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7.網絡時代引導學生讀書

現代社會日益加快的生活節奏以及沉重的學業壓力,使青少年學生愈來愈“沒時間”讀書。而與此同時,有專家指出,功利性閱讀,正影響著中國孩子的閱讀品位和胃口,甚至可能造成他們對讀書的怨恨。另外,以網絡為代表的新興傳播方式的興起,分流了受眾,也使新一代青少年學生越來越“不習慣”傳統的閱讀方式。麵對此種情況,愈來愈多的人們呼籲:不要讓我們的孩子遠離書香!網絡時代,我們又該如何引導學生讀書呢?

引導學生讀書要遵循三大原則

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打造書香校園應是學校積極開展的一項活動。為此,我們要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讀書觀,使他們對書籍產生濃厚的興趣,努力指導他們掌握基本的讀書方法和技巧,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而要開展好此活動需遵循三大原則:

(1)靈活開放原則。

組織學生開展讀書活動應當堅持靈活、開放原則,不能強行對每一位學生統一要求、統一步調、統一內容,不能一刀切。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最大限度激發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消除學生的自卑感,增強其自信心。讓學生形成要讀書、想讀書的意識。

(2)引導激勵原則。

開展讀書活動要遵循引導與激勵的原則。作為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達到《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的閱讀量,對其進行課外閱讀方法的指導和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使其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會讀書、善讀書,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3)循序漸進原則。

從學生課外讀書的過程來看,它應該是一個“積累於現在,得益於未來”的過程,很難在短時間看到成效。因此,我們在開展此活動的過程中要注重建立學生讀書成長記錄袋,收集學生讀書過程和結果的資料。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且不可操之過急,應讓孩子一點點形成習慣,注重積累。另外,在讀書互動中倡導同伴交流、共研共讀,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可借助開展“我們爭做小書蟲”、“讀書伴我快樂行”、“讀書經驗交流會”等活動,促進讀書活動有效開展。

多措並舉引導學生讀書

(1)建立學生閱覽室,開足學生閱讀課。

為了讓學生有時間、空間讀書,近年來,我校不斷加大投資力度,按照省級規範學校標準建起了寬敞明亮的學生閱覽室,開足了閱讀課,並嚴禁其他學科擠占學生閱讀課時,為學生閱讀奠定了良好基礎。

(2)征求學生意見,不斷購置新圖書。

實踐證明,圖書質量是增強學生讀書興趣的重要因素之一,要讓學生有書可讀、有好書可讀。因此,學校每年都召開學生座談會,就圖書購置問題征求大家的意見。在此基礎上購置的新圖書學生格外喜歡。

(3)引導學生科學把握網絡閱讀。

當前,網絡已走進尋常百姓家,學生接觸網絡的機會很多,網絡閱讀已成為平常事。但是,實事求是地說,網絡中的東西良莠不齊,對缺乏判斷力的青少年學生而言,極易產生負麵影響。所以,學校通過校園廣播、宣傳欄、專題班會、家長會等形式,積極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網絡,教育學生自覺遠離網絡糟粕,有選擇、有計劃地進行網絡閱讀。

(4)開展讀書演講比賽,激勵健康閱讀。

為確保閱讀效果,激勵學生養成健康閱讀的好習慣,學校每學期都組織學生開展一次讀書演講比賽,讓學生將讀書心得大膽表達出來。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水平,又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網絡時代引導學生讀書應奏好三部曲

(1)指導學生選擇好書籍。

學生尤其是小學生,他們讀書的目的不明確,對書籍普遍缺乏辨別能力,分不清書籍的好與壞。因此,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閱讀健康有益、積極向上的書籍,最好能列出具體的書目,要求學生定期閱讀目錄上的書籍,有條件的最好開設班級圖書角等,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