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生存危機(一)(1 / 1)

這是一個嚴酷的話題,一點兒也不浪漫。

青少年朋友,本世紀剩下的時間不多了。回眸即將與我們擦肩而過的20世紀,我們有理由感到自豪與驕傲,因為近百年來,依靠大自然的恩賜,人類創造了無以倫比的物質文明,取得了驚人的社會進步。當21世紀快步向我們走來之時,人類更有理由憧憬下個世紀的輝煌。亳無疑問,憑借人的勞動,未來的世紀必將使我們大家得到比如今更多的財富:高品質的、豐富的食品、華麗的時裝、豪華氣派的汽車、漂亮的別墅……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地在這個星球各處盡情地追求更為舒適的美好的生活。

向往未來,令許多人欣喜若狂。距燦爛的新世紀尚有千餘天,躁動的人們,各種膚色的人們,特別是有錢的人,就開始考慮:找個什麼最理想的地方,去迎接千年之交的世紀新曙光呢?是去佛羅裏達的卡那維拉爾角,還是巴黎的埃菲爾鐵塔?還是到中國的萬裏長城之上,埃及的金字塔下?

人類當然可以如此之歡欣鼓舞,因為萬物之靈自信心十足地改變了並將繼續改變著世界,更沒有多少人無事生非地擔心諸如戰爭那樣的災難——因為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畢竟成為曆史而離我們遠去。盡管50餘年來全球局部戰爭從未間斷,但是,隨著“冷戰”結束,和平、發展已成為當今國際社會的主旋律。在發展經濟,物質財富如泉噴湧的今天,誰還會去做“憂天之杞人”呢?

然而,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曆史上從未有過的巨大災難卻正向我們逼近!

或許有的青年朋友聞此話會大叫:簡直是危言聳聽,你瘋了嗎!

不幸的是,人類將麵臨巨大災難,不是預言,而是事實。這是真的——當美好的21世紀即將到來的時候,人口膨脹,資源短缺,環境惡化帶來的災難,是全體人類麵臨的除戰爭之外最深重的危機。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到底能養活多少人?我們現在先不必顧及非洲的難民、孟加拉的水災以及波黑的戰火,擁有12億人口的中國國情,就足以使我們聚焦了。

處於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國力日益增強,正克服一切艱難險阻闊步前進。奔小康的中國人同全世界各地的人們一樣滿懷信心地走向世紀之交。

但是,人口壓力與資源短缺的矛盾也同樣困撓著我們,製約著我們的腳步。而且,這一矛盾較之任何國家都更加突出,人口、資源與環境問題使我們麵臨更為嚴峻的局麵。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波爾佳科夫博士曾預言:總的看來,2010年以前,中國的發展不會發生災難性的變化。資源不足和人口壓力的種種困難,要在這一時期之後才會充分表現出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景與俄中關係)。

該當感謝這位博士如此樂觀的估計。在我們靜下心來,冷眼審勢中國國情後,就會有這樣的結論:災難用不著等到下個世紀,而是就在眼前!

讓我們先回憶一下90年代初的一幕:

1992年春節剛過,全國許多大中城市猛然間爆發出“民工潮”,上千萬離開故土的農民,滿懷謀生的渴望,南下北上,堪稱史無前例。一時間,北京、廣州、深圳、等城市的火車站人滿為患。從那年開始,無以計數的人流每年就這樣湧來湧去,一發而不可收!至今長流不衰。

“民工潮”現象警示了什麼?

中國,人口已然過剩。

新中國成立至今,人口迅速增長,其總人口突破了12億,占世界總人口的21.4%。因建國初期人口政策的失誤,我國在1950年至1957年、1962年至1973年間,出現了兩次人口急劇增加的高峰,人口自然增長率一度曾達到了20‰以上。自本世紀70年代始,我們製定了計劃生育這一基本國策,人口增長率逐年下降,到現在,其自然增長率已降至11.5‰。但是,巨大的人口基數使中國每年仍增加1300萬至15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