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是一個人品質、意誌和作風的集中體現,優秀的人格本位得到他人的稱讚,人格魅力是一個人特有的氣質,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一位商人曾經說:“有些人生來就有與人交往的天性,他們無論對人對己,處世待人,舉手投足與言談行為都很自然得體,毫不費力便能獲得他人的注意和喜愛。可有些人卻沒有這種天賦,他們必須加以努力,才能獲得他人的注意和喜愛。但不論是天生的還是努力的,他們的結果,無非是博得他人的善意,而那獲得善意的種種途徑和方法,便是‘人格’的發展。”而隻有健全的人格,才能獲得人們的喜愛和合作。因此,世間凡是智者賢人,常把人格的特征極力地表現出來。
9.走出虛榮
【故事鏈接】
王某退休前是某工廠的修理工,他的愛人是一大型企業的中層幹部,女兒也擁有自己的事業,雖然身高隻有1米7,但是王某身材勻稱,穿著談吐都很有風度。王某住著市中心150多平方米的房子,開著女兒送的寶來車,虛榮心卻沒有得到滿足。去年年底,他首先花了500元人民幣買來了一個代表著“大家心知肚明裏麵坐著領導人或者其親屬”的假車牌,王某感覺自己開車上路時一路暢通,“別人都讓著我的車”,這讓他得到了極大滿足。但是很快,王某所在社區的社區民警發現了這個車輛的可疑,專門在車庫蹲守並將王某帶回派出所調查。由於涉嫌偽造車牌,王某被處以行政拘留。去年12月22日,王某被取保候審。
但被虛榮心驅使下的王某卻沒有就此“收手”,他仍然向外人自稱首長大公子,還偽造了兩個“首長專用”的車牌,他這樣“包裝”自己的目的不是為了騙錢卻是為了騙取別人仰視自己而帶來的滿足感。而他費了這麼多心思,隻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我不缺錢花,也不想騙他們錢,但是我給自己創造了自己的身份後,所有人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樣,讓這樣的眼神看著,我心裏就特舒服。”
目前,王某因涉嫌偽造證牌已經被刑事拘留。
【心理解析】
虛榮是指表麵上的光彩。虛榮心是指以虛假的方式來保護自己的自尊的心理狀態。是道德責任感在個人心理上的一種畸形反映,是一種不良的心理品質,其本質是利己主義的反映。
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有自尊心,而虛榮心強的人一般的自尊心也很強,自尊心強的人,對自己的聲譽、威望等等比較關心,都希望能夠得到社會的承認,比如,男人大多喜歡追求自己的名譽、地位、房子、車子等,而女人更多的是追求自己的衣著、容貌、老公、房子。尤其是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突飛猛進,人們的需求已經不僅僅是為了滿足生存,為了解決溫飽,已經不能象老子在《取舍》中所言:“難得之貨使人是以聖人之治也,為腹而不為目,故去彼而取此。”因為現在的人都不喜歡自己在任何方麵比別人低人一等。所以,隻要在道德與法律之內的虛榮心都是可以理解的,可是過分追求,小則道德的淪喪,大則會走向罪惡的深淵。
一、虛榮產生的原因:
1、愛麵子的觀念驅使。
愛麵子是現實社會當中普遍存在的一種民族心理,麵子問題反映了人自尊的情感和需要,而丟麵子就意味著自己的才能被否定掉,這是任何人都所不能接受的,於是有些人為了不至於丟掉麵子“打腫臉充胖子”來顯示自我的能力。
2、 性格上的原因。
虛榮心強的人多半是具有外向型、戲劇化的性格,好衝動,玩世不恭,善變、反複無常,具有濃厚、強烈的情感反應,
3、自我認識能力差,不能客觀評價自己。
有些人自我意識過強,過高評價自己,總以為自己“很能”什麼都比別人強,這也是自我意識發展中的常見現象。虛榮心強的人多半是外向型,好衝動,反複善變,喜歡做作、裝腔作勢,缺乏真實的情感,待人、處事喜歡突出自我,浮躁不安。
4、還伴有自卑和心虛等心理缺陷。
具有虛榮心理的人,往往虛榮的背後還伴隨著的是自卑和心虛等心理缺陷,虛榮、自卑和心虛三者互為補充,以掩飾心理上的缺陷。
