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從陌生人開始

每一個人,

活著都需要友情的滋潤,

而友情的獲得,

終究隻能靠自己去爭取。

把浩瀚的海洋裝進胸膛●薑欽鋒幾年前,姚明在NBA賽場首次亮相時,一分未得,出人意料地交了白卷。

當晚,美國一個體育脫口秀節目“TNT”正在直播。談起姚明時,主持人巴克利笑得前俯後仰,一臉輕蔑與不屑:“姚明是中國的傻大個,根本不會打籃球。”他的搭檔史密斯立即反駁:“我看好姚明的潛力,也許他將來能拿到19分。”巴克利寸步不讓,竟然當眾與史密斯打賭:“如果姚明能拿到19分,我就親吻你的屁股!”

對姚明而言,這哪是打賭,分明是奇恥大辱!通過電波,此事迅速傳遍了全世界,引起軒然大波。不少人對他口誅筆伐,國內媒體甚至一度將巴克利稱做“惡漢”,唯獨姚明選擇了沉默。

事隔不久,姚明不負眾望,給了巴克利沉重一擊。2002年11月18日,美國洛杉磯客斯台普斯中心座無虛席,火箭隊客場挑戰湖人隊,姚明終於爆發,接連得手,看台上早已沸騰,不斷有人高喊:“巴克利親屁股!”此場比賽姚明上場22分鍾,共得了20分,搶下6個籃板,並幫助主隊以93比89將湖人挑落馬下。

此時最沮喪的莫過於巴克利,因為人們都記著他的賭注。當晚“TNT”節目準時直播。為了避免行為不檢,史密斯特意牽了一頭驢進演播室,暫時代替自己。眾目睽睽之下巴克利滿臉尷尬,不得不硬著頭皮親了一口驢屁股。那天我專門守著電視,目睹了“惡漢”巴克利的狼狽相,真是大快人心,也算惡有惡報了。毫無疑問,此刻最解恨的人莫過於姚明,隻可惜沒有親眼看見姚明如何“回敬”巴克利的,一直引以為憾。

直到前不久,美國紀錄片《挑戰者姚明》在國內發行,心中的謎團終於解開。比賽剛結束,在火箭隊休息室,電視上正在直播巴克利親吻驢屁股的鏡頭,頃刻間掌聲雷動,隊友們歡呼雀躍,紛紛走上前向姚明表示祝賀。聰明的記者不失時機地給姚明遞上了話筒,問他此時有何感想?姚明淡然一笑:“我覺得巴克利很有意思,他沒什麼惡意,隻是想製造點噱頭而已。”意外之餘,我震撼了。

一腳踏在鮮花上,鮮花卻把芳香留在了腳上,這就是寬容。麵對曾給自己製造了奇恥大辱的“敵人”,姚明大獲全勝之後,非但沒有痛打落水狗,反而出言為巴克利開脫,這是何等寬廣的胸襟!是啊,如果一個人心裏裝不下浩瀚的海洋,怎麼可能擁有整個世界?麵對“小巨人”,我們沒有理由不仰視。

成功的人,從來不會對別人刻薄的指責懷恨在心;隻有心胸狹隘的人,才會對別人的言行十分在意。學會寬容,對別人的挖苦一笑置之,才能祛除人生的枷鎖,贏得廣泛的景仰。

人生重晚情●賈福林這個故事說起來已經有好些年了。

電修廠的老胡置了一個“電蛐蛐”,就是通常人們說的BP機,那時候,這玩意兒還是個新鮮東西。不過他不像別人趾高氣揚地把它別在腰上,而是裝在內衣兜裏。

一個不景氣的工廠裏的普通工人,竟然買電蛐蛐?在那個年代工人們的眼裏,這玩意兒是有錢人的象征,一個工人,充什麼大尾巴鷹?真是的!再說老胡這個人,平日沉默寡言,是個“上床認得老婆,下床認得自己”的主兒,平時一個朋友也沒有,連電話都沒人給他打,還有誰呼他呢?

班裏最小的毛桃是個管閑事的坯子,對著哥幾個一拍胸脯說:“不出一個月,保管破案。看我的!”

沒想到,毛桃的案子沒破,這些日子,老胡卻特別忙起來,隻要蚰蛐一響,就請假,有時半天,有時一天,有時兩三天,回來照常上班,什麼也不說。可是細心的人發現,他每次回來臉色都不好,憔悴了許多,老了許多,本來就微禿的頭頂更稀疏了。

於是,大家紛紛猜測起來:“是不是黃昏外戀,和哪個女的有一手?”

“是不是蔫不嘰的做上買賣了?”

這一天,老胡的電蛐蛐又叫了起來,老胡又向班長請假,忙不迭地騎著破車走了,一連三天,沒個音訊。

第四天,毛桃來了,開口說了一句:“‘地雷’的秘密我探到了。”大家“呼啦”一下圍了上來。

隻見毛桃麵部表情十分嚴肅,一反平日的油嘴滑舌腔調,伸出手來說:“掏錢,掏錢,一人十塊。”

大夥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有人說:“別賣關子了,快點說。”

毛桃歎口氣:“這老胡,真是悶葫蘆,有事也不說。”

大夥急得直跺腳:“那你快說呀!”

