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2 / 3)

從此第二。辨三明。論雲。如契經說。無學三明。彼於六通。以何為性。頌曰。

第五二六明  治三際愚故

後真二假說  學有闇非明

釋曰。第五二六明者。第五宿住通。是第一宿住智證明。第二天眼通。是第二死生智證明。第六漏盡通。是第三漏盡智證明 治三際愚故者。於六通中。唯三名明。謂能對治三際愚故。宿住智明。治前際愚。死生智明。治後際愚。漏盡智明。治中際愚。後真二假說者。此三明中。後漏盡明。容有是真。通無漏故。前二名明。但是假說。以有漏故。學有闇非明者。有學身中。雖有宿住及死生智。不名明者。以彼身中有闇惑故。

從此第三。明三示導。論雲。契經說有三種示導。彼於六通以何為體。頌曰。

第一四六導  教誡導為尊

定由通所成  引利樂果故

釋曰。第一四六導者。第一神境通。名第一神變示導。第四他心通。名第二記心示導。第六漏盡通。名第三教誡示導。能示能導。得示導名故 教誡導為尊者。三示導中。教誡示導。最為尊勝。定由通所成者。教誡示導。定由第六漏盡通。成故最為尊 前二示導。咒藥亦成。非定由通故。非勝也。如有咒術。名健馱利(此雲持地也)持此便能。騰空自在 複有咒術。名伊刹尼(此雲觀察)持此便能。知他心念。引利樂果故者。教誡示導。以能如實方便說法。故能令他引當利益果(人天果也)。及安樂果(涅槃果也)。前二示導。無此勝能。由是故教誡最為尊勝也。

從此第四。別明神境。就中二。一正明神境。二明能所化。且正明神境者。論雲。神境二言。為目何義。頌曰。

神體謂等持  境二謂行化

行三意勢佛  運身勝解通

化二謂欲色  四二外處性

此各有二種  謂似自他身

釋曰。神體謂等持者。神名所目。唯勝等持。由此能為神變事故。境二謂行化者。神變名境。境有二種。一行二化 行三意勢佛運身勝解通者。釋行境也。行有三種。一者運身。謂乘空行猶如飛鳥。二者勝解。謂極遠方作近思惟便能速至。三者意勢。謂極遠方舉心即至。此勢如意。得意勢名。意勢唯佛。運身勝解。亦通二乘 化二謂欲色四二外處性者。釋化境也。化有二種。一欲界化。二色界化。欲界化四。謂四外處。色。香。味。觸。名欲界化。色界化。二所謂色觸。名色界化。以色界中無香味故。此各有二種謂似自他身者。此二界化。各有二種。一似自身化。二似他身化 身在欲界。化有四種。謂作欲界自他二化。及作色界自他二化。身在色界。化亦有四種。如欲界說。故總成八。

從此第二。明能所化。論雲。化作化事。為即是通(問也)不爾(答也)雲何(征也)是通之果(答此能化心從神境通。能化生是通果也)此有幾種。差別雲何。頌曰。

能化心十四  定果二至五

如所依定得  從淨自生二

化事由自地  語通由自下

化身與化主  語必俱非佛

先立願留身  後起餘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