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學性一閱
第八十七則幽棲上堂
示眾雲。拈槌竪拂豈憚劬勞。接物利生那嫌分外。箇這有收有放能縱能奪。且道誰是其人。
舉幽棲和尚一日斂鍾上堂(為法忘勞)。大眾纔集(併忙合閙)。棲雲是甚麼人打鐘(佯打不知)。僧雲維那(口是禍之門)。棲雲近前來(照頋杻鼻木)。僧近前(禍福無門唯人自召)。棲便打(伏手骨朵)。卻歸方丈臥(收來太速)。投子拈雲。然自急須逃。古今皆有(懶兒攀伴)。行窮絕處。試問傍人(論出理長)。不惜下情。果然獲有(明眼難謾)。既從相問。急索端由(一遞一刮)。不頋危亡。得他假難(不賭惡發)。雖獲小利。也是暗地傷人。不為好手(傍觀者哂)。這僧雖然失利。蓋為自不守分致禍臨身。未為分外(爭免遭人點檢)。然雖如是。終是平人橫遭羅網。自有傍人證據在(路見不平拔劒相助)。且道證據箇甚麼事(你豈不知)。乃雲。東家不了。西舍受殃(德不孤必有鄰)。
師雲。台州幽棲道幽禪師。鏡清問如何是少父。師曰無標的。雲無標的以為少父邪。曰有甚麼過。雲隻如少父作麼生。曰道者是甚麼心行。林泉道。當頭諱字寰中禁。誰敢依稀犯聖顏。既曾斂鐘上堂。何恠聚頭作相。雖是權衡在手。難謾雲水凝心。為伊放去較危。所以收來太早。棒頭有眼足下無私。丈室寥寥。橫眠側臥未必做得一員無事道人。果被投子從頭花判。現成公案豈用強詞。隻此緣由便為招狀。果信道。清官易斷。不謾易筭。鳳凰飛在梧桐樹。自有傍人話短長。還知東家不了西舍受殃處麼。苦屈之辭幸遇明鑑。若非投子誰敢評量。頌曰。
驀路相逢借問由(出門便入是非市)。寸心莫便與他酬(開眼不逢仁義人)。雖然重簷教人待(推惡離己)。終是慚顏暗地羞(醜則一度醜。話杷幾時休)。
師雲。鳥棲林麓易。人出是非難。狹路相逢不無溫問。或假事而顯理。或即俗而明真。或指空劫已前。或示威音之後。非妄情可測。非狂解可求。據此緣由。幾人窮究。但肯寸心不昧。自然萬法皆明。休向用機謀運智處便恁評跋。不見道。一分心倖。一分慈悲。不因一事。不長一智。不喫一交。不學一便。須知海嶽歸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投子雖恁麼拈頌。莫便一向得失是非上穿鑿。且對癡人暫時說夢。還知東家不了西舍受殃處麼。隻因不本分。所以禍臨身。
第八十八則答麻三斤
示眾雲。三覺圓明當可頂門上具眼。二利兼濟寧容腳板底煙生。但能念念無差。便見頭頭顯露。莫有辨得的麼。
舉僧問襄州洞山。如何是佛(更嫌何處不分明)。山雲麻三斤(無星秤上一任稱盤)。
師雲。襄州洞山守初宗慧禪師。初參雲門。門問近離甚麼處。師曰查渡。門曰夏在甚麼處。曰湖南報慈。雲幾時離彼。曰八月二十五。雲放汝三頓棒。師至明日卻上問訊。昨日蒙和尚放三頓棒。不知過在甚麼處。雲。飯袋子。江西湖南便恁麼去。師於言下大悟。遂曰。他後向無人煙處。不畜一粒米。不種一莖菜。接待十方往來。盡與伊抽釘拔楔。拈卻炙脂帽子。脫卻鶻臭布衫。教伊灑灑地作箇無事衲僧。豈不快哉。門雲。你身如椰子大。開得如許大口。師便禮拜。住後上堂曰。言無展事。語不投機。承言者喪。滯句者迷。還會得麼。你衲僧分上到這裏須具擇法眼始得。隻如洞山恁麼道。也有一場過。且道過在甚麼處。林泉道。再犯不容。僧問如何是佛。師答麻三斤。還有這裏辨錙銖知輕重的麼。佛身既充法界。法性何處不周。剎剎如然。塵塵皆爾。拶破麵門。磕傷額角。不免教人點檢道。當局者迷傍觀者哂。況杭州興教小壽禪師亦雲。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林泉雖恁離堅合異。莫便尋言逐句識情卜度。不見道三句外會取六句外省去。隻如到此。端的合作麼生會。良久雲。還相委悉麼。定盤星上無斤兩。莫逐高低漫度量。頌曰。
三年一閏大家知(要知作麼)。也有顢頇不記時(無心猶隔一重關)。昨夜鴈迴沙塞冷(節氣不相饒)。嚴風吹綻月中枝(狼藉遍地)。
