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生命的召喚
天賦的內在衝動,
是與生俱來的,
每一個人都擁有它。
我們需要做的隻是去揭示它,
而不是去尋找它。
永遠都要坐前排
●王東風
20世紀30年代,在英國一個不出名的小城鎮裏,有一個叫瑪格麗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了嚴格的家庭教育。父親經常向她灌輸這樣的觀點:“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力爭一流,永遠做在別人前頭,而不能落後於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車時,你也要永遠坐在前排。”父親從來不允許她說“我不能”或者“太困難了”之類的話。對年幼的孩子來說,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後的年代裏證明是非常寶貴的。正是因為從小就受到父親的“殘酷”教育,才培養了瑪格麗特積極向上的決心和信心。在以後的無論是學習、生活或工作中,她時時牢記父親的教導,總是抱著一往無前的精神和必勝的信念,盡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難,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爭一流,以自己的行動實踐著“永遠坐在前排”。有一個例子就是,瑪格麗特在上大學時,入學考試科目中要求學五年的拉丁文課程,她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和拚搏精神,硬是在一個學期內全部學完了,並且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試成績竟然名列前茅。其實,瑪格麗特不光是學業上出類拔萃,她在體育、唱歌、演講及學校的其他活動方麵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學生中的佼佼者之一。當年她所在學校的校長評價她說:“她無疑是我們建校以來最優秀的學生,她總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正因為如此,40多年以後,英國乃至整個歐洲政壇上才出現一顆耀眼的明星,她就是連續四屆當選保守黨領袖,並於1979年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壇長達11年之久,被世界政壇譽為“鐵娘子”的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
“永遠都坐前排”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它可以激勵你為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而不懈努力,激發你一往無前的勇氣和爭創一流的精神。在這個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並不少,而真正能夠坐在“前排”的卻總是不多。許多人之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為他們把“坐在前排”僅僅當做了一種人生理想,而沒有采取具體行動。那些最終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把理想變成了行動。一位哲人說過:無論做什麼事情,你的態度決定你的高度。撒切爾夫人的父親對孩子的教育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其實,不光是在對孩子的教育上,推而廣之,在學習上、工作上、事業上,甚至在家庭生活這一些小事情上它也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
要想成功,你就必須要求自己力爭“永遠坐在前排”。不可能人人都坐在前排,但是如果你想坐在前排,並且努力地把這種願望化作行動,那麼你的人生就是另一番景象了,特別是對那些尚在努力拚搏的年輕人來說,“永遠坐前排”無疑更具有積極的意義。
無論做什麼事情,你的態度決定你的高度。
戰勝病魔和困難
●金波
大學畢業後,後來成為美國第32任總統的富蘭克林·羅斯福進入一家法律事務所當律師。
1910年,羅斯福放棄了律師職業,他打算競選紐約市參議員,但卻是以民主黨候選人的身份出現。當他把這個決定告訴身為共和黨人的總統叔叔時,對方怒而罵道:“你這個卑鄙的兔崽子!你這個叛徒……”但是富蘭克林.羅斯福沒有改變前進方向。他乘著一輛紅色的汽車,每天進行十多次演說,最終當選紐約市參議員。1913年,威爾遜總統任命他為海軍助理部長,他在任七年,表現傑出。1920年,羅斯福被提名為副總統候選人。雖然此次競選失敗了,但他的作為政治新星的光芒卻未曾減弱。
智慧、幹練、胸懷寬廣、不負眾望,似乎什麼都不能阻擋這個39歲的男人邁上政治巔峰的腳步。但是,無情的災難就在這時降臨。1921年夏天,羅斯福帶全家在坎波貝洛島休假,在撲滅了一場林火後,他跳進了冰冷的海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質炎症,他臀部以下全麻痹了。然而,羅斯福並未在病魔麵前屈服,他堅定地表示“我要戰勝它”!
