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1 / 3)

雲笈七簽卷之十九

三洞經教部經

老子中經下一名《珠宮玉曆》

第二十八神仙

經曰:常以六甲之日,平旦時拊心祝曰:

蒼林玄龜,流水如河,炎火周身身,一作宮,安能知他?道來歸己,道來歸己!因念肝色正青,潤澤生光,其上高危,在左方。次念膽色正青圓,中黃外青,潤澤清汶,傍生拊心,著肝,肝覆其巔,此道之始也。念之既畢,乃呼其神曰:肉一本作皮子藍藍,與己為友,留為己使。某欲得太一神丹服食之,令某甲長生,勿去某身,常在紫房宮中,與道合同也。因暝目念日精青氣來下著身,入鼻孔中,念肝色青氣與之合於目前,來入口中,咽之三七而止。思行青氣周徧一身中,九十息止。至乙日複存其神,呼曰:太一紫宮一作紫房素女,與己為友,留為己使。某甲欲得太一華符服之。至甲寅、乙卯之日複存之。

第二十九神仙

經曰:常以六丙之日禺中時,拊心祝曰:

朱雀丹液,天海地河#1;願求不死,服食天和天和,一作至和。因瞑目念心色正赤如日,在肺葉間乃止。念日精赤黃氣來在目前,入口中咽之,三九而止。思行赤氣周遍一身中,百八十息止。呼其神曰:李尚李尚,一作李常、曾子,與己為友,留為己使。某甲願求太一神丹如金汋可飲食者,常在絳宮中,與己合同。至丁日複存其神,呼曰:天皇絳宮玉女,與己為友,留為己使。某甲欲得天皇長生之道。至丙午、丁己之日複存之。

第三十神仙

經曰:常以六戊之日雞鳴時、日西黃昏時,拊心祝曰:

天道天道,願得不老,壽比中黃,升天常早,願延某命,與道長久。因瞑目念脾中黃氣來上至口中,上念天精黃氣來在目前,入口中咽之,三五而止。思行黃氣周遍一身中,百五十息止。呼其神曰:玄光玉女、養子赤子、真人子丹、服食元氣,飲宴醴泉。故言一身神有父母凡三人。至己日複存之,呼其神曰:真人黃庭玉女,與己為友,留為己使。某甲欲求真人黃庭神仙之道。至戊辰、己未、戊戌、己醜之日複存之。

第三十一神仙

經曰:常以六庚之日日哺時,拊心祝曰:

本子本子,白雲卒起,霧合萬裏,願雲來歸己,常為我使,反複仙命,終而複始。因瞑目念肺色正白,令白氣來止至口中;念曰,天精白氣來下在目前,入口中咽之,三七而止。思行白氣周遍一身中,百四十息止。呼其神日:先生璜瑁與己為友,留為己使,奉持華蓋,金液玉英,常在勿出,侍我道君,共合為一身。至辛日複存其神曰:光黃玉堂,青腰玉女,與己為友,留為己使。某甲欲得彭祖長生不死之藥服之。至庚申、辛酉之日複存之。

第三十二神

仙經曰:常以六壬之日夜半時,拊心祝曰:

願睹天鏡,玄滋玉池;還白使黑,常為嬰兒。神來歸己,五藏相隨。因暝目念兩腎間白氣周行一身中十二遍,翕然布散,流行四肢。乃複念兩腎巍陳,狀如雙鯉魚,右黑左赤,俠脊而居,炫耀光明,相照一身中。乃念青天太清元氣,下在目前,入口中咽之,一九而止。思行太清白元氣周遍一身,還藏丹田中,呼其神曰:司錄、六丁玉女,削去某死籍,使某甲長生,上為真人,十二太一皆當言生。至壬子、癸亥之日複存之。

第三十三神仙

經曰:所存念五藏神皆畢,乃更念玄厘、玉英、金液,恒勿忘也。更念玄厘,欲其潤澤而起行列也。別念玉英,其中有一人大回倒堅,小童子服飾也。存之欲令堅強,長大自倍也。念金液,欲令其乾燥而緩也,如紫毅盛水銀也。念此盡遍,而複存之,法十二周,精神處之,和氣自來,百病去除,壽命與天地期,長生無極,安知死時?

