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鉛球運動概述
鉛球運動的競賽
學校田賽運動的競賽與裁判學校體育運動會單項競賽與裁判
1.鉛球運動概述
鉛球運動溯源
鉛球運動的起源
如果追溯鉛球運動的起源,雖然可以在冷兵器時代找到各種類似的投擲武器,例如古希臘、羅馬時代,買不起昂貴鎧甲的輕裝步兵常常使用投石彈向敵人投擲石塊,羅馬軍團中,有的士兵在盾牌上掛5個鉛球,衝擊前先投出這些鉛球,然後再拔劍格鬥。但是這些石塊和鉛球的重量都在1公斤左右,和現代田徑運動使用的7公斤鉛球相比,無論是重量還是投擲技術都相差太遠。
很多研究體育與社會的學者都認為鉛球運動的起源與火炮有關。因為早期的火炮是前裝炮,沒有膛線,隻能發射實心球型彈或霰彈。14世紀火炮主要發射石彈,後來有了鉛包石彈,最後發展成鉛彈、鐵彈等。16世紀歐洲從德意誌開始,各國相繼進行了炮製改革,把原本雜亂無章的大小火炮,調整為幾種統一規格。這時,火炮開始按彈重確定口徑,例如一顆球形鉛彈重12磅,那麼發射這種炮彈的火炮就被稱為12磅炮。歐洲的火炮技術也就是從這時起迅速發展,炮兵訓練也特別受重視。炮兵搬運炮彈的訓練,逐步發展為民間的鉛球投擲運動。
早期火炮結構特別簡單,但是操作卻非常複雜。每一次發射後都要經過火炮複位,清理炮膛火藥殘渣、裝填發射藥包、裝填彈丸、裝填引火具、重新瞄準等一係列程序。火炮發射速度往往取決於炮手的訓練水平。特別是在風帆時代的軍艦上,甚至炮手吃飯的桌子、睡覺的吊床就在炮位邊上,空間狹窄,作戰難度就更大。1805年,英、法兩國進行了著名的特拉法爾加海戰,這一仗英國名將納爾遜打敗了法國和西班牙聯合艦隊,從此奠定了後來英國100年的海上霸權。後來的研究者往往對納爾遜攔腰斬斷對方縱隊的大膽戰術津津樂道。但也有人注意到,海戰中英國火炮的射速幾乎是對方的一倍。這也是英國海軍在雙方艦隊實力相近的情況下,獲得大勝的“秘籍”之一。由此可見,搬運這些圓圓的“鐵球”也不是一件小事了。
現代鉛球比賽中,鉛球的投擲圈直徑2,135米,圈內地麵由水泥或者有相似的硬度又能防滑的物質構成,它的高度略低於地麵高度。投擲圈外圍是鐵鑲的邊,有6毫米厚,頂端塗白。在投擲時,運動員不能接觸鐵邊的頂端或者投擲圈以外的地麵。鉛球投擲圈的正前方放著一個木質的擋板121至123米長,它是用來防止運動員滑出圈外的。運動員可以碰擋板的內側,但不能碰擋板的頂部。鉛球著陸區都是由煤渣、草坪或者其他能留下印記的物質構成的平坦區域。每一個扇區由5厘米寬的白線分開。在鉛球比賽中,著陸區的扇麵角度是40度。
現代運動員技術進步很快,最初16、17米就是世界級水平,後來運動員們采用了背向投擲推鉛球,以利用腿部和腰部肌肉,滑步、蹬地和轉體的力量。1956年的世界記錄到了1906米,到1990年已經可以把726公斤的鉛球,推到2312米的距離。也有專家認為,1970年代出現的旋轉式投擲也可能創造更好的成績。正在進行的奧運會上,除了運動成績外,鉛球運動員采用了哪種技術也是值得關注的看點之一。
鉛球運動的來曆
鉛球的重量是7257公斤,為什麼要保留三位小數呢?這得從鉛球的來曆說起。
1340年,歐洲出現了世界上第一批炮兵,用的是火藥炮。炮彈是用鐵鑄成的,樣子像個圓球。一個炮彈的重量是16磅,合7257公斤。士兵們在休息時,用炮彈推來推去玩耍,逐漸地發展成為鍛煉身體的方法,後來因此而被列入了田徑運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