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發布會演講,喬布斯盡可能有效地控製說話的語音,就像恰當運用手勢一樣。他的演講內容、幻燈片和示範演示都能使觀眾興奮起來,但將所有這些融合在一起的是他的表述方式。喬布斯不斷變換演講風格,不斷製造懸念、熱情和興奮點,帶動著聽眾的情緒。並且運用音調抑揚頓挫的變化傳達情感。喬布斯音調明快,節奏適中,抑揚頓挫分明。當他說“大家聽明白了嗎”和“而是一款產品”時,他的音調高亢響亮。他總是召喚、鼓動聽眾隨著他的思路時而驚呼,時而讚歎,時而大笑,時而震撼。
喬布斯演講時注重每一小節都條理清晰、突出重點,並且語言技巧處理得當,語氣、語調、節奏富於變化。為了配合演講,喬布斯靈活運用手勢等肢體語言和聽眾交流。在他登台時,總是顯得熱情洋溢,看起來似乎有無窮無盡的精力。
在喬布斯演講時最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他“開放式”的演講姿勢。喬布斯很少雙臂抱肘,雙手在胸前交叉,或是站在講台後麵,這樣意味著他能夠和聽眾直接交流,沒有在自己和聽眾之間設置任何障礙。進行示範演示時,喬布斯坐的位置和電腦平行,因此他和聽眾之間的目光交流保持通暢。他演示完產品的一項功能後,就立即轉向聽眾,向大家解釋他所作的演示。喬布斯很少長時間中斷和聽眾之間的目光交流,因為在他看來有時候目光之間的交流比語言來得更實在。
在這場音樂搖滾發布會上,U2搖滾樂團不僅與喬布斯攜手宣傳iPod播放器,蘋果公司製作的iPod的商業廣告也是以U2搖滾樂團最新單曲唱片《暈眩》(Vertigo)為基調的。U2搖滾樂團若為別的公司拍攝這樣的廣告,需要收取上千萬美元的拍攝費用,但是U2搖滾樂團參與製作公司的這個廣告卻沒有收取蘋果公司任何費用。博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則廣告對我們本身來說也是一種宣傳。”這種宣傳也是一種“史蒂夫·喬布斯效應”。
喬布斯的魅力正在於此。無論是產品還是做廣告,喬布斯力爭將每一件事情都做的精彩絕倫。通過說話和演講,喬布斯引發人們對他的信任感。他是一位能夠激動人心的溝通大師,用他的演講征服了所有聽眾,征服了所有追隨他的信徒。
掌控音樂“脈動”:擁有一個藝術家的心靈
比別人少用一條線獲得更低的工藝成本,比別人提供多一種價值認同並獲得更高的利潤,這就是蘋果。
——喬布斯
2003年 4月28日,蘋果發布iTunes音樂商店。在iTunes音樂商店發布會後不久,《財富》雜誌就登載了一篇采訪喬布斯的文章,喬布斯在這篇采訪文章裏說,音樂公司裏沒有人去考察音樂市場,也不去征求用戶的意見,“你們願意每個月都要為那些你們認為已經付過費的音樂作品再次付費嗎?”
喬布斯宣稱,蘋果用戶可以從iTunes音樂商店上下載音樂作品。這些音樂人包括米西·埃利奧特,謝樂爾·克羅、鮑勃·迪倫和愛爾蘭搖滾樂團U2。除此之外,喬布斯還熱情高漲的觀眾,他將親自向一些難以溝通協調的大腕明星或樂隊發出合作請求,比如滾石樂隊等。
iTunes音樂商店發布後,營業額占以正常渠道下載互聯網音樂營業額的百分之七十以上。音樂商店發布一年後銷售出了將近九千首音樂作品。越來越多的音樂公司也找到蘋果公司合作,他們希望通過這個音樂平台打開音樂人的知名度。
很多人都說,喬布斯喜歡用極度誇張的熱情推銷著自己的產品,這一做法不像是一個藝術家所為。可是,從藝術的角度來看,喬布斯恰好將科技和人文很好的聯係到一起。蘋果的技術並非最先進的,但是它的產品卻是最有人情味的。人們選擇蘋果的產品,更多是因為感知到了其中人性的力量。現在這個時代需要的不再僅僅是冰冷的技術與機器,而是其中承載的對人的關懷。誰能把握這種趨勢,便能夠成為新時代的弄潮兒。
正如新聞記者彼得·劉易斯所說:“史蒂夫邁著腳步,吹著號角,獨自一人探尋著音樂產業界的輝煌明天。”
喬布斯把經典的藝術美分解成體驗的因素。它帶給人的視覺的溫馨和聽覺的隨心所欲,讓消費者有了一種“優雅”的感覺體驗。這也是消費者在忙碌的生活中最渴求最向往的,這也是蘋果的高貴和純粹之處。將產品需求轉化為一種產品體驗,將產品體驗轉為成一種技術和美的服務。蘋果將它獨特的文化傳遞給消費者,也影響這消費者。
2010年蘋果召開了iPad發布會,喬布斯作了演講,其中他這樣說道:“這是一款革命性的神奇產品,我認為我們做到了。已經有7500萬人知道如何使用iPad,因為我們賣出了如此之多的iPhone和iPod,這同樣令我們感動。我們總是設法將技術和人文科學地交叉——不光要植入最佳的技術,還要使這些技術更容易被感知。這正是我們推出iPad的兩個重要原因。這是一款魔術般的產品,擁有無與倫比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