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附錄:銷售是一門科學(1 / 3)

——不得不知的20條銷售定律

首因效應:第一印象影響銷售結果

第一印象往往決定最終結果。銷售員與客戶見麵後,首先映入客戶眼簾的是銷售員的穿著打扮,因此,銷售員應重視自己的著裝。據調查,銷售員整潔的外表是引起客戶購買欲的先決條件。美國一項調查表明,80%的客戶對銷售員的不良外表持反感態度。

汽車推銷大王喬·吉拉德說:“你一定看到過經過拙劣處理的包裹,它們或許掉在地上過,結也鬆了,紙也破了。當你看到這樣的包裹時,可能馬上會想到裏麵的東西是否壞了。人的情形也是一樣。”服飾對於銷售員而言,猶如所銷售商品的包裝紙。包裝紙如果粗糙,裏麵的商品再好,也容易被人誤解為低價值的東西。

羊群理論:消費者都有從眾心理

動物中常常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大量的羊群總是傾向於朝同一個方向走動,單隻的羊也習慣於加入羊群隊伍並隨著其運動的方向而運動。

這一現象被動物學家稱作“羊群效應”。心理學家發現,在人類社會中,也存在著這樣一種羊群效應。

心理學家通常把“羊群效應”解釋為人們的“從眾心理”。“從眾”,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每個生活在社會中的人都在設法尋求這“群體趨同”的安全感,因而也會或多或少地受到周圍人傾向或態度的影響。大多數情況下,我們認為,多數人的意見往往是對的。

客戶在其消費過程中,如果對自身的購買決策沒有把握,會習慣性地參照周圍人的意見。通過了解他人的某種定向趨勢,為自己帶來決策的安全感,認為自己的決策可以避免他人的失敗教訓,從他人的成功經驗中獲益。

權威效應:名人買過就是說服力

權威效應,又稱為權威暗示效應,是指一個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說的話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別人重視,並讓他們相信其正確性,即“人微言輕、人貴言重”。

權威效應的普遍存在,首先是由於人們有“安全心理”,即人們總認為權威人物往往是正確的楷模,服從他們會使自己具備安全感,增加不會出錯的“保險係數”;其次是由於人們有“讚許心理”,即人們總認為權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會規範一致,按照權威人物的要求去做,會得到各方麵的讚許和獎勵。

名人效應、公共權威在如今的市場經濟中被運用於各個領域,比如說廣告。銷售同樣也可以利用有影響力的人增加銷售本身的吸引力和可信度。

250定律:不要得罪每一個客戶

美國著名推銷員喬·吉拉德在商戰中總結出了“250定律”。他認為每一位客戶身後,大體有250名親朋好友。如果你贏得了一位客戶的好感,就意味著贏得了250 個人的好感;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名客戶,也就意味著得罪了250名客戶。這一定律有力地論證了“顧客就是上帝”的真諦。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如下啟示:必須認真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每一個人的身後都有一個相對穩定的、數量不小的群體。善待一個人,就像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

二八定律:抓住最重要的客戶

“二八定律”是意大利著名的經濟學家帕累托提出的學說,當時,在意大利,80%的財富為20%的人所擁有,並且這種經濟趨勢在歐洲各國存在著普遍性——這就是著名的“80/20原理”。後來人們發現,在社會中有許多事物的發展都符合這一定律。比如,社會學家說,20%的人身上集中了人類80%的智慧,他們一生卓越;管理學家說,一個企業或一個組織往往是20%的人完成80%的工作任務,創造80%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