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戰車是供步兵機動作戰用的裝甲戰鬥車輛,在火力、防護力和機動性等方麵都優於裝甲人員輸送車,並且車上設有射擊孔,步兵能乘車射擊。步兵戰車主要用於協同坦克作戰,其任務是快速機動步兵分隊,消滅敵方輕型裝甲車輛、步兵、反坦克火力點、有生力量和低空飛行目標。
日本89式步兵戰車
武器檔案
戰鬥全重:25噸
乘員:3人
載員:6人
車長:6.7米
車寬:3.2米
車高:2.5米
主要武器:35毫米機關炮
輔助武器:1挺7.62毫米機槍,2具反坦導彈發射架
發動機功率:441.18千瓦
最大速度:70千米/小時
裝甲防護:鋁合金、夾層裝甲
1984年製成樣車,1990年裝備日本陸上自衛隊,計劃裝備300輛。車體為鋁合金焊接結構。雙人炮塔前麵裝有1門自動機關炮和1挺並列機槍,兩側各安裝1具反坦克導彈發射架和3具煙幕彈發射器。載員艙兩側各有3個球形射擊孔。機關炮的射速為200發/分,導彈用激光製導。夜間觀瞄儀器采用微光電視。發動機為水冷增壓柴油機。行動裝置采用扭杆式懸掛裝置。炮塔采用夾層裝甲,車體兩側裝有5毫米厚的側裙板。車內配備三防裝置。該車不具備浮渡能力。該車由日本三菱重工業公司、日本製鋼所生產。
英國“暴風”步兵戰車
武器檔案
戰鬥全重:12.7噸
乘員:3人
載員:8人
車長:5.69米
車寬:2.4米
車高(至機槍塔頂):2.27米
主要武器:1挺7.62毫米機槍
發動機功率:1863千瓦
最大速度:公路80千米/小時,水上9.6千米/小時(履帶劃水)
最大行程:650千米
裝甲防護:鋁合金裝甲
1982年開始生產,1983年裝備馬來西亞陸軍,共25輛,另有3輛供美軍使用。該車許多部件利用了英國“蠍”式坦克部件。動力傳動前置,車內前部為駕駛-動力部分,後部為載員室,車後有尾門,車體兩側有射擊孔。推進係統包括渦輪增壓柴油機、半自動變速箱、扭杆式懸掛裝置等。車體為鋁合金全焊接結構,可掛裝附加裝甲。
瑞士“旋風”步兵戰車
武器檔案
戰鬥全重:22.3噸
乘員:3人
載員:7人
車長:6.7米
車寬:3.15米
車高:1.75米
主要武器:25毫米機關炮
彈藥基數:800發
發動機功率:291千瓦
最大速度:66千米/小時
最大行程:400千米
裝甲防護:鋼裝甲
1980年成樣車,目前尚未正式投產。車體為鋼裝甲焊接結構,正麵為間隔裝甲。炮塔上裝有機關炮和並列機槍。載員艙兩側各有2個球座射擊孔。車後設有液壓操縱的跳板式尾門。發動機為美國底特律公司V-871T渦輪增壓柴油機,與液力機械傳動裝置、冷卻係統安裝在一起,便於拆裝更換。行動裝置采用扭杆懸掛、液壓減振器、掛膠履帶。車體正麵可防23毫米炮彈,兩側可防14.5毫米槍彈。車內裝有三防裝置和自動滅火裝置。
韓國KIFV步兵戰車
武器檔案
戰鬥全重:12.9噸
乘員:3人
載員:7人
車長:5.486米
車寬:2.846米
車高(至機槍防盾):2.518米
主要武器:1挺12.7毫米機槍
輔助武器:1挺7.62毫米機槍
彈藥基數:30毫米228發
發動機功率:206千瓦
最大速度:74千米/小時
水上速度:6千米/小時
最大行程:480千米
裝甲防護:鋁合甲、夾層裝甲
1985年裝備部隊,共100多輛。該車是韓國在引進美國、英國、聯邦德國等國技術的基礎上設計而成的。車體結構類似於美國FMC公司的AITFV裝甲步兵戰車。車體為鋁裝甲焊接結構,外麵有用螺檢固定的間層裝甲,間層裝甲中的泡沫填充物增加了車輛在水中的浮力。車體前裝甲板上安裝有防浪板。防浪板上方有一排煙幕彈發射器。指揮塔和車長位置各安裝1挺機槍。車內裝有三防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