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從零到億萬富翁的秘密(1 / 3)

馬雲向左

從一個“阿甘”般的意氣少年到一個“鐵嘴”的大學老師,從大洋彼岸意外“觸網”到創辦中國第一家網站,從50萬元艱難出發到打造一個震撼世界的互聯網王國,馬雲用他的睿智與汗水演繹了一段猶如好萊塢大片一樣蕩氣回腸的傳奇人生。

辭職下海,馬雲第一次“觸網”

在中國,阿裏巴巴集團的主要創辦人、阿裏巴巴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雲,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從一個“鐵嘴”的大學老師變身成為一個打造了互聯網王國的國王。馬雲,正在用他的睿智與汗水,演繹著一段絢麗奪目的創業人生。

1988年6月,馬雲畢業於杭州師範學院外語係,之後被分到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當英語老師,同時兼任學院外辦主任。就這樣,馬雲在這座校園裏待了6年多。

剛開始做老師的時候,馬雲每月工資隻有89元。為了增加收入,馬雲開始做起了翻譯,並且很快在杭州翻譯界嶄露頭角。於是馬雲租房子成立了海博翻譯社,但是一個月下來翻譯收入隻有700元,房租卻花掉了2 400元。無奈之下,馬雲又開始在海博翻譯社賣鮮花、賣禮品。這之後馬雲還銷售過一年的醫藥產品,在這個過程中,雖然並沒賺到多少錢,但馬雲卻從中感受到了商海的滋味,於是開始在下海的邊緣徘徊著。

從這以後,馬雲就一直生活在心神不安中,一天到晚都在想如何離開學校。因為他覺得自己馬上就到30歲了,再不幹點什麼的話一輩子就隻能這麼平淡地過去了。

正在這個時候,工業學院來了一個叫比爾的外教,他是美國西雅圖人。相識後,比爾和馬雲大談互聯網,馬雲聽得熱血沸騰,甚至比說者比爾還激動。因為這是馬雲第一次聽說互聯網,他此前還沒有接觸過互聯網,甚至從未碰過電腦。在馬雲的印象裏,電腦在中國可是個貴重物品,隻有有錢的公司裏才有;放在有空調的房子裏,由最漂亮的小姐看管著,很高深。

從此,馬雲就在心裏種下了“網”的種子,但是一直沒有促使其開花、結果的機會。直到1995年,馬雲創立的海博翻譯社開始賺錢,也是在這一年,馬雲接到了一個涉外糾紛的案子:一個叫菲力普·卡文納的美國商人簽約投資浙江一段高速公路,合同到期,美國商人拒付合同金。於是“杭州英語第一人”的馬雲被中方聘請為翻譯兼顧問,到美國去參加美方召開的董事會並調解糾紛。

在此之前曾經去過一趟澳大利亞的馬雲這一次也欣然接受了。4月,馬雲帶著浙江省交通廳的重托,和數百萬民工的殷切盼望隻身飛往美國。很快,馬雲就在美國見到了菲力普·卡文納,但對方並沒有解決問題的意思,而是讓一個大塊頭的加州人帶著馬雲遊山玩水,並試圖勸說馬雲加入一家並不存在的美國公司,還故意亮了一下腰上掛著的手槍。他們還把馬雲帶到了拉斯韋加斯賭場,幸運的是,在拉斯韋加斯賭場馬雲用25美分在老虎機上贏了600美元。

但是,當馬雲拒絕了對方十分明顯的賄賂後,惱羞成怒的菲力普·卡文納把馬雲鎖在了一幢海濱別墅二樓的一個房間裏。到這時馬雲已經明白他所調查的這家美國公司肯定有問題,也明白了自己已經處於危險之中。事實上,這個美國商人就是騙子。

接下來就是一場調查與反調查、鬥智與鬥勇的戰爭。馬雲假裝妥協,並憑著天生的伶牙俐齒,終於讓菲力普·卡文納相信他是有誠意與其合作的。當對方放鬆警惕之後,馬雲隻身逃到西雅圖去找到了比爾介紹的朋友。

