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3)

辛亥革命前一年的初冬,京城西郊發生了一件轟動城池的血案,晚清翰林方子儒老先生一家慘遭滅門之災。雖經官府多年偵破,但仍一無所獲,終成為疑案、迷案。

鏡頭穿越時空,拉回到那個被人們遺忘已久的充滿了恐怖的午夜。這是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京城沉浸在一片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之中,初冬的寒冷籠罩了千家萬戶。今年冷得較往年早,北風呼嘯著刮過京城,偌大的京都如同鬼域,大街上空蕩蕩,隻有呼嘯的寒風掠過千家萬戶門前,刮得吊燈籠東搖西晃,如鬼影一般。

西郊一條胡同的一所小院門前,凜冽的寒風中站立著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兩個人。一身夜行衣,緊袴子,短打扮。仰望著門楣上方懸掛著的那塊仿宋牌匾:方府。一陣瘮人的冷笑順風刮過。

高個子長得像個竹竿,但卻有一張娃娃臉,眉清目秀,慈眉善目,和他的木乃伊身材很不相稱。手裏握著陰陽劍,一臉的幸災樂禍。

矮個子像個門墩子,堪比武大郎,絡腮胡子,一臉的橫肉,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那雙三角眼,凶巴巴的寒光外泄,咄咄逼人,腰間插一把彎刀。

矮個子的冷笑聲從高個子的耳邊刮過之後,高個子仿佛得到了什麼暗示一般,快步上前來到門下,伸出骨瘦如柴的鷹爪子在門縫間鼓搗了幾下子,門竟被推開了尺許寬的縫隙,矮個子閃身湊上前來,瞬間,兩個人閃進院落中。

院中之人大都進入夢鄉,唯有方老翰林獨自在書房內挑燈夜戰。方翰林一家八口人:三女兒一婦人,還有一位80高堂,外加兩位跟隨多年的女傭。

方翰林退休後隱居家中賦閑,為人謙和善良,為官多年,但卻不曾得罪過什麼人,一個普通的編修而已。整天以筆墨為伴,桌椅為鄰,終日做學問,日子雖過得衣食無憂,卻也不曾積攢下什麼萬貫家財。自認為那什麼一任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事情和自己毫不相幹。日子雖寡淡,倒也過得坦然。

他將狼毫毛筆伸向硯台,目光落在那款光緒皇帝禦賜的硯台上,這款硯台外形奇特、質地一般。猛一打眼屬於珍稀之品,仔細一瞧取材卻也普通。心想,這是家中唯一能算得上值錢的物件了,雖談不上皇恩浩蕩,卻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得到的恩寵啊。

在他看來,這款硯台其本身的價值或許算不了什麼,不知哪一位給皇上拍馬屁的官員,在給皇帝進貢的眾多貢品中加了一個硯台而已,自己被皇帝召見時,不知觸動了皇上哪一根興奮的神經,一高興就把它賞賜給了自己。方翰林搖搖頭,提起已飽滿的狼毫落筆宣紙上。(可就是這麼一個不起眼的硯台卻使得老翰林九泉之下也想不明白了:如果說光緒皇帝賜給方翰林一件心愛的寶物,不如說是皇上賜給了方老翰林一個“升天”的機會。)

周劍鋒結束了一趟遠程護鏢任務後返回京城。由於舟車勞頓,過於疲憊想早一點趕回鏢局複命交差,好好歇息一下,不免腳程就快了一些,原本該明天上午趕回,卻在午夜時分趕到了西郊一帶。正當他全神貫注匆忙趕路之時,突然從一個院落裏傳來打鬥和哭喊聲,且聲聲淒厲、震人心弦。

周劍鋒出身於冀中滄州武林之家,年少氣盛、血氣方剛,仗著一身精湛的功夫和俠義肝膽,一扭身飛進院子,一片慘景呈現在眼前,正房和偏房門大敞四開,門口處一個老者躺在血泊之中,一個老婦人趴在老者的腿上,脖頸已被砍斷,院子裏還躺著兩個男丁。

高個子手上拿著一個硯台正沾沾自喜,硯台上緩緩滴下的不是墨跡而是熱血。高個子用另一隻衣袖輕輕地擦拭著,心說,老東西,你要此物有何用,還是到咱手裏價值大哩。飛起一腳把擋在前邊的方老翰林踢下台階。

矮個子左手提著一個披頭散發的姑娘,哈喇子流在姑娘美麗的臉蛋上,麵對如花似玉的姑娘,他動作遲緩了些,但瞬間右手的彎刀還是向姑娘的脖頸揮去。一陣撕心裂肺的喊叫:爹……娘……啊……等等孩兒!

此時高個子的注意力在手中的寶貝上,而矮個子雖有些舍不得眼前的漂亮娃娃,淫心動蕩、垂涎三尺,卻也不得不顧忌黑道上的規矩。

就是矮個子這一遲疑,一把鋼刀風馳電掣般直奔矮個子的腦袋而來,一陣陰風掠過矮個子的脖頸,武功高強的他,鬆開手躥出去兩米多,隨後撲通一下倒在地上。保命和殺人他選擇了前者。然而命雖保住了,但厄運卻沒放過他,他一腳踩進了躺在地上的被他開膛破肚一位家丁肚子中,紫色的腸子黏糊糊地纏繞住他的右腳,他拚命地掙脫。

周劍鋒一把將僥幸揀了一條命的姑娘擋在身後。這個可惡的矮胖子,逃命的同時竟然用彎刀在姑娘的脖子上割開一道口子,姑娘昏死過去。

望著眼前的一高一矮,周劍鋒心中不由一陣戰栗,竟然是這兩個凶煞:綠林道上神出鬼沒、貪婪暴虐、亂屠蒼生的“漠北雙煞”!立刻想起父親的叮囑:江湖險惡,世道無常,日後若碰上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兩個半鬼之人萬萬不可大意,以你的武功修為尚不足以與其二人抗衡,若遇其一,不足為懼。若能擇機殺之,必是為民除害,除暴安良之舉。

“漠北雙煞!”周劍鋒大吼一聲,鋼刀直奔矮個子而去。他不能放過任何一次至其死地的機會,麵對滿目淒慘的場景,他不能視而不見,聽之任之。

高個子終於明白了眼前發生的一切,這是有人站出來替方家出頭了,這還了得,既然對方認出了自己,那就是他的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