為了讓肌肉萎縮的雙腿恢複活力,他經常艱苦地練習爬行。他用以療病的佐治亞溫泉被眾人稱之為“笑聲震天的地方”。為了激勵自己的意誌,羅斯福甚至將家裏所有人都召來觀看他與剛學會走路的兒子的比賽。
1924年,他又拄著雙拐重返政壇,並在1928年成為紐約州州長。
1932年,羅斯福在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席卷全球時當選為美國第37屆總統。
1933年初,正值經濟大蕭條的風暴席卷美國的時候,到處是失業、破產、倒閉,到處可見美國的痛苦、恐懼和絕望。羅斯福卻表現出一種壓倒一切的自信,他在宣誓就職時發表了一篇富有激情的演說,告訴人們:我們唯一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在1933年3月4日那個陰冷的下午,新總統的決心和輕鬆愉快的樂觀態度,“點燃了舉國同心同德的新精神之火”。
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使美國遭受到了曆史上最慘痛的打擊。自從連獲三任的羅斯福提出“我們必須成為發揚民主國家的兵工廠”,意圖保持中立的美國一直介於戰爭邊緣,這次襲擊卻使它到了戰爭的緊要關頭。事件發生的第二天,羅斯福代表美國對日宣戰。他發表了六分半鍾的演說,這個簡短的演說,對美國和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說:“不論要用多長的時間才能戰勝這次預謀的入侵,美國人民以自己的正義力量一定要贏得絕對的勝利。”
在此後嚴酷的戰爭中,羅斯福帶領下的美國成了反法西斯的偉大鬥士。他提出了“把戰爭帶給敵人,帶到敵人的本土上去”的戰略思想,親自決策了進攻北非,破格任命艾森豪威爾等人的指揮權,這對當時和未來的戰爭、當時和未來的美國,都有著非凡的意義。
我們唯一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
披肩
●佚名
那是一條漂亮的披肩,看上去柔和舒適,藍色的襯底,托著用紅線編織成的圖案,下擺垂著一縷縷的絲穗。它掛在小鋪裏,吸引著過往的行人。人們欣賞著,像是在觀摩一件珍貴的藝術品。
凱薇每次路過那家小鋪,總情不自禁地要盯著那條披肩看一會。一次,當母親的手輕輕拂掠過那條披肩時,凱薇發現,她的眼神異樣地閃爍著。在凱薇的心靈深處,一個聲音在說話:“媽媽需要它,那條披肩是為媽媽織的。”
趕集的日子又到了。清晨,凱薇跟著母親,搭上一輛馬車,帶著母親製的泥壇和酒樽,準備到集市上換一些食品和生活必需品。
從凱薇住的村落到集市要經過很長一段的顛簸路,一路上要穿越變幻莫測的沙漠,在沙土覆蓋的灌木叢中穿行。沿途可以看到草原牧羊犬追隨著那些散散漫漫的羊群。前方的道路上會突然竄過一條飛跑的蜥蠍,把蹣跚的蟾蜍遠遠地拋在了後麵。有時,在遠處的土坡上,有一隻嬌小的羚羊倚石翹首而立,一隻孤獨的老狼,垂著尾巴,不緊不慢地跪著。凱薇喜歡這一切,也喜歡趕集。
凱薇走進小鋪,靠近那條披肩,手指輕輕地觸摸著。
“您要買它嗎,媽媽?”她急急地問,臉頰貼在柔軟的羊毛披肩上。
“不,親愛的,”母親搖搖頭,“我們需要的是食物,不需要它。”
“你需要一條披肩——喏,這條披肩,”凱薇說,“媽媽,你需要它!”
“不要再說了,我的女兒,我們的錢隻夠買食物。”
凱薇靜靜地站著。紛繁的思緒在她腦海裏跳躍著:“媽媽應該有那條披肩!”
母親先把食物帶回了馬車。凱薇來到貨主身旁。他是一個風趣的人,對她和藹可親。
“那條披肩要多少錢?”凱薇問道,“那條藍色鑲有紅邊的。”
“6美元。”
凱薇的眼神像在沉思,她的手移向自己頸部。
“看,這是我的項鏈,非常漂亮,當陽光照在這些貝殼上時,它們就像天一樣的藍,我——我想賣掉它,您願意買下它嗎?”