師雲。三百六旬似蟻循環而不住。七十二候如珠走盤而非停。日月如梭春秋若箭。所以閏餘成歲。全因律呂調陽。萬鬆先師住仰山時。閏四月旦日上堂雲。所謂道人者。不知月之大小。不知歲之餘閏。野僧即不然。今年三百八十四日。前月大盡此月小盡。即今閏四月一日辰末巳初。忽有箇出來道。通疏伶利知時按節。要且無道人氣息。野僧以手掩鼻道。近後近後。作什麼。你道人氣息珍重。恁麼商量。是顢頇不顢頇。是記得不記得。林泉道。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眾生心佛應須自向。何必霜秋月夜採聽鴻聲。沙塞嚴凝江天寂寞。雖道法身無被不禁寒。莫守寒巖沉死水。當可迴途復妙曲為今時。信手拈來敁斤邈兩。休便向秤幹上尋。秤錘邊覔。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遠之遠矣。畢竟合作麼生參禮。但能忘計較。處處可歸依。
第八十九則北鬥藏身
示眾雲。冬瓜儱侗到處皆然。瓠子彎環任誰索信。隻此街談巷語。無非趙璧燕金。儻能直下承當。便可空中仰望。有具眼者麼。
舉僧問雲門。如何是透法身句(未開口時何不領會)。門雲北鬥裏藏身(看破了也)。
師雲。韶州雲門山光奉院文偃禪師。嘉興人。依誌澄律師出家。敏質生知。慧辯天縱。及長落髮稟具於毗陵壇。侍澄數年探窮律部。以己事未明往參睦州。州纔見來便閉卻門。師乃扣門。州曰誰。雲某甲。曰作甚麼。雲己事未明乞師指示。州開門。一見便閉卻。師如是連三日扣門。至第三日州開門。師乃拶入。州便擒住曰道道。師擬議。州便推出曰秦時[車*度]轢鑽。遂掩門。損師一足。師從此悟入。州指見雪峰。師到雪峰莊見一僧。乃問上座今日上山去那。僧曰是。師寄一則因緣問堂頭和尚。隻是不得道是別人語。僧曰得。師曰尚座到山中見和尚上堂。眾纔集便出握腕立地曰這老漢項上鐵枷何不脫卻。其僧一依師教。雪峰見這僧與麼便下座攔[離-禸+月]把住曰。速道速道。僧無對。峰拓開曰不是汝語。僧曰某甲語。峰曰侍者將繩棒來。僧曰是莊上一浙中上座教某甲來道。峰曰大眾去莊上迎取五百人善知識來。次日上雪峰。峰纔見便曰因甚麼得到與麼地。師乃低頭。從茲契合。溫研積稔。密以宗印授焉。師出遍謁諸方。覈窮殊軌。鋒辯險絕。世所盛聞。後抵靈樹。冥符知聖禪師接首座之說。初知聖住靈樹二十年。不請首座。常雲我首座生也。我首座牧牛也。我首座行腳也。一日令擊鐘。三門外接首座。眾出迓。師果至。直請入首座寮解包。自是聲名藉甚。道價崢嶸。為一派祖之根源。信不誣矣。此僧既問透法身句。雲門須索盡心酬對道。北鬥裏藏身。非是教汝仰望不及。非是教汝尋覓不見。本欲要汝非智可知處知。非識可識處識。本沒譊欺亦不廝賴。精精細細分明薦取。頌曰。
南嶽峰高北嶽低(不為有餘。不為不足)。行人泣淚兩遲疑(都是自心境界)。火星昨夜移牛鬥(南山起雲)。照見西瞿人不知(北山下雨)。
師雲。千峰聳翠。萬派爭流。既有高低。不無深淺。此皆妄識評跋狂情繫綴。若向是法平等處著眼。空劫前時存心。索甚行人泣淚。漫自遲疑。畢竟離言說絕思慮的消息。豈許等閑容易領會。不見道。隻為分明極。翻令所得遲。自己不會浮。休怨河曲剝。雲門忒煞老婆心切。火星昨夜既移牛鬥。歲君今日必降災祥。得之者頭輕眼明。失之者心忙腹熱。想見西瞿耶尼人總不知。林泉道。因禍致福。須彌四麵各有一洲。東曰東弗於逮。南曰南贍部洲。西曰西瞿耶尼。北曰北鬱單越。此四洲之梵音也。還知北鬥藏身處麼。徒勞斫額望。枉了強搜求。
第九十則五鳳樓前
示眾雲。有時步步踏著。有時頭頭蹉過。須知尊貴一路。豈容取次登陟。有善迴互者麼。
舉僧問風穴。如何是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穴雲五鳳樓前(好看腳下)。僧雲如何是道中人(相逢難對麵。對麵不相逢)。穴雲問取城隍使(推惡離己)。投子拈雲。然指道由人。行之在己(師治半。自治半)。問窮決悟。答以提宗(相逢兩會家)。不是當人。徒勞進步(險費草鞋錢)。何故。蓋向上一路千聖不遊(誰敢胡行亂履)。擬議之間長途萬裏(險)。是以龍樓迎瑞。紫殿籠煙(寶香鳳燭煙雲合)。苔砌深闈。燭香人靜(寂寂簾垂不露顏)。正當恁麼時。還許人喘息麼(住氣住氣)。若喘息之間長途萬裏(隻知盡法。不管無民)。