二、虛榮心理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物質上的虛榮心理及虛榮行為。物質上的虛榮心理其實是一種病態的攀比行為, 所遵循的信條是“你有,我也有;你沒有我也要有”。沒有時就想方設法,即使是打腫臉充胖子,也要以求得周圍所有人的稱讚與羨慕。
2.精神上的虛榮心理及虛榮行為。精神上的虛榮心理的其實是一種極為病態的嫉妒行為。 一般而言虛榮心強的人自尊心就強,而虛榮心和自尊心都和麵子有關係,自尊心與麵子都是在社會活動中被人認可才能得以實現。個體通過比較就會在精神世界中 逐步確立起一種過強的自我意識,然後自我意識又下意識地促使個體與他人再進行比較,以獲得新的稱讚與羨慕。往往虛榮心強的人隻會肯定自己的長處,而完全否定自己短處,在潛意識 中超越自我,有嫉妒的衝動,這種嫉妒的衝動表現出來的就是對比自己強的人進行排斥、挖苦、打擊、疏遠、 為難,或者是通過弄虛作假等等欺騙手段來使自己具有一些別人所沒有的榮譽,好讓別人來稱讚與羨慕自己,於是虛榮者自己便從中獲得極大的心理滿足 。
3.其他生活中的虛榮心理及虛榮行為。其他生活中的虛榮心理及虛榮行為主要表現為自誇、炫耀的行為,通過吹牛、自誇等欺騙手段來誇大自己的實際能力水平顯示自己有多麼的多麼的與眾不同。比如有些人逢人便說自己是某某要人的親戚、朋友;而有些人則偷梁換柱,欺世盜名,為自己製造一張張炫目的“名片”……如今這些情況很多很多已漫延到生活中的各個方麵。總之,在麵子上無限“造假”製造處處炫目的“光環”,使一般人真假難辨, 而虛榮者自己則從中獲得巨大的 心理滿足。
【心理危害】
虛榮心是為了滿足自己對榮譽和對社會地位的一種貪婪的欲望,而表現出來的不正常的社會情感。其實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的有虛榮的一麵,隻不過有些人弱,有些人強,總是希望別人都不如自己,那樣在他的心理就會產生滿足感。如果虛榮心太強了未免就會做出一些錯誤的行為。強烈的虛榮心的人,總是從某個個人動機出發,追求一種暫時的、表麵的、虛假的效果,甚至弄虛作假,欺詐騙取,完全失去了從行為的社會價值來評價自己行為的能力,行為目的僅僅就在於取得榮譽和引起眾人注意,得到周圍人的讚賞和羨慕。
在強烈的虛榮心指使下,有時會產生可怕的動機,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曾有一個年輕人工作也很好,但由於羨慕別人有錢有地位,自己放火還設計了一個現場,裝作英雄,後來經過調查核實,證實了火是他自己縱的,進了監獄。他毫不掩飾的承認,就是為了獲得名譽,而犯了罪。
一位剛走入社會的女孩,家境貧寒。為了使自己在新單位同事麵前更有麵子,不惜借錢來購買高檔衣服,還借錢買了項鏈、戒指、最新潮手機來炫耀自己。周圍人對她說,你真有錢,她說這都是她爸爸、媽媽給買的。當有一天公司門口堵滿了要債的人,周圍的同事才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兒。從此,大家都躲著她走。
實際上虛榮心很強的人,她的真實心理是心虛。為了追求麵子,打腫臉充胖子,內心是很虛的。表麵的虛榮心與內心深處的心虛總是在鬥爭著。因此有虛榮心的人,至少受到來自兩個方麵的精神折磨,一是在沒有達到目的之前,為自己的不如人意的現狀所折磨;二是達到目的之後,害怕自己的真相露餡的恐懼感所折磨。因此他們的心靈是痛苦的,沒有幸福可言。
在虛榮心的驅使下,追求麵子上的好看,不顧現實的條件,最後造成危害。在強烈的虛榮心支使下,有時會產生可怕的動機,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愛虛榮,有礙真正的進步,甚至會形成嫉妒成性、冷酷無情的性格。
因此,虛榮心是要不得的,極可能會走向極端,或者出現自卑、膽怯等退縮性的心理,甚至會出現報複攻擊性的行為,所以應當及時把它克服掉。
【心理逃脫術】
每個人都有虛榮的一麵,虛榮心的危害在強烈的虛榮心指使下,有時會產生可怕的動機,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所以要積極趕走虛榮心。
那麼怎樣趕走虛榮心呢?
