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9.中學物理教學的模式探究
學校物理教學的指導
學校科普活動設計與組織實施學校科技教學的創新指導與實施9.中學物理教學的模式探究
課題提出的實驗背景
(1)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實現教與學的創新,從而達到創新性能力的培養,在新形勢下中學物理課堂教學將麵臨諸多問題。
(2)新的教學觀念。
傳統的教師觀、學生觀和教學評價觀已無法推進新課程方案的實施與推廣,尤其在信息化社會,麵對大容量的信息資源,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法已無法實現新的教學目的,將阻礙學生全麵素質的提升,同時,信息容量的加大但課時實數的減少,如何優化組合教學載體,將新課程內容加以整合,教師自身不僅需要以研究的態度對待課堂教學,將學習內容和個案總結加以自我優化和歸納,更應當引導學生在課堂學習和總結中,采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對個案進行分析、歸納、研究,從而在研究中實現創新,在創新中進行研究,引導學生優選學習方法,在教師的引導和學知識的過程中進行自我整合,同等時間內實現信息量的最大獲取。
(3)新型學習模式。
以研究性學習為特征的新型學習觀已成為全麵提升學生素質的主要學習形式,在這種大的背景之下,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采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法在研究過程中實現知識的重新應用和能力的提高,從而在情感和意誌品質上獲取良好的體驗,達到優良個性品質的培養。新型的教學觀以及角色意識的更新,教學過程評價的重新認識與定位,研究性活動與課堂教學的關係,傳統課程與研究性課程的關係,這給中學物理教學提出了新問題,將引導教師和學生進一步研究。
(4)內容的歸納與整理。
高考模式的改革,強調學科內部的綜合,相近學科的綜合,這與傳統的學科教育思想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方法論和學科思想上是整體與部分的差別。新課程理念強調大學科思想教育,這給中學物理教學提出了更新的研究課題,因此,對學科內容、方法論和學科思想加以自省歸納進行整合,以研究性的觀點對待教與學的關係。
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構築研究性學習課堂教學實驗模式問題;
(2)整合教學客體,解決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傳統教材與研究性課程問題;
(3)教師分類歸納教案、學案,引導學生歸納個案材料,實施創新性研究,進行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模式的探索;
(4)構築新課程實施中的教學模式;
(5)研究新高考模式下與其它學科教學交叉關係,進一步做好X模式教學的新探討;
(6)研究“個案自省-歸納-創新性研究”下高一、高二、高三教學;
(7)研究“個案自省-歸納-創新性研究”下學習策略。
本課題在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狀與趨勢分析
(1)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狀與趨勢分析。
教育部[2001]6號文“關於印發《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試行>》的通知”,各級各類教育科研部門和學校在實踐探索和理論論述上都有很深的研究,在實踐形式上,從社會調查報告、科技製作到研究性課程的出現,全國尤其是上海盧灣區、江蘇泰倉中學在理論探索和實踐改革上都走在前沿,並取得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成果。
研究性學習雖作為一種嶄新的學習方式,多以注重實踐活動,尤其是各種調查報告、講座、科技製作,注重在實踐中知識的應用和情感體驗,偏頗了課堂教學的研究,多多少少走回了杜威教育思想的老路。同時新課程方案的實施、新高考模式下注重綜合能力的考察,加強學科思想的相互滲透和方法的交叉,給中學物理教學提出了新問題,因此,探究一條適合中學生自身發展特點適合研究性課堂教學模式,進一步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和教師教學能力,以期達到綜合性主體發展的目的,這就是在研究性學習指導下新的學習觀、教學觀和教學評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