在比爾朋友的帶領下,馬雲參觀了一家網絡公司。當時的美國互聯網方興未艾,所以,當美國朋友見到馬雲對互聯網這麼感興趣時,表現得很親熱。這家公司的兩間小屋裏坐著5個麵對電腦屏幕不停敲擊鍵盤的年輕人,美國朋友把馬雲帶到計算機旁說:“這就是Internet,你可以在上麵搜索任何東西。”聽對方這麼說,馬雲於是坐在電腦前在雅虎搜索欄裏敲了一個詞“Beer”(啤酒),很快屏幕上就蹦出了一大堆:美國啤酒、日本啤酒、德國啤酒……就是沒有中國啤酒。馬雲感到非常好奇,又在鍵盤上敲了一個“China”,搜索的結果是“No Data”(沒有數據)。

如此神奇的互聯網卻搜不到“中國”,這讓馬雲既驚奇又沮喪。於是,馬雲要求美國朋友把他在杭州的海博翻譯社放在網上,想試一試反應如何。熱情的美國朋友幫助馬雲做了一個海博翻譯社的網頁,並於當天上午掛在了網上。雖然網頁做得很簡單,隻有文字說明而沒有圖片,文字部分也隻有海博翻譯社的翻譯人數和價格,但僅僅3個小時之後,美國朋友就打電話給正在逛街的馬雲說收到5封給他的Email,分別來自美國、歐洲、日本,其中有來自機構的、公司的,還有來自當地留學生的。大家在郵件中說,這是他們發現的第一家中國公司的網站,並詢問具體地址表示想與海博翻譯社談生意。馬雲看了郵件後興奮不已,並堅定了要做中國互聯網的決心。於是,馬雲買了一台386筆記本電腦。在以後的幾年裏,馬雲就是用這台筆記本打江山的。

在美國,馬雲第一次觸網的“曆險記”,有點像阿裏巴巴遭遇四十大盜。美國騙子商人沒能要了他的命,卻讓他無意中發現了藏寶的山洞。於是一個新版的阿裏巴巴的故事,從此就在中國的互聯網領域上演了。

1995年5月9日,馬雲的中國黃頁第一次上線,因為當時互聯網上的中國網站太少,所以中國黃頁“上網”後的效果很好,就這樣,馬雲打響了創業的第一炮。這和再後來的阿裏巴巴、B2B的電子商務、C2C的淘寶網一起改變了馬雲的一生。

人們都說,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其實,機會還屬於有智慧、有膽魄、有夢想、有決斷的人,屬於敢於孤注一擲、敢於破釜沉舟、敢於賭、敢於拚的人,而馬雲正是這樣的人!

“中國互聯網之父”,

馬雲的殘酷創業史

在《馬雲如是說——中國頂級CEO的商道真經》中有這樣一句話:“我永遠相信隻要永不放棄,我們還是有機會的。最後,我們還是堅信一點,這世界上隻要有夢想,隻要不斷努力,隻要不斷學習,不管你長得如何,不管是這樣還是那樣,男人的長相往往和他的才華成反比。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絕大部分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個人不要放棄今天。”這些話,正好印證了馬雲殘酷的創業史。創業從來都是艱辛的,想在一片蠻荒之地上進行一場開拓式的創業,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其實,從大洋彼岸意外“觸網”到創辦中國的第一家網站,並不是一帆風順的,這個過程的殘酷,隻有馬雲自己知道。因為馬雲與網絡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甚至可以用“險象環生”來形容。

從美國回到杭州,馬雲召集了24位朋友來到家中,這些人都是馬雲4年來結識的外貿人士,馬雲想聽聽這些做外貿的人對互聯網的商務需求。馬雲開門見山地對他們說:“我要辭職,幹Internet。”但出人意料的是23位朋友都反對馬雲幹,他們說:“你開酒吧,開飯店,辦個夜校,都行,就是幹這個不行。”隻有一個朋友說:“你要是真的想做的話,倒是可以試試看。”

但是馬雲沒有聽多數朋友的意見,第二天一早他就向學校辭了職,然後,自己拿出六七千元,向妹妹、妹夫借了1萬多,湊足2萬元。利用這些錢,馬雲創立了中國黃頁——中國第一個商業網站。

