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學校節慶活動的組織實施
學校節慶活動的理論指導
學校文化陣地建設與組織活動策劃學校聯歡慶祝活動的策劃1.學校節慶活動的組織實施
節慶日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人文和諧校園的載體。學校開展節慶紀念日主題教育活動,是發揮傳統節日和重要紀念日的意義,弘揚民族精神,打造和諧發展的學校文化的重要舉措。
節慶紀念日,尤其是傳統節慶日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曆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傳統節日和重大紀念日體現的是一種文化,一種內涵,一種精神寄托,是民族生存和發展途中思索的重要標誌。因此,學校應針對不同節日的特點,采用不同的形式、豐富多彩的活動,向學生進行各方麵的教育,力求多樣化,並提煉了一些有效的活動方式。
調查探究,了解節日內涵
探究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探究的形式更容易激發隊員學習的意願,因此,學校應著重圍繞節慶日組織隊員開展探究活動,進行小調查。並通過個別采訪、上網查找資料等方式完成探究活動,挖掘節慶紀念日教育的內涵,使隊員對感恩教育有更深刻地認識和了解。
如說世界勤儉日,學校各中隊都應組織隊員開展課題調查,通過采訪、聊天的形式,了解自己與父輩祖輩童年時在衣食住行等方麵的區別。如“如何過生日”“如何過年”“一年添置多少衣服、玩具”等。使學生在與長輩的聊天過程中,通過比較感受到過去的孩子艱苦的生活、學習條件。然後在個人探究的基礎上,寫作課題報告,找一找自己身上有哪些浪費的壞毛病。最後輔導員引導隊員要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並學會為祖輩做力所能及的小事,用感恩的言行回報祖輩。
又如在教師節,給教師們贈送小禮物已成了習慣,同學們在活動中非但沒有感受教師節的真正含義,反而變成了一種負擔。因此,學校可引導學生開展“采訪教師的一天,感受教師的辛勞”小課題調查,采訪教師的日常生活,包括“每天幾點起床,幾點睡覺”“批多少本作業”“上幾堂課”等等,通過探究活動,使同學們感受到教師忙碌的一天,明白教師的用心良苦,進而化為感恩教師的具體行動,如獻束尊師花、親手做感恩卡等活動。學校則利用板報,櫥窗等宣傳陣地,教育學生熱愛老師,尊重老師,體會老師的一份苦心。在探究的基礎上,使同學們進一步了解節日的內涵,明確節日的意義。
體驗活動,心靈感悟
如果說調查探究具有自行感悟的優勢,那麼體驗則是同學們直接受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因此在有的節慶日來臨之際,學校還可以設計體驗活動,通過看似簡單的體驗環節,讓學生有更直觀、更真切的體會,使情感得到進一步升華,節慶日行動得到進一步落實。這種實踐體驗方式也更易贏得學生的青睞。
清明祭掃英烈是有效的情感教育時機,學校可開展以“緬懷革命先賢,繼承先烈遺誌”為主題的紀念革命烈士活動,帶領學生參觀“烈士生平事跡陳列館”,觀看革命先烈的遺物和資料,聽解說員介紹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使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先烈的偉大,激發踐行愛國誓言的豪情,讓師生在活動中接受愛國主義精神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