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期貨合約有統一規格,買賣雙方不必直接打交道,而是通過期貨合約清算所成交,故一紙合約可以多次易手。要買時,買方和期貨合約清算所訂買約。要賣時,賣方與期貨合約清算所訂賣約。
假如投機者認為某一商品價格看跌,他可先訂賣約,待到價格下跌時,再簽訂低價買約而牟利。如果他判斷失誤,商品價格非但沒有下跌反而上漲,他就不得不因高價買約而虧本。
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期貨套利有什麼策略,在操作過程中是怎麼進行套利的。
1.利用股指期貨合理價格進行套利
從理論上講,隻要股指期貨合約實際交易價格高於或低於股指期貨合約合理價格時,進行套利交易就可以贏利。但事實上,交易是需要成本的,這導致正向套利的合理價格上移,反向套利的合理價格下移,形成一個區間,在這個區間裏套利不但得不到利潤,反而會導致虧損,這個區間就是無套利區間。隻有當期指實際交易價格高於區間上界時,正向套利才能進行;反之,當期指實際交易價格低於區間下界時,反向套利才適宜進行。
股指期貨合約的合理價格我們可以表示為:F(t,T)=s(t)+s(t)×(r-d)×(T-t)/365。也就是說,漲得越高正向套利贏利空間越大,跌得越低反向套利贏利空間越大或越安全。
2.利用價差進行套利
合約有效期不同的兩個期貨合約之間的價格差異被稱為跨期價差。在任何一段時間內,理論價差的產生完全是由於兩個剩餘合約有效期的融資成本不同產生的。當淨融資成本大於零時,期貨合約的剩餘有效期越長,基差值就越大,即期貨價格比股指現貨值高得越多。如果股指上升,兩份合約的基差值就會以同樣的比例增大,即價差的絕對值會變大。因此市場上存在通過賣出價差套利的機會,即賣出剩餘合約有效期短的期貨合約,買入剩餘有效期長的期貨合約。如果價格下跌,相反的推理成立。如果來自現金頭寸的收入高於融資成本,期貨價格將會低於股票指數值(正基差值)。如果指數上升,正基差值將會變大,那麼采取相反的頭寸策略將會獲利。
無論商品價格上漲還是下跌,有經驗的期貨投機者都可以通過期貨買約或賣約來牟利。期貨交易是專業性強、宜由行家操作的投資。除非你已經是行家,否則切勿涉足這一高風險投資區,以免追悔莫及。由於期貨買賣的損益大起大落,投資者一定要有自知之明,要量力而行。
我國共有四家期貨交易所,分別是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前麵三家主要開展商品期貨交易,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主要推動金融衍生產品的開發和交易。
黃金投資——為財富築個“避風港”
【經濟學釋義】
與其他投資方式相比,投資黃金突顯其避險保值功能,投資黃金因而成為一種穩健而快捷的投資方式。
【與讀者侃經濟】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公布的數據,人類曆史上4000年開采的黃金總量約為16.1萬噸,勉強填滿兩個符合奧運標準的遊泳池,其中半數以上是在過去50年中挖出來的。現在全世界可供交易的黃金大概有7萬噸(實際流通量約為2.5萬噸),如果用全世界60億人來衡量,人均隻有12克,黃金的稀缺性顯而易見。
人們熱衷於投資黃金,具體而言,投資黃金有以下三大好處:
首先,投資黃金可以保值增值,抵禦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意味著貨幣實際購買力下降,而黃金作為一種稀缺資源,其價格也會隨著貨幣購買力的降低而迅速上漲。有這樣一個例子:100年前,1盎司(約31克)黃金可以在倫敦訂製1套上好的西裝;100年後的今天,1盎司黃金依然可以在倫敦訂製一套上好的西裝,甚至更好。當個人投資者麵對CPI上漲給自己的財富和購買力帶來威脅時,當股市處在震蕩期時,黃金也許是財富最好的“避風港”。
其次,黃金的產權轉移十分便利,是最好的抵押品種。房產的轉讓需要辦理複雜的過戶手續,股票的轉讓也要交納傭金和印花稅,而黃金轉讓則沒有任何登記製度阻礙。假如您想給子女一筆財產,送黃金不用辦理任何轉讓手續,比送一棟房子要方便得多。
第三,可以真正達到分散投資的目的。“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不是買一堆股票或者一堆基金就是分散投資了,最理想的分散投資應該是投資在互不相關品種上,比如儲蓄、股市、房地產、黃金甚至古董,等等。將黃金加入自己的投資籃子可以有效分散風險,平抑投資組合的波動性,真正起到分散投資的目的。
目前市場上的黃金品種主要有:黃金的實物交易、紙黃金交易、黃金現貨保證金交易、黃金期貨這四種。那麼究竟哪種適合自己,還要看個人的風險偏好及對黃金市場的了解程度。具體介紹如下。
1.黃金的實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