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笈七簽卷之二十四
#1符離:原缺,據叢刊本、四庫本、輯要本補。
雲笈七簽卷之二十五
日月星辰部
北極七元紫庭秘訣
一名《北帝七元延生真經》
吳赤烏二年,葛仙公受之於太上。魏朝時,葉先生傳之於世,太上虛無北帝真要,上通紫庭。
魁身魑祿魑福德男女魎命魑官職魎壽考鱷妻妾奴婢。
已上七位,用燈七椀,於道靖內明點,占其明暗,即知本位災厄。凡醮用晦朔之日。
《七元經》雲:此日北帝七元真人下降人間,檢句罪福,凡人每醮,求解災厄,即得吉,無不利。
又雲:本命日及祿命合日相生之日,犬鼠不至處,剗削草穢,淨地之上,用醜、亥、未時祭之禮,是謂掃地而祭。亦可使白茅藉之。若人能知星名及所食之物,所行之處常得吉勝也。
右件醮時皆須沐浴齋潔,以燈列位,每星下用卓子一隻,上安供養物,各以茅香水洗過,並灑掃庭室,乃祀之位,北立一紙錢摽,則候摽上錢#1動,真乃降矣,必除殃降福也。仍不可駐目視真座。凡人但知本屬星名,即得無災,何況久能醮之?祀訖,即看風從何方來,此是求名之方。仍各減少許星糧,以一囊可方一寸貯之,頭戴而行有急難,三呼本命星名,求其救助。及求餘事,亦呼本命星名。醮用清酒、名茶、淨果、油餅,錢財多少,計自於人。用單狀一紙,列其真位,並述所求意。
一陽明星應五七。
二陰精星應第四星,第六星,一直也。
三真人星位別,亦下步。
四玄冥星。
五丹元星。
六北極星。
七天關星。
輔星。
弼星。
已上並頭戴寶冠,身披霞被,手執玉簡,真人形狀。醮時存見,啟祝。
第八帝星高上玉皇景光君,見,增三百歲。
第九尊星太微玉帝神君,又雲大帝七辰元君,見,增六百歲。
已上帝王裝束,並與北鬥相近。一雲帝在第四星內,尊星在第二星內,皆是帝王天尊之精神。醮時存見,常以每月初三、二十七日夜竊候之,勿令雜人見。誠心久之,無不見者。二星大如七星,光皆紫華,有異常宿,煥然可畏。見皆叩頭,請乞長生飛仙,及心告臨時。既見之後,二帝君當授子真官矣。
上台星名虛精,求之感帝王之夢及金玉,念名求之,必應。中台星名六淳,求官祿盛興,念名求之,必得吉遂。下台星名曲生,求妻妾奴婢,念名求之,必遂。
右太微帝君曰:欲得延年長生,富貴高遷,須修此術。若久久步之,乃設醮者□ 能拔七祖罪累,並身災厄。凡有厄患,求之自滅。若帝王求道,壽齊三光,千變萬化,坐在立亡,福如山嶽,為人重愛。修道之者白日升天,三公卿相自感帝王愛夢,官祿興盛。須是至淨人家有此法者,辟一切病患及諸不祥。昔漢劉景被百萬賊軍圍繞,飛矢如雨,士卒失色,唯景安然無怖,散披汗衫,步七星綱,嘿許設醮,即有神人解圍,賊皆散走。此猶是常步醮之法,況此秘密真訣,向來皆真仙口傳之,按《七元科》,每一百年乃傳一人。須有骨錄者,不可妄傳,殃及九祖。如世人未能步綱,但一月兩醮,自當感應。一年辟非橫,二年辟非厄,三年辟死災。四年見真形,千災萬邪,莫能侵害,永無患矣。
一陽明星子生人屬之,食黍米。
二陰精星醜、亥生人屬之,食粟米。
三真人星寅、戌生人屬之,食糯米。
四玄冥星卯、酉生人屬之,食小豆。
五丹元星辰、申生人屬之,食麻子。
六北極星巳、未生人屬之,食大豆。
七天關星午生人屬之,食小豆。
醮物料:
代人一十二軀白米飲命絹一疋貼體衣一對命巾一丈二尺金環一對玉環一對鹽一鬥二升祿米一石二鬥銅錢一千二百文豉一鬥二升案表紙一百二十張筆一管墨一梃香爐淨水案一麵鎮信彩
東方青絹九丈九尺南方緋絹三丈三尺西方素絹七丈七尺北方玄絹五丈五尺中央黃絹一十二丈二尺果子所食李栗桃杏棗梨胡桃乾柿淨床二張北壁安一張
七元圖安西南圖用青絹兩幅,長九尺,畫之。
凡醮時,燒香了,下食都畢,退後。良久,凝神執簡,躬身相去一丈五尺,微咒曰:
維某年某月某時,弟子具銜。次雲命屬某星下。稽首再拜,次對,謹請上聞:
七元真君,陽明陰精,光明煥赫;今夜降靈。饗茲薄禮,暫降淨庭;賜臣無畏,身魂安寧;除臣死籍,注臣長生;所求皆得,所作皆成;上感帝王,下感人情;眾人欽愛,飛升紫庭,降臨醮席。稽首再拜,次對,謹請上聞:
七元真君,真人玄冥,降臣淨庭,饗臣微醮;知臣丹誠,願升仙都;太陰無名,役使萬神,六甲六丁,上感。
天心,下救蒼生,降臨醮席。稽首再拜,次對,謹請上聞:
七元真君,丹元北極,降臣淨域,削臣死名,乞臣道力,壽齊三光,福慶萬億,神人衛身,玉女下直,降臨醮席。稽首再拜,次對,謹請上聞:
七元真君,天關大神,照耀臣身,願臣長生,得為帝賓;顏如日月,四時長春;下界垢穢,速登上真;左盼鬱儀,右攜結璘;玉童為使,玉女為親,降臨醮席。稽首再拜,次對鬥口,謹請上聞:
尊帝二星,北極之靈,人不曾見,見即長生;注臣飛仙,勾臣死名;福慶無窮,與天齊傾;速超仙都,遊行上清,降臨醮席。稽首再拜,次對,謹請上聞:
輔弼真君,一隱一顯,至真至神,佐相北極,環繞紫晨;願施道力,成臣道因;上扶天意,下度迷津,降臨醮席。稽首再拜,次對西坐,謹請上聞:
上台虛精,中台六淳,下台曲生;小臣瀝懇,再拜奉迎,臣具薄禮,臣意不輕,盡心竭力,知臣丹誠;除臣死籍,注臣長生;位在高遷,列官天庭;心意開廓,耳目聰明,三魂永久,七魄不傾,上朝金闕,下謁玉京,乘駕雲龍,位作仙卿,降臨醮席。稽首再拜,都畢,退後,任真饗食。如有心告臨時,啟聞了,宣讀單狀,皆不可高聲,及雜人知見。'其天地水三官,設三位於鬥杓之下,其土地直日二分,預燒錢供養,使關奏卻穢矣。
祭文:
維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具州裏銜次,敢昭告於
上天神後,北極靈殿,七元真君事意撰文。謹奏此章,冒犯北極,輕黷明神,倍深戰栗之至,謹奏。又朝夕朝禮,亦心念之,咒曰:
謹請上聞:
七元真君,陽明陰精,真人玄冥,丹元北極,天關之靈,去臣死籍,注臣長生,所求皆得,所作皆成,眾人欽愛,飛升紫庭。次念,謹請上聞
尊帝二星,北極之靈,願臣早見,見即長生,福慶無窮,與天齊年。次念,謹請上聞:
三台至誠,虛精六淳,曲生之名,願臣高遷,列官天庭,心意開爽,耳目聰明,三魂永久,七魄不傾。又北鬥延生神咒念之,安神,延壽,北鬥七元,七靈玉名,貪狼巨門,保臣長生,祿存文曲,護臣生魂,廉貞武曲,衛臣生門,破軍輔弼,保臣長生,除卻災厄,絕去邪精,落下死籍,注上生名,脫免三災,拔散九橫,至真攝鬼,群魔摧傾,學道修真,願臣早成,七元守衛,身飛紫庭。凡未下床,及臨眠時,存禮安神度厄之咒,皆默念一遍,方下足及臥,咒曰:
貪狼之諱,陽明之星,玉皇尊福,億萬眾兵,來扶我身;巨門之諱,陰精之星;祿存真人,文曲玄冥;廉貞丹元,武曲之諱;北極之星,破軍之諱;天關之星,七星尊神;千千萬萬,在吾左右;左有青龍名孟章,右有白虎名監兵,前有朱雀名陵光,後有玄武名執明;建節持幢,負背鍾鼓,在吾前後,左右周匝,數千萬重,急急如律令!
此法王侯行之,夷夏率服,民人富昌,長生久視,與天同光。道人修之上升,世人行之延壽。秘密而保,勿輕易之。
《北帝七元真形圖》,帶佩之大集福慶。
北鬥第一陽明星君
北鬥第二陰精星君
北鬥第三真人星君
北鬥第四玄冥星君
北鬥第五丹元星君
北鬥第六北極星君
北鬥第七天關星君
七童臥鬥法
凡上學之士,服日月之道,當修七曜之妙法。每以人定之後,當於別室,燒香,北首而臥,安身定神,棄絕異念,專心在靈,叩齒二十四通,存思七星煥明北方,己身臥於七星鬥中華蓋之下,七曜之光,流煥紫景之外,冠覆於己身。在紫景之上七曜之中,內外鬱冥,都無所見。良久,豁除七曜之光,化為七童,若在一星之上。第一童子諱樞明,第二童子諱曜靈,第三童子諱北元,第四童子諱寶精,第五童子諱丹嬰,第六童子諱靈清,第七童子諱紫映。七童子吐七寶之光,以哺飴兆身。樞明童子吐紫景之光,曜靈童子吐琉璃之光,寶精童子吐白銀之光,丹嬰童子吐玉精之光,靈清童子吐寶珠之光,紫映童子吐珊瑚之光。七寶之光同入兆身,便引氣四十九咽,止,微咒曰:
金精凝化,結元七靈,紫曜煥落,朱景洞明;華蓋徘徊,輪轉寒庭,寶光耀耀,七耀纏嬰,玄暉吐蘭,芳芝流盈;夕寢靈館,朝登玉清;璿璣運路,紫景翼形,宴轡雲輪,策禦飛軿,遊盼八極,三道合並。咽液七過,止,起以粟米之粉粉身,令匝而臥。如此七年,身生七寶之光,頭有紫景華蓋,恒冠兆形,得使通靈,玉女七人,降致靈飛雲玄輿來迎兆身,上升北辰。此道秘妙,上真所修,不行下世。若有刻簡玄名於未生之前,記青錄玉文之人,當得此道。得者克成上仙,為萬仙之師宗也。輕泄失明形殘,七祖充責刀山,食火三塗,萬劫不原。學士明慎四極之旨,深寶之焉。此七童子即七寶之內精,化為七曜之上真。知其名則不死,修其法則神仙,泄其諱則失明,晨夕存念,則恒衛兆身。若有災厄困急之中,叩齒七通,呼七童之名,災即自消。此道止可獨知而已,懷抱珠玉,豈可放於垢塵也。明哲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