一。認識虛榮心帶來的危害 。
虛榮心強的人思想上會不自覺地滲入自私、虛偽、欺詐,這與謙虛謹慎、光明磊落、不圖虛名等美德是格格不入的。虛榮的人為了表揚才去做好事,甚至不惜弄虛作假。他們對自己的不足想方設法遮掩,不喜歡也不善於取長補短。做人最起碼要誠實、正直,自尊自重,絕不能為了一時的心理滿足,不惜用人格來換取。現在社會上有些女孩為了滿足物質的追求,犧牲自己最寶貴的貞操,這是值得深思的。
二。擺脫從眾的心理困境,樹立崇高理想。
社會上大力宣傳的一種良好風氣,會使人們感到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從而發生從眾所為。如果是一些歪風邪氣、不正之風的泛濫,也使一些意誌薄弱者隨波逐流。例如,社會上流行吃喝講排場,住房講寬敞,玩樂講高檔。人應該追求真善美,積極追求內心真實的美。就不會通過不正當的手段達到炫耀自己的目的,就不會徒有虛名。很多人在平凡的崗位上也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就是因為有自己的理想。同時,也要做到自知之明。這就是說要能正確評價自己,既看到長處,又看到不足,為實現理想而努力奮鬥。
三。認清虛榮心與自尊心的區別。
自尊心人人都有,但是一般虛榮心強的人的自尊心也很強,虛榮心與自尊心是互相聯係的,自尊心強的人對自己的聲譽、威望等比較關心。珍惜榮譽,顧全麵子是維持自尊心的正常要求;有些人為了獲得別人的讚揚才去做好事,甚至不惜弄虛作假,這就是虛榮心的表現了。別人的議論,他人的優越條件,都不應當是影響實現理想自己進步的外因,需要的是自己的努力進取。隻有這樣,才會不被虛榮心所驅使,成為一個高尚的人。
四、正確認識自己。
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就會自暴自棄,失去上進的動力。要善於在自己身上發現閃光點和細微的進步及時地給予肯定,就會獲得克服缺點的勇氣和自信。自我價值的實現不能脫離社會現實的需要,必須要把對自身價值的認識建立在社會責任感上,正確理解權力、地位、榮譽的涵義和人格、自尊的真實意義。所以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自覺地、主動地剖析自己、認識自己,對自己的能力、水平認真的進行評估。
五、克服盲目攀比心理。
人對飲食、休息、睡眠等維持有機體的需要;有交往、勞動、道德、美、認識等社會需要,有空氣、水、服裝、書籍等的物質需要;有對認識、知識、創造、交際的精神需要。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斷滿足這些需要中度過的。但在某種時期或某種條件下,有些需要對一個人來說是合理的,而有些需要卻是不合理的。比如,對一個人來說,正常營養的要求是合理的,而家境貧寒卻不顧實際,大手大腳,打腫臉充胖子,大手大腳,擺闊氣趕時髦 ,就是不合理的。對幹淨整潔、得體的服裝需要是合理的,而為了趕時髦,過分地關注容貌而去濃妝豔抹、穿金戴銀的需要也是不合理的。不少人對生活、前途、人生的態度過分追求外在的虛華,講排場,擺闊氣,大吃大喝,搞攀比。素不知這樣橫向地去跟人比較,心理永遠都不會平衡,隻會促使虛榮心越發強烈,一定要比,就要跟自己的過去比,看看各方麵有沒有進步。一個人的需要應當與自己的現實情況向符合,否則就要通過不適當的手段來獲得滿足,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達到自尊心的滿足就產生了虛榮心。所以,要克服事事盲目攀比心理,趕走虛榮心,珍惜今天自己所擁有的,學會知足而常樂。