公司剛成立的時候隻租了一間辦公室,裏麵隻有一台電腦,除了條件的簡陋,馬雲麵臨的更嚴重的問題是缺少信任。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是不可能馬上就被企業所接受的,因為絕大多數商家都沒聽說過互聯網,並對這種利用網絡宣傳自己的作用半信半疑。所以中國黃頁上連接的第一個網頁是海博網絡公司自己,之後接著做的幾個網頁也都介紹的是朋友的企業,都是免費的,隻有一家象征性地給了他6 000元。

1995年的中國,還沒有開通互聯網,人們對互聯網還一無所知,無論是誰要想通過互聯網做生意,首先要做的都是宣傳、普及互聯網知識。馬雲他們承擔起宣傳和普及互聯網的重任。沒錢做廣告,他們就一家一家地演示、遊說,逢人就講,無處不講。但是,頭幾個月裏,馬雲銷售的實際上是一種在國內還看不到的東西,因此,馬雲不止一次地被別人當成騙子。

直到1995年7月上海開通了互聯網專線,馬雲從杭州打長途到上海聯網,從網上調出了望湖賓館的主頁……終於,馬雲有了洗刷自己騙子罪名的機會。從此,大家才真正地相信了馬雲。

在《阿裏巴巴神話——馬雲的美麗新世界》一書中馬雲這樣說:“因為我知道我看見了這個東西,我太想做一樣東西。很多年輕人是晚上想出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中國人的創業,關鍵不是因為你有出色的想法、理想、夢想,而是你是不是願意為此付出一切代價,全力以赴地去做它,證明它是對的。”所以殘酷的現實並沒有殘酷到底,反而在5年之後,誕生了世界最大的B2B(商家對商家)網站——阿裏巴巴。從此,互聯網江湖上多了一個長相奇特的“西湖怪人”,商業江湖中多了一個永不放棄、大膽創新的企業家。

50萬起家,馬雲開創阿裏巴巴時代

2000年,阿裏巴巴網站創建僅僅一年,馬雲就已成為中國五大著名網站的掌門人之一。截至2007年6月30日,阿裏巴巴網站全球注冊用戶人數達到2 460萬名,付費會員人數達到255萬名。現如今,按流量和注冊用戶計算,阿裏巴巴已經是全球最大的B2B電子商務網站了。但是你可知道,從50萬元人民幣起家,到阿裏巴巴擁有200億美元市值,馬雲隻用了8年時間。但馬雲與王峻濤、王誌東、丁磊、張朝陽這其他四位掌門人的最大區別是:他們是少帥,馬雲是老將;他們是初次創業,首戰告捷;馬雲是二次創業,東山再起。

第一次創業,馬雲創建了中國黃頁。當時隻有3個人,資金不足,四處碰壁,四處奔波,馬雲提出的口號是:打造真正的雅虎。第二次創業,馬雲創建阿裏巴巴。18個人、50萬元,陋室簞食,徹夜苦戰,但這一次馬雲提出的口號是:要做一家中國人創辦的全世界最好的公司。

全球互聯網在1999年進入了第一個高潮,雅虎、亞馬遜等美國網站的先行者紛紛上市;楊致遠等人一夜暴富;中國網站也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崛起,勢頭強勁地活躍在世界舞台上。但相比之下,此時的馬雲卻兩手空空,情緒低落,內心迷茫。而這,就是阿裏巴巴誕生的大背景。

有一天,馬雲把手下的十幾個人召集起來說:“我們開始創業了。”說完,馬雲率先把自己的全部積蓄放到了桌子上。接著,大家開始你1萬他2萬地湊,最後湊了50萬。合夥人之一彭蕾說:“大家湊出的這50萬元人民幣,就是阿裏巴巴的種子資金。”

