力不太強的話,一定要注意多加練習,因為,它是你通向成功必不可少的條件。

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生們都有喜歡表揚、渴望認同的心理。因此,學生有了進步做好事,或是在集體中有了較好的表現,我們應該在班級當眾予以表揚,有時甚至要在學生麵前大張旗鼓的表揚。以張揚學生的向善、進取的個性,營造班級良好的輿論氣氛,使其他學生產生“見賢思齊”的心理趨向。而學生有了缺點和錯誤,我們則應慎重,不要當眾批評。因為學生犯錯誤的時候,往往不是主觀上的故意,而是由於情緒不穩、意誌不堅、是非判斷能力不強等因素造成的

幽默式批評就是在批評過程中,使用含有哲理的故事、雙關語、形象的比喻等,緩解批評的緊張情緒,啟發批評者思考,增進相互間的感情交流,使批評能有一個輕鬆愉快的氣氛。幽默式批評在於啟發、調動被批評對象積極思考。它以幽默的方式點到批評對象的要害之處,含而不露,令人回味無窮。但是,使用幽默式批評不要牽強附會,生拉硬扯,否則,將適得其反,給人一種畫蛇添足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