第三十四神

仙經曰:食日之精,可以長生;緣茲上天,上謁道君。其法常以月一日、二日、五日、七日、九日、十一日、十三日、十五日日初出時,被發向日,暝留念心中有一小童子,衣絳衣,文彩五色,灼灼正赤;兩手掌中亦正赤;以兩手掌摩麵,下至心止,十二反為之。念天日精正赤黃氣來下在目前,存入口中咽之,一九,以手摩送之,拊心祝曰:

景君元陽,與我合德,俱養絳宮中小童子。須臾複念心下至丹田中止,以手摩送之。以日托心,心得日精,己乃神仙矣。

第三十五神仙

經曰:食月之精,以養腎根,白發複黑,齒落更生,己乃得神仙。常以夜半時,思腎間白氣周行一身中,上至腦戶,下至足心。自然之道,易致難行。

常以月十五日,向月祝曰:

月君子光,與我合德,養我丹田中小童子。因暝目念月白黃精氣來下在目前,入口中咽之,三七而止。以手摩送之,下至丹田之中。丹田中氣正赤,氣中有一人,長九分,小童子也。衣朱衣,故丹田中赤外黑,左青右黃上白,五色氣已具。但以其月托腎,腎得月精,乃得升沈。丹田中赤者,太陽之精也,心火之氣也;其外黑者,太陰之精也,腎水之氣也;其左青者,少陽之精也,肝木之氣也;其右黃者,中和之精也,脾土之氣也;其上白者,如銀盤而照覆之者,少陰之精也,肺金之氣也。其中有五人,即五藏之太子也,五行之精神也。人須得丹田成,乃為真人。故生子仁者,肝之精也。禮容者,心之精也。義慧者,肺之精也。和樂者,腎之精也。忠信篤厚者,脾之精也。辯勇者,膽之精也。緩和者,膽之氣衰也。盲者,肝之氣衰也。懦者,肺之氣衰也。癲者,心之氣衰也。濡者,腎之氣衰也。不肖暗聾者,脾之氣衰也。其五藏衰者,皆自見於己也。憂悲不樂則傷肝,傷肝則目瞑頭白,當思腎心以養之。淫樂過度即傷腎,傷腎則腰疼痛,身沉重,大小便膿血,思肝肺以養之。恚怒則傷心,傷心則病狂吐血,思肝脾以養之。遭患憂難則傷肺,傷肺則思脾腎以養之。飲食絕飽,酒醉過度則傷脾,傷脾則思心肺以養之。令其子母相養之,即病愈疾除求神仙之人,惡傷五藏,學士明照之。

第三十六神仙

經曰:食太極之精,乃得長生。常以六戊之日,時加其辰辰一作神,道士於室中,冠帶北向,再拜曰:皇天上帝太上道君,曾孫小兆壬甲好道,願得長生。暮夜臥,上念北鬥太極中央大明星精,正黃氣來下,在兆目前,入口中咽之,三五而止。黃精氣填滿太倉黃庭中,下至丹田中。乃念絳宮中有一赤人;紫房宮中有五人:太一君在其中,老子、仙人仲成子在左,太和、曲文子在右;明堂宮中有玄光玉女,左有黃裳子,右有中黃真人,俱宿衛真人子丹也。乃複下念玉堂三公,呼曰:司錄、六丁、玉女,削去某甲死籍,令某甲長生。氣定,乃複念真人子丹在胃管中,祝曰:

玄光玉女,養我真人子丹,服食元氣,飲宴醴泉。以北鬥中極托脾,脾得鬥極之精,乃為真人。

第三十七神仙

經曰:肺為尚書;肝為蘭台;心為太尉公;左腎為司徒公,右腎為司空公;脾為皇後、貴人、夫人;膽為天子、大道君;胃為太倉,太子之府也,吾之舍也;大腸、小腸為元梁使者;下元氣為大鴻臚;中元氣為八十一元士;上元氣為高車使者,通神於上皇;故肺為玉堂宮;心為絳宮朱雀闕門;腎為北極幽闕玄武掖門;脾為明堂,侍中省閣也;胃為上海,日月之所宿也;臍為下海,日月更相上下至胃中。故太初者,元氣之始也,道也,一也;心上為天。太始者,為萬物之始也,山川也,地也,為腎。太素者,人之始也,精也,脾也,土也。上亦有三宮,兩目為絳宮,兩耳為玉堂宮,鼻口為明堂宮。眉間為郊山。能合三元氣以養其真人小童子,則列然徹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