事實上,這次集資意義深遠。第一,它決定了公司的性質是合夥人的股份製公司。第二,它把阿裏巴巴一開始就放在了一個堅實的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接著,馬雲和盤托出了他要做的網站模式:不做門戶,也不做B2C(商家對客戶),而是做麵對中小企業的B2B。當時的中國互聯網市場,絕大多數網站都是門戶網站,但馬雲堅定地說:“大部分人看好的東西,你不要去搞了,已經輪不到你了!”於是在中國的互聯網中,阿裏巴巴成為最獨特的一個,因為它沒有複製任何一個模式。這也正是馬雲成功創建阿裏巴巴的思維模式。

從阿裏巴巴誕生開始,圍繞中小企業的阿裏巴巴B2B模式就一直得到權威領域的肯定。阿裏巴巴這種為商家與商家之間實現電子商務而服務的模式,已被矽穀和互聯網風險投資者稱為互聯網的“第四種模式”。2001年,阿裏巴巴在全球率先推出企業級網上信用管理產品“誠信通”,在美國學術界掀起了研究熱潮。阿裏巴巴連續5年被美國權威財經雜誌《福布斯》選為全球最佳B2B站點之一,多次被相關機構評為全球最受歡迎的B2B網站。

馬雲一手開創了阿裏巴巴的巔峰時代,而這種巔峰狀態正是源於其本性的“癲瘋”。有句話叫“不瘋魔不成活”,別看馬雲貌不驚人,但在他張狂不羈的外表後麵有另外一種一般人看不破的狡黠。《福布斯》雜誌曾經這樣評價他:這個長相怪異的人有拿破侖一般的身材,同時也有拿破侖一樣的偉大誌向!而馬雲自己也自豪地說:與眾不同是我的本能。

的確,隻有這樣與眾不同的人,才能近乎於偏執地開創一個風格鮮明的阿裏巴巴,而且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馬雲還會帶領著他的阿裏巴巴開創更多、更輝煌的“大時代”。

淘寶網:決勝國內最大網購中心

淘寶網是馬雲的阿裏巴巴旗下的一家公司,也是目前中國國內首屈一指的購物網站、亞洲最大的購物網站。但是,和馬雲本人的奮鬥過程一樣,淘寶網的成長曆程充滿了曲折、懸念,宛如一部蕩氣回腸的勵誌電影。

在阿裏巴巴把“淘寶”推向市場之前,邵亦波等人在1999年創辦的易趣網一直是中國國內C2C(客戶對客戶)在線拍賣領域的龍頭老大。當時的市場局麵是:全球C2C霸主——女將惠特曼領導下的eBay網,在2002年3月,以3 000萬美元購買“易趣”33%的股份,而僅僅3個月之後,eBay網又向“易趣”追加15億美元投資,收購餘下67%的股份,並實現對易趣的完全控股。就這樣,易趣網在互聯網這個行業“贏家通吃”規律的作用下,成功實現了兩“易”的合並,“淘寶”妄圖在C2C領域分得一杯殘羹的行為,幾乎被業內同仁看做是癡人說夢!

但是,在這種幾乎是絕望的信號麵前,馬雲回以的是一種不屑的態度。當業界、媒體、大眾還都在為兩“易”的合並而驚呼之時,馬雲早已在杭州開始了另一番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大作為——馬雲正在秘密地籌建另一個C2C網站,準備挑戰這個行業的霸主。2003年7月,馬雲帶領阿裏巴巴團隊先後在杭州、上海、北京三地召開“阿裏巴巴投資淘寶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阿裏巴巴投資1億元,進軍C2C領域。

雖然很多人認為這支“敢死隊”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但是,馬雲這麼做並非一時衝動,而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戰略抉擇。為了更加迎合中國消費者和商家的心理,淘寶一直堅持與客戶溝通和互動。淘寶網所有員工都叫做“店小二”,這個名字的提出,就是告訴大家:淘寶網是做生意更是交朋友的地方。而為了適應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淘寶網除了拍賣外,還提供一口價、討價還價、張貼海報幾種買賣方式,任你選擇。

