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1 / 1)

在這個談癌色變的年代,似乎所有的人都戰戰兢兢,一個個鮮活生命的逝去和一個個觸目驚心的調查數據讓我們膽戰心驚。央視著名播音員羅京因患淋巴癌而離開了我們,著名歌星阿桑因患乳腺癌而在中國台灣逝世,中國香港影星梅豔芳因患宮頸癌而停止了生命的腳步,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每一次的明星隕落都會觸動人們的心弦,對此,人們不僅是惋惜,更是一種無奈和恐懼。

當前,全球的癌症正呈現增長的趨勢,在1991~2000年間,全球癌症發病及死亡人數均增長22%。2000年,全球新發癌症人數超過1000萬。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20年,每年新發癌症病人人數將達到1500萬,癌症將成為新世紀人類的第一殺手,並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公共衛生問題。

是的,癌症是很可怕,會奪取一個個美麗而鮮活的生命,但是有些人即使得了癌症也能步行到天年,也同樣能享受生命的美好,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癌症隻是一種慢性病,我們太在意它的危害性,從而在心理上對它產生強烈的恐懼感,認為癌症是不治之症,患上癌症就等於死亡,首先在心理上被癌症打敗,最後導致身體對癌細胞的肆虐無能為力,使病情進一步惡化,最終死亡。其實,癌症是可防可控的,並且我們能與癌症相伴終生,得了癌症照樣能頤養天年,關鍵在於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優化自己的個性和心理,重視癌前病變的糾治。一旦發現了癌症,講究合理、綜合治療,而不是“窮凶極惡”、亂來一氣,“三光”(割光——手術、毒光——化療、燒光——放療)政策輪番上。我們對待癌症要像對待高血壓、糖尿病一樣,多一份從容、自信,少一份恐懼和盲目,自然也就能有更好的生存質量和更長久的生存空間。

對待癌症,人們的觀念隨著認識的深化以及對挫折的反思,也開始有了全新的、革命性的認識,相信這些認識一旦能成為社會觀念的主流,就有可能徹底顛覆舊有的癌症治療格局和模式,引發一場癌症的變革。當然,這也將大大提升人們防治癌症的能力,明顯延長癌症患者的生存時間和改善生存質量。

本書並非專業、嚴肅的說教,而是真正讓人們領悟到癌症並不可怕,癌症隻是慢性病的觀念,而且在預防和防治癌症方麵為人們提供了切實可能的方案。革命性的理念,簡單、實用而有效的方法,讓人們從此對癌症不再畏首畏尾。相信此書一定能給大家帶來一種全新的感受,讓人們對待癌症像對待慢性病一樣從容、自然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