師雲。汝州風穴延昭禪師。愽學有才。機辨冠眾。初參鏡清道怤禪師。後嗣南院顒。機語頗多。不及備錄。這僧今問如何是道。道之一字固有多門。老子雲。道可道非常道。莊子卻雲。道在屎溺。據二子恁麼道。是常邪非常邪。若定奪得。許汝具一隻眼。直饒雙眼圓明。亦不出邪因無因二種外道。向我祖師門下更參三十年。故南泉道。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是知吾佛無上菩提之道。非同世之所說者也。若非親證履踐明白。終是口頭取辦。畵餅難充饑爾。不見長慶道。萬象之中獨露身。唯人自肯乃方親。所以風穴傍提玄化迴互尊嚴。教伊五鳳樓前瞻仰有分奔湊無門。其僧果問如何是道中人。林泉道。從來雖共住。到底不知名。風穴老漢推惡離己恐犯當頭。指問隍城使。此問此答不可以有意會。不可以無心知。水中擇乳須是鵞王。投子拈雲。然指道由人行之在己。此真所謂車不橫推理無曲斷。又道問窮決悟答以提宗。不是當人徒勞進步。此豈非弄潮須是江吳客。別語還他漢地人。緊繫行纏牢著腳。不宜岐路漫因循。果雲向上一路千聖不遊。擬議之間喪身失命。故知擬心即差。舉步即錯。墮坑落壍何怨乎哉。當可慘悚戢翼仰德拳拳。遠瞻紫殿籠煙。佇視龍樓迎瑞。深闈禁幄人靜香消。無敢優遊何容喘息。若喘息之間。長途萬裏。但肯忘緣達聖道。無中有路隔塵埃。頌曰。
深宮禁殿隔重闈(九重深密處)。簾靜簷楹紫氣垂(不許外人知)。苔地不通朝請近(不可妄傳消息)。家人指路莫遲疑(應須子細。不必沉吟)。
師雲。吾佛之道妙密難明。六戶雖通四臣拱手。得之則縱橫無礙。失之則觸途成滯。放行則瓦礫生光。把住則真金失色。況深宮禁殿更隔重闈。視聽應難履踐。莫可以喻聖人之道非名言而可比擬者哉。而復簾靜簷楹逾難親近。月沉院宇誰敢親。依此道中人何麵目而可見。何姓名而可通。隻可貴耳賤目。見麵不如聞名。即俗明真。棄事方能就理。應須子細詳審尋思。莫得因循虗徒造次。此雖逆耳終是忠言。誰嗔苔地不通聖朝。請近綸音未降丹詔恩遙。家人雖指玄關。識者罕逢明鑑。作家禪客切忌遲疑。伶利衲僧直須診細。出門雖入是非市。開眼好看仁義人。
第九十一則仰山插鍬
示眾雲。言中有響。非知音者難明。句裏呈機。唯具眼人可曉。休雲父慈子逆。本非恩斷情忘。莫有閑點檢者麼。
舉仰山插鍬話(打鼓弄琵琶。相逢兩會家)。
師雲。仰山在溈山為直歲。作務歸。溈問甚麼處來。仰雲田中來。溈雲田中多少人。仰插鍬叉手立。曰今日南山大有人刈茆。仰拔鍬便行。林泉道。放去較危。收來太速。玄沙雲。我若見便與踏倒鍬子。林泉道。也是忍俊不禁。僧問鏡清。仰山插鍬意旨如何。清曰犬[口*(銜-金+缶)]赦書。諸侯避道。僧雲隻如玄沙踏倒意旨如何。清曰不柰舡何打破戽鬥。林泉道。莫向言中取則。直須句外明宗。僧雲南山刈茆意旨如何。清曰李靖三兄久經行陣。林泉道。且莫幹戈相待。雲居錫雲。且道鏡清下此一判。著那不著。林泉道。無孔鐵鎚不勞下楔。溈山以本分家風明本分事。向汝十二時中動轉施為處。擬求本分已早不本分了也。所以問甚麼處來。雲田中來。溈山老漢豈不知他從田中來。著此一問要知下落。故又問田中多少人。若是杜撰禪和拍盲衲子便向數目裏走作。他便覿麵相呈盡情通報。便插下鍬子叉手而立。此與答前三三後三三。意趣是同是別。溈山為人為徹。殺人見血。而復勘當道。今日南山大有人刈茆。非止叱伊靜沉死水。而況恐他動落今時。中斯疾者寧不以瞑眩之藥而與瘳歟。是他終是伶利衲僧。一撥便轉。便與踏倒鍬子。意欲纖塵不立萬境消沉。曳尾靈龜轉加其跡。致使玄沙點檢。鏡清論量。雲居比校。投子掀揚。向此頌中自知來意。頌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