除此之外,“免費”是淘寶迅速“崛起”的另一個原因,淘寶的免費是徹底的:既不收店主的費用,又不收消費者的費用。這種舉措對商家和買家都具有極大的誘惑力。雖然馬雲也曾擔心過:這樣做會在進軍B2C以後,對淘寶現有的大量中小商戶和個人賣家造成災難性的打擊,但馬雲還是在2005年宣布,淘寶繼之前的2年“免費”,再把免費期延長3年。因為此時的馬雲已經找到了可以更好地保護中小商家和個人賣家的方式:B2C商城在淘寶網上隻是一個頻道,這種獨立於C2C的方式,就能實現對他們的保護作用。

讓馬雲更安心的是,與其他的同行相比,淘寶網有著最完善的支付體係——支付寶,保證了交易的快速和安全。至此,阿裏巴巴對電子商務的環境建設已經非常完整了。於是,一場爭奪國內C2C陣地的戰爭,便在滾滾硝煙中打響了。

但是,就像人們早已預料到“淘寶”不會一帆風順地發展一樣,在上海的原中國易趣網總部和在美國的eBay總部,也不會放任“淘寶”在市場中分自己一杯羹。作為反擊,一場針對“淘寶”的“封殺戰”也拉開了帷幕。“易趣”與“淘寶”的對抗戰爭,在原本就充滿了刀光劍影的互聯網江湖裏越演越烈。

但馬雲相信勝利的天平最後一定會傾斜向自己。果然就在2004年2月,阿裏巴巴獲得了8 200萬美元的戰略投資。在阿裏巴巴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馬雲告訴大家這筆融資來自日本軟銀公司——世界最大的互聯網投資商。5個月後,“財大氣粗”的阿裏巴巴再次對外宣布,在原有1億元投資的基礎上,阿裏巴巴將對“淘寶”再追加35億元的戰略投資,力求“將淘寶網打造成為中國C2C市場超重量級的服務商”。同時馬雲還宣布,在未來3年,通過淘寶網的個人網上交易,要給中國社會創造至少100萬個就業機會。

2007年8月30日,TOM在線宣布啟用全新的易趣網平台,正式脫離eBay,長達4年的eBay-易趣時代正式宣告終結,取而代之的是阿裏巴巴時代。

2007年11月6日,阿裏巴巴公司在香港上市。當日,阿裏巴巴的市值就超過200億美元。按照當日收盤價計算,馬雲身價接近140億港元。無數媒體的聚光燈也在瞬間轉向這個傳說中“中國最賺錢的”互聯網公司。

但是,馬雲的目光並未停留於此,他要帶領阿裏巴巴打造更加贏利的模式。馬雲,這個永遠把目光投向更高、更遠的創業者,必然會以另一個奇跡向我們證明他的實力!

支付寶: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裏程碑

作為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獨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寶是阿裏巴巴為了滿足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為實現網絡安全支付而特別推出的一係列服務。作為電子商務的一個裏程碑,馬雲始終致力於把支付寶打造成為中國電子商務提供“簡單、安全、快速”服務、解決在線支付問題的最佳方案。

2003年10月支付寶正式推出後,馬雲率先提出“你敢用,我就敢賠”的口號,推出“全額賠付”製度。淘寶的擔保交易模式為買賣雙方提供了安全保障,這無疑給買家打了一劑強心針,用戶放心支付的安全環境使淘寶網上交易量迅速增加,並超越了當時國內最好的C2C網站——“易趣”。

支付寶以化繁為簡的特點,以技術的創新帶動信用體係完善的理念,深得人心。短短3年時間,用戶覆蓋了整個C2C、B2C以及B2B領域。截至2007年12月31日,支付寶注冊用戶數已突破6 200萬。2007年一年,支付寶所產生的支付流量超過了2006年全國第三方支付和企業網上支付的流量總和。到2008年9月1日,使用支付寶的用戶已經超過1億,支付寶日交易總額超過45億元人民幣,日交易筆數超過200萬筆。

之所以說支付寶是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裏程碑,是互聯網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創舉,是因為除了淘寶網和阿裏巴巴在使用支付寶外,支持支付寶交易服務的行業涵蓋了虛擬遊戲、數碼通信、商業服務以及機票預訂,覆蓋的商家已經超過30萬。同時,支付寶為每個行業製訂的個性化的在線支付清算解決方案,使這些商家在享受支付寶服務的同時,更是擁有了一個極具潛力的消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