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月華城的天氣十分的炎熱,不過往‘感應寺’去的香客卻是絡繹不絕,西耀門這一帶的香燭店自然是多過米店,不大寬的街道上,有算卦的,有賣冰糖葫蘆的,甚至連涮羊肉的都有,好不熱鬧。
三人一馬行到此後,周純從馬上下來,一路上東瞧瞧西看看的,他小時候生長在道觀中,後來又去了天羅宗,可以說幾乎沒有享受過兒時的童趣,這一路走來,將其它諸事都拋到腦後,把‘千鶴扇’插在腰間,兩隻手拿著幾串羊肉串,沿著街道,兩旁的小攤上的稀奇玩意都興致勃勃的看了個遍。
足足走了一柱香的時間,才見到‘感應寺’的黃瓦紅牆,這黃琉璃瓦隻有皇宮和寺院才能用得,寺廟很大,進門後便是一個碩大的香爐,裏麵有香客插滿的香燭,大殿相當雄偉,一尊十來丈高的如來大佛端坐在中間的雲台上,兩邊各有大小菩薩,這裏的一切,讓周純不由得想起了齊王的那幅‘雷音寶刹圖’,再聯想到腰間的‘千鶴扇’,那老頭到底想傳達什麼意思了?
他邊想邊左右的觀望,大殿裏的人很多,善男信女們一個個虔誠的朝中間大佛膜拜,心裏默念著自己的願望,這時左邊的鍾樓傳來‘咚咚咚’三聲鍾響,到了和尚們早課結束的時候了,大小和尚從法堂出來,魚貫的回到禪房,一名身披袈裟的老和尚先是朝禪房而去,可突然止住了步伐,將目光轉向大殿,躊躇了下後便回頭繼續走向自己的禪房。
周純在殿內轉悠著,福安牽馬去了後院,福泰陪在他身邊,不時跟他介紹著寺裏的一些典故,最令周純感興趣的是,這‘感應寺’在幾十年前曾大修過,而主持修繕的便是齊王殿下,那時他還在朝中任軍職,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
“哦,竟有這事,我想佛祖一定會佑護小姐的,這可是件大功德啊!”周純望著大佛說道。
“是啊,小的們都是這麼想的,王爺平時待人寬厚,體恤下人,小姐也是個菩薩心腸的人,這沒來由會不好的。”
“你說的‘白鶴泉’在那,帶我去見識下。”
“好的公子,那離這不遠。”福泰在前麵引著路,兩人出了大殿,朝右邊的林園而去。
‘感應寺’在西耀門的最西端,後麵是風景迤邐的嶽盤山,山不高,對於見慣大山險嶺的周純來說,簡直就像個土包子,不過上麵的樹木茂密嚴實,林中不乏有小溪流水,寺中的和尚便是用竹子劈成兩半,連接起來,引山中的清泉下來食用。
‘白鶴泉’在寺院後不遠的山腰處,那裏有個石亭,裏麵有口四方井,站在井邊,可以看到石亭內壁上畫著的白鶴映照於水中的倒影,每當水波蕩漾時,裏麵的白鶴仿佛翩翩起舞一般隨之而動。
“這便是你說的‘白鶴泉’?”周純在井邊繞了一圈後道。
“不錯,正是此處,這裏的泉水衝茶那是別有一番風味的,公子要不要嚐嚐?”
“也好,這日頭也太過毒了點,這附近有茶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