貨主彎下腰,微笑著看了看凱薇的項鏈。
“是的,”他點點頭,“這是一條漂亮的項鏈,我將付兩美元,如果您願意……”凱薇有些失望。“兩美元?你看,我想換那條披肩——”她用手輕輕地摩挲著項鏈上粉紅色的貝殼。
“嗅,小寶貝,那條披肩值更多的錢,項鏈換不到它。”
回家的途中,凱薇無心再看那些小蜥蠍、野兔和草原牧羊犬,也不再留戀那些美麗低伏的苜蓿草和仙人掌叢。她默默無語,思考著怎樣才能掙到足夠的錢,買回那條美麗的披肩。
她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織出一小塊布,那是一位老人教她的。她也跟母親學過製陶,可手藝還不夠好。現在的季節,還不能采摘桃杏。她沒有什麼可拿去換錢的——除了那條心愛的項鏈。
當凱薇和母親再一次來到那家小鋪時,凱薇急不可待地搜尋著那條披肩。它已不見了!她感到心髒像是停止了跳動。披肩已賣出去了!熱淚在刺灼著她的眼瞼。
“它已經賣出去了嗎?”她用難以抑製的顫抖的語氣問貨主,“那條漂亮的披肩,它已經賣出去了嗎?”貨主迷惑地望著凱薇。
“披肩?”他問,隨即,像記起了什麼似的,他的眼神立刻閃爍著光彩,“不,它還在這兒,您想要嗎?”他笑著問。
一個念頭在凱薇的心頭一閃而過。
“是的,我想買下它,我媽媽需要它。但是,我現在沒有錢,錢不夠,瞧——”她用顫抖的手解下項鏈,把它放在貨主手心裏,“等我下次再帶些別的東西來,您能為我先保留這條披肩嗎?”
她的聲音,她的眼神,都表達了她的期盼。貨主的眼裏流露出一份詫異,他把手輕輕地放在凱薇頭上。
“告訴我,你多大了?”
“7歲,媽媽說的——是的,她告訴我,7歲。”
“我為你保留這條披肩,孩子。”說完,他轉身與另一些顧客打招呼。
凱薇走回馬車,興奮得要飄起來了。那條披肩將屬於她!那條柔軟的羊毛披肩披在媽媽的肩上,紅色的絲穗閃亮著,多美啊!她為自己感到驕傲,那是她買的。
接下來的一個月非常忙碌,也非常興奮,凱薇常常背著母親藏匿什麼東西,有時還獨自一人去沙漠。
趕集的日子終於又到了,凱薇遞給貨主一隻裝有野蜂蜜的壇子。她的心撲通撲通地跳得厲害。她沒說是如何弄到這些蜂蜜的,也沒露出那雙被蜜蜂蜇得傷痕累累的胳臂。可她的語氣裏透著一份驕傲。
“先付這些,下次再帶些別的。”她不明白今天貨主為何如此奇怪,他顧不上與她說話就與站在附近的一個陌生人小聲說著什麼。最後他轉過身來對她說:“我這裏還有許多別的披肩,這位先生已經把那條藍色的披肩買下了。”
這話在凱薇的耳邊震蕩著——她的披肩——她心愛的披肩——已在這位陌生人手裏!她冷冷地看著那位陌生人夾著包裹,走出門外。
凱薇茫然地走出小鋪,風暴般的憤怒和憂傷充斥著她的心。可是她沒有哭,隻是安靜地走著。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她回到了家。母親招呼凱薇,遞給她一隻包裹。
“拿著這個,孩子,一個陌生人說是你買的。你用什麼買的?”
凱薇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那隻包裹裹著一層白紙,柔軟得像一個繈褓。凱薇顧不上細想,急切地撕開了那張紙。是披肩——她的披肩!裏麵夾著一張紙,用墨水寫了幾排宇,凱薇吃力地讀著,現在她真希望能在教會學校裏多聽幾堂課。
“你有一顆純潔的心,孩子,這是你給母親的禮物,也是我給你的一份禮物。祝你快樂!”
