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內鬥(1 / 2)

夢·輪回大唐

第二十五章——內鬥

貞觀四年,這一年是大唐帝國與雄踞北方的頡利緊張對峙下,由先前的各項不足,變得慢慢壯大起來,這一轉折點為日後遲早的一戰鋪下了埋伏。

如馬宣良預測的那樣,這一年大唐帝國遇到了近年來,最好的氣候,可謂是風調雨順,馬壯羊肥。

以靜撫民的政策,已由小成進入了高亢階段,日夜高強操練的士兵,士氣高昂,武器精良;不但如此,那處於冷兵器戰爭時,最能傾變戰場局麵的騎兵,更是得到了高成就的提高,四年來,大唐皇帝李世民強烈要求,其英勇的士兵們,訓練著強弩遠射。百姓生活小有提高時,這一年的大豐收為兩方的戰爭計劃提前了。

李世民如往常一般繼續呆在翠微宮內,通過各地呈上來的輳章,了解著其浩浩秧土裏發生的重大事情。似乎那永遠堆積如小山的輳章,總有說不完的事情,而此時英氣風發的劍眉,微微聳起。

撥動著額頭,似有厭倦的長噓一口大氣,輕手一揮,啪的一聲清響。悶頭搓臉的他,顯然是在為輳章裏提到的事情,而感到煩躁。

麵前敞開的那封輳章是定襄道大總管發來的急輳,內容為:近段時間來,北方雨水甚少,導致大範圍的草地枯死,從而讓頡利部糧食難以供給,為了安撫其慌亂,常常派出小隊精騎,成我軍守衛力量不足,偷襲截搶糧食,臣等已經下令,加強兵力護送過往軍糧,但還是屢屢遭到敵方偷襲。估摸的統計了下,被截搶糧食已有五萬餘擔了,臣懇請皇上,派一支勁旅讓臣與那頡利決一死戰,落款:尉遲敬德。

本來好不容易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卻不想變的如此,李世民哀聲苦惱的大拍了下蘅桌,垂頭沉思的他,隨手一揮將身邊小山狀的輳章,全部拋灑而出,不停搓動太陽筋穴的他,懶的去理會正慌亂中四下彎身撿取的王德。

烈風梭梭鼓動,隨風飄動的帆織不時的嘩啦啦作響,偶爾中傳來一陣仿佛穿過穴洞的呼嘯聲,空冥聲響長嘯而來,有種讓人感覺全身發麻。隨風飄絮的旗幟,一排排整齊飄動,乍眼看去如那刮起的浪花一般,一根根旗杆下,剛直佇立,對此沒有一絲感覺甚至挪動的彪形大漢,威嚴不觸散發著那股堅韌。

兩排縱隊筆直向遠邊蔓延著,有個把餘裏的樣子,守護力量可謂是強悍之極,其之量度也著實的驚人,可是來回過往的人們,絲毫不會對此感到奇怪,很簡單,這裏就是北方十八部落統領頡利可汗的中軍大帳。

渾大的帳內,並不顯得擁擠,兩旁稀疏的放著一排排的小桌,烤好的羊肉,依次擺放著,光燦燦的表麵滲出點點油光,看的讓人都想上去大咬幾口,端放佇立的精美酒具前各坐著一位大漢。皆是偏頭看著中座的他們,眼神中始終流露著一道敬畏。

頗帶雍散坐立的頡利,長羽襟冠下顯得很隨和,一身華麗大衣的他,有些讓身形更加魁梧。不停向台下掃視的他,目光中發出的駭人精光,似乎如一道銳利的刀子,迫使著台下十八位部族首領無一人敢與之對視。隻是當視線掃到左側首座時,眼神中露出的威嚴這才慢慢的得到了緩和。

左側首座上,一看似四十上下的腮胡滿臉男子,靜靜的垂首看著手中擺弄的酒鼎,流蕩無色的臉上,雙眼微微彌合,黑黑的睫毛不時跳動著,很顯然他在暗下思索著什麼。此人正是北方十八部落中的第二可汗——突利,一直與頡利暗下較量了無數回合的男人。

咳咳,沉悶的氣氛下,終於被打破了,不是他人,正是這裏最高的統治者,頡利輕咳了幾聲,漫不經心的瞟了幾下台下眾位首領們,開口說道:“連續上百日不見雨水,讓草原幹旱起來,草地日夜的枯死,很多部落已經發生了大批的餓死牛羊的時間,所以能今天招領大家前來就是為了解決此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