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籃球的曆史演變

籃球運動的競賽與裁判

學校團體球類的競賽與裁判學校體育運動會單項競賽與裁判1.

籃球的曆史演變

籃球是一個由兩隊參與的以投籃為中心的對抗性體育運動之一,自從19世紀末誕生以來,經過200多年的演變,已經成為了一項非常成熟的體育運動。

籃球起源

1891年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有一位叫詹姆斯-奈史密斯的教師。他見到學生們由於怕冷,在冬天裏不敢到戶外活動,但呆在室內又悶得荒。為了讓學生在冬季也能鍛煉身體,他就想出了一個有趣的遊戲。他弄來了兩個盛梨用的圓木筐,然後把它們分別釘在學校體育館二樓走廊兩邊的護欄上,這就成了第一個“籃”球場。而學生們則分成兩邊,爭搶一個皮球,看那邊把球投進對方的次數多。

剛開始,學生們為了個皮球搶得亂哄哄的,跟玩橄欖球似的,於是他又製定了一些簡單的規則,讓這項運動更能體現人體的柔韌性和靈活性。這種簡單的運動便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很快這種運動就在北美地區普及開來。

世界籃球發展

籃球在美國誕生以後,首先在美洲國家開始普及開來。1892年籃球運動首先傳入墨西哥,並很快在墨西哥各地得到開展。這樣,墨西哥成了美國之外,第一個開展籃球運動的國家,並很快普及到其他國家。

(1)規則形成

在籃球規則方麵,至1893年形成近似現代的籃板、籃圈和籃網。上場競賽人數逐步縮減為每隊10人、9人、7人,1893年定為每隊上場5人。

在籃球競賽方麵,1904年在第三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第一次進行了籃球表演賽。1908年美國製定了全國統一的籃球規則,並有移種文字出版,發行於全世界,這樣,籃球運動逐漸傳遍美洲、歐洲和亞洲,成為世界性運動項目。

(2)不斷完善

此後規則還出現多次變化,特別是20世紀50年代後期以來,規則的改變對籃球競賽的攻守速度,對運動員的身體、技術、戰術以及意誌、作風等各方麵都不斷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進了籃球技術水平的迅速提高。

女子籃球是1976年第二十一屆奧運會上才列為正式競賽項目的。

中國籃球發展

(1)新中國成立前

籃球運動是1896年前後由天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傳入中國的,隨後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會裏也有了此項活動。在1910年的全運會上舉行了男子籃球表演賽之後,在全國各大城市的大、中學校的籃球活動逐漸開展起來。但由於受到當時社會發展狀況的製約,籃球運動發展比較緩慢。

(2)新中國成立後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非常重視體育活動的開展,1949年新中國剛剛成立之時,我國就組成了大學生籃球隊參加了國際競賽。以後,國家又采取了一係列措施,如1950年12月邀請世界勁旅蘇聯隊前來訪問競賽並借此組織學習研討等活動,極大地促進了籃球運動在我國的普及和提高。

(3)近期的發展

到20世紀50年代末,我國的籃球運動已接近世界先進水平。1971年我國開始重新組織訓練青少年運動員,1972年舉辦了全國五項球類運動會,逐步建立了自己的聯賽體製,1973年後恢複國際間的交往,1974年開始參加世界性競賽。我國的男女籃球隊分別在1975年和1976年獲得了亞洲冠軍,確立了亞洲強隊的地位並走向了世界,1977年我國女籃在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取得第5名;1978年男籃參加第八屆世界錦標賽獲得第1名;1983年女籃在第九屆世界錦標賽中榮獲第3名,取得了曆史性突破;1986年,男籃獲得第十屆世錦賽第9名。

1994年底,我國開始籃球賽製改革,嚐試將以前聯賽的“賽會製”改為主客場製,並在1995年初試辦了8強主客場賽,結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於是從1995年底開始,中國籃球聯賽的賽製改為了跨年度的主客場聯賽,簡稱CBA聯賽。

2001年底,中國女籃也開始效仿男籃,舉辦了主客場聯賽,簡稱WCBA聯賽。2002年,在我國的江蘇省又成功舉辦了世界最高水平的女子籃球競賽——第十四屆世界女籃錦標賽。這是國際籃球協會對我國女子籃球運動發展所取得成績的肯定。

截至2003年5月,中國籃球在世界大賽中取得的最好成績是:男籃在1994年第十二屆世界錦標賽和1996年奧運會上2次闖入世界前8名;中國女籃則在1992年奧運會和1994年世錦賽上2次榮登亞軍領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