披肩的一旁擱著她的貝殼項鏈。
凱薇緊擁著那條披肩,她哭了。她的母親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
是貨主還是陌生人給了那條披肩?凱薇不知道,但她明白了一個秘密,他們都有一顆和她一樣的心!
每個人都有責任去成全一顆純潔的心,一顆想要表達愛的心。
魯道夫的故事
●劉宇婷譯
芝加哥12月的夜晚,一個小女孩爬到父親的大腿上,問了一個問題。這是小孩子出於好奇心提出的一個簡單問題,卻撕裂了父親的心。
“爸爸,”4歲的女兒問道,“為什麼我的媽咪和別人的媽咪不一樣呢?”
羅伯特·梅的目光偷偷地掃過簡陋的套間。沙發上躺著他年輕的妻子,正身受癌症的折磨。她臥床不起已經兩年了。兩年來,羅伯特所有的收入和積蓄都用來支付昂貴的醫療費了,可怕的苦難摧毀了兩個成年人的生活,而現在,羅伯特猛地意識到,漸漸長大的女兒的幸福也岌岌可危了。他用手指梳理著女兒蓬鬆的頭發,心中默默祈禱能給女兒一個滿意的回答。
羅伯特太清楚“與別人不同”的含義了。從小他就發育不良,出於孩子無邪的殘忍,夥伴們常常把這個骨瘦如柴的小不點兒氣得掉眼淚。直到1926年他大學畢業後,還總是被誤認為是哪個員工的弟弟。成年後他的生活也不如意,很多同學畢業後得到了優越的工作,而羅伯特隻是一家郵購公司的平庸的廣告撰稿人。今年33歲的他債台高築,滿麵愁容。
然而,此刻的羅伯特並不知道,他給小女兒的回答將為他帶來巨大的名譽和財富。這個回答也將給成千上萬像女兒一樣的小孩帶去歡樂。在芝加哥的冬夜,這所破舊的房子裏,羅伯特把女兒的頭靠在自己的肩膀上,一邊輕輕搖晃,一邊講述了下麵的故事。
“從前有一隻馴鹿名叫魯道夫,它是這個世界上唯一長著大紅鼻子的馴鹿。人們很自然地叫它紅鼻子馴鹿魯道夫。”羅伯特一邊編造著魯道夫的故事,一邊絞盡腦汁想要傳達給女兒這樣的信息:即使某些生物被上帝創造得奇怪而異樣,他們仍然擁有使他人快樂的神奇力量。
羅伯特解釋說,魯道夫為自己獨一無二的鼻子感到非常難堪。其他的馴鹿都笑話它,就連自己的父母兄弟也因此被嘲笑。魯道夫在自卑中掙紮。羅伯特繼續說道:“有一年的平安夜,聖誕老人正準備駕著四隻健壯的馴鹿去給孩子們送禮物,這時,一場濃霧籠罩了大地。聖誕老人知道,在這樣的天氣裏是無法找到任何煙囪的。”
“突然,魯道夫出現了,它的紅鼻子顯得比任何時候都亮。聖誕老人立刻意識到他的難題解決了。他把魯道夫領到雪橇前,套上韁繩;然後自己坐了進去。他們出發了!魯道夫拉著聖誕老人安全地到達了每一根煙囪。不論雨雪風霜,什麼都難不倒魯道夫,因為它的亮鼻子像燈塔一樣穿透了迷霧!”