10.放棄貪婪
【故事鏈接】
文慧找到心理診所,很不好意思地對醫生講,自己正處於迷惑與自責之中。不知是小時候父母對她的教育不當,還是與生俱來的貪性,自己在物質方麵有著很強很強的“占有”心理,小到幾支大頭針,公家的訂書機、計算器、紙、紙杯大到建築工地用的磚頭、水泥等,都想全部扛回家。她明知這樣不對,但有時就是控製不住自己。東西帶回去了,其實都沒有什麼多大的用處,自己也很少用,全部堆在家裏麵。有時候在家自己打掃時看見了,也很心煩,甚至有的時候就把那些東西給扔掉。但是,我又會不斷地往家裏帶。現在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心理解析】
“貪”的本義指愛財,“婪”的本義指愛食,“貪婪”是指貪得無厭,意即對與自己的力量不相稱的某一目標過分的欲求。它是一種病態心理,與正常的欲望相比,貪婪沒有滿足的時候,反而是愈貪愈滿足,愈滿足,胃口就越大。“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求利,人之常情,但什麼都想要,而且想巧奪搶去,無視等價交換,搶吞社會與他人財產,就是反常,就有害和有罪了。古人用“貪冒”、“貪鄙”、“貪墨”來形容那些貪圖錢財、欲不擇手段的行為,認為是“不潔”、“不幹淨”、“不知足”的。老百姓用“貪官汙吏”、“碩鼠”、“蛀蟲”來諷刺那些貪得無厭的人,可見貪婪的不得人心。
一、貪婪心理的特點:
1、永不不知足。
都說貪婪的人他們的欲望是永無止境的,“人心不足,蛇吞象”。俄國的作家普希金在其作品《漁夫與金魚》就描寫了一個十分貪婪的老婆婆,和這個老婆婆一樣,凡是有貪婪病態心理的人對待金錢、權力、女色、美食、財產等方麵永遠都是貪得無厭,永不知足的。如廣州民航總局的售票員易芳利用職務之便偽造機票,貪汙公款幾萬元之後,她嚐到甜頭後,便變本加厲,短短兩年時間內,她偽造3.73萬餘張機票,貪汙人民幣313萬餘元,相當於一架"波音737"飛機在天空中飛行一年。
2、利欲熏心。
利欲熏心是大多貪婪成性的特點。有一則寓言故事叫"齊人盜金",說的是古代齊國有一個十分貪婪、利欲熏心的人。一天他走到集市,看見攤子上擺著待出售的黃金,於是拿起一塊就走,被人捉住後,他說:"吾不見人,徒見金。"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貪婪心理的人常會喪失理智,不顧道德、法規的約束和輿論的譴責,瘋狂地、無恥地貪汙、索要,用種種借口挪用公款大吃大喝,公款私用,來滿足自己的私欲。例如某貧困縣一個經濟效益不好的小廠,職工們拚死拚活的幹一年,好不容易賺了20萬元,可廠長卻將大手一揮——這筆錢買了一輛"蘭鳥"自己乘坐,還到處吹噓著說:"別看咱廠子小,咱也有"蘭鳥"。"可職工們卻憤怒地罵道:"職工拚命幹,掙了20萬,買個烏龜殼,坐個王八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