“聖誕老人告訴大家,是魯道夫拯救了那一年的聖誕節。於是,魯道夫成了最有名的馴鹿,受到所有人的喜愛。它從前恨不得藏起來的羞恥的紅鼻子,如今讓每一隻馴鹿羨慕不已。從此,魯道夫平靜而幸福地生活著……”
爸爸的故事講完了,女兒開心地笑起來。以後的每天晚上,女兒都纏著爸爸把魯道夫的故事再講一遍,最後羅伯特在睡夢中都能把它背出來。
聖誕節快到了,他決定把這個童話改編成一首押韻的兒童詩歌,並配上插圖,製成小畫冊送給女兒,當作給她的聖誕禮物。一晚又一晚,女兒入睡後,羅伯特便開始了工作。他把兒歌字斟句酌,並精心地繪製了插圖。他決心給女兒一件像樣的聖誕禮物,雖然他什麼也買不起……就在羅伯特即將完成最後幾筆時,悲慘的事情發生了。
他的妻子去世了。羅伯特的希望破滅了,如今女兒成了他最大的安慰。他強忍悲痛,在更加孤單冷清的房間裏,含著淚水完成了畫冊。聖誕節的早上,女兒收到爸爸親手製作的禮物時,高興得歡蹦亂跳。
沒過多久,公司組織了一個節日晚會。他不想去,但同事們再三邀請,他隻好同意了。臨走時,他順便揣上了那本小畫冊,並在表演節目時當眾朗讀。起初,喧鬧的人群一邊聽一邊說笑,後來便逐漸安靜下來,最後,人們情不自禁地報以熱烈的掌聲。那是在1938年。
截至1947年聖誕節,已有大約600萬冊童話《魯道夫》出版發行,一躍成為全球發行量最大的圖書之一,經“魯道夫”授權的產品在品種和數量上與日俱增。教育學家和曆史學家們紛紛預測,《魯道夫》將在聖誕傳奇故事中占據永久的一席之地。
經曆了那麼多的坎坷和不幸,終於成功的羅伯特保持著一種平靜的心態。每一年聖誕節,他都會心懷感激地回憶起女兒向他提問的那個夜晚。那一晚,他的故事是這樣結尾的:雖然魯道夫成了英雄,但它仍然是一隻害羞的馴鹿!
即使某些生物被上帝創造得奇形怪狀,我們仍然有使他人快樂的力量。
一個小偷和失主的通信
●[德]奧托·納爾畢
小偷致失主的第一封信
法蘭克福,1964年4月3日
尊敬的布勞先生:
想必您已獲悉,您停在歌德路的汽車已經失竊。我就是小偷。鑒於我這個小偷向來和失主關係良好,謹提出如下友好的建議:您的車子裏有一隻放信函和文件的皮包,它們對我雖然無用,可我以為對您卻尤為重要。現將這些東西放在歌德路四號的房子後麵還給您。作為交換,請將有關汽車證件放在同一地方。您給我的信,也放在那裏。
順致
親切的問候
您的汽車小偷
失主的複信
法蘭克福,1964年4月5日
尊敬的汽車小偷先生:
我不得不同意您的建議,因為我正急需那些文件。我的,亦即您的藍色四座車證件,請於今天夜裏二十四點鍾到歌德路四號房子後麵去拿。
馬克斯·布勞謹上
小偷致失主的第二封信
法蘭克福,1964年4月7日
尊敬的布勞先生:
下一期的汽車稅(計2469馬克),要在本周內付清,是嗎?
您忠實的汽車小偷
失主的複信
法蘭克福,1964年4月9日
尊敬的汽車小偷先生:
我謹遺憾地通知您,下一期的汽車稅,您須在本周內付給財政局。拖延付款是要課以高額罰金的。
順致敬意
您的馬克斯·布勞
另外,請不要忘記把汽車保險費付給色柯裏塔保險公司。
小偷致失主的第三封信
法蘭克福,1964年4月10日
尊敬的布勞先生:
請原諒我又寫信給您。請問,車子耗油量是否需12—14公升?再則,左後輪漏氣。
您的汽車小偷謹上
失主的複信
法蘭克福,1964年4月12日
尊敬的汽車小偷先生:
我忘掉告訴您。我的,或者說您的車子急待換隻新胎。同您說的一樣,汽油消耗的確很大。不說您也明白,車子已經很舊了。幹您這一行的老是要在路上奔波,為您著想,我勸您把閥門換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