毛桃點著了一支煙,把葫蘆裏的“悶兒”從頭到尾全抖了出來,說得大夥心裏“咯噔”一下。

原來,老胡是老三屆的,他有個老街坊李大爺,是個老木工,孤獨一人,老胡從小就跟著他學木匠活,等老胡從兵團回來,自己的父母已經去世,李大爺便成了他的親人,兩人相依為命。後來老胡娶了媳婦,單位也分了房,一下子搬遠了,老胡本想把李大爺一起接走,但李大爺離不開住了一輩子的老宅。於是,老胡每逢休息日就到李大爺家,搞衛生,洗衣服,炒菜做飯,冬天安爐子,夏天拆煙筒,一晃就快十年了。

今年李大爺八十三了,歲數不饒人,身體每況愈下,鬧了一回腦血栓,雖搶救及時,但已是風燭殘年,隻不定哪會兒,一陣風就吹滅了。

,沒人在李大爺跟前兒照顧,老胡犯了急,也犯了難,跟媳婦一商量,狠狠心買了個最便宜的數字機,把傳呼號碼寫成幾個硬卡片,李大爺衣兜裏放一個,枕邊放一個,窗前桌子上放一個,還給了李大爺左右兩家鄰居一家一個。隻要李大爺一犯病,不論誰見著就趕緊呼,這是救命的蛐蛐兒呀!

這一回,李大爺終於走了,他看了老胡最後一眼,安詳地走了。

除了父母去世,多窮苦多困難的境遇,沒哭過的老胡哭得沒了眼淚。

毛桃說:“人生一世是個‘情’字啊!”

大夥兒聽得淚流滿麵,眾人一拍大腿說:“走,看看去。”

隻要有光明磊落的情懷,就會如同鬆柏那樣挺立在嚴寒中。

掌心娃娃●魏豔飛那年,小剛十九歲,正在縣城的一所中學念高三。那是個全縣最好的中學,小剛也挺用功,下決心考上一所重點大學。

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離高考還有一個月時,父親突然病倒了。那是一個晚上,勞作了一天的父親正躺在床上休息,突然感覺雙腿有些麻木,緊接著又失去了知覺,不能動彈。驚慌之中,鄰居們將小剛父親送進了醫院。

經醫生診斷,小剛父親患上了風濕性偏癱,要治好它,隻能靜心調養,每天打針吃藥,可能需要一年或更長的時間。無奈之下,小剛隻得向學校請假,去醫院照看父親。

離開學校時,小剛的心裏一陣陣地發慌。小剛父親是個放排工,他之所以不顧身體長期浸在水中放排,就是為了多掙幾個錢供小剛念書;小剛考上大學是全家的希望,可眼下父親卻病了,小剛得丟下書本照顧他,這樣子,還怎麼能考上大學呢?小剛沉浸在一種難以解脫的痛苦當中,他苦悶極了,不知道以後該咋辦。

這天,小剛又像往日一樣坐在父親的病床前,一邊暗自歎息,一邊替父親揉搓他麻木的雙腿。就在這時,病房的門“吱呀”開了,推門進來的是一個男孩,大約四五歲,戴一頂紅色的小氈帽,像是剃著光頭,圓圓的臉蛋,一雙明亮的眼睛閃閃地看著病房裏的每一個人,看到小剛時,他像是有些好奇,目光停留了一下,伸著右手向小剛走來,說:“叔叔,你是在照看爺爺吧?”

“哦,是的。”小剛用手撫摸著男孩紅色的氈帽,笑著問他,“你是來看誰的?大人呢?”

“不,我不是來看人的……我是個小病號。”男孩張張鼻翼,挺認真地說,“醫生說我的鼻子有點問題,爸爸便把我送來了……已經有好多天了。”

看著男孩稚氣而天真的臉,小剛不由得為他的身體擔憂,心裏沉沉的。

男孩用手指了指病床上小剛的父親,問:“叔叔,爺爺的病重嗎?你為什麼愁眉苦臉的?”說著,不等小剛回答,男孩好像又想起了什麼,眨眨眼,做著鬼臉,說,“你在這等我,我一會就回來。”他說著跑出了病房。

真是個怪怪的孩子……小剛不覺有些納悶。

一會兒,男孩回來了,一起來的還有一個三四十歲的清瘦的男人,像是男孩的父親。

“你就是斌斌讓我來畫娃娃的人?”男人牽著男孩的手,衝小剛一笑。

“畫娃娃?”小剛不由一愣,抬頭看著男孩。

男孩掙脫父親的手跑了過來,一臉稚氣地說:“叔叔,我爸爸特會畫娃娃,你看——”男孩伸出他的小手,把手掌舒展開來,掌心裏有一個用彩筆描成的娃娃。“你看,展開,娃娃會笑;收起,娃娃就皺眉,好玩吧?”男孩小小的手掌一層一收著,果然,那個掌心上的娃娃一會兒眉開眼笑,一會兒愁眉苦臉……小剛頓時被逗笑了。

“是這樣的——斌斌平時挺愛玩的,可這醫院裏哪有地方玩?我又沒空陪他,便在他的手掌上畫上這個娃娃,也算是個玩具吧,沒想到這個娃娃還特能解悶呢。”男人笑笑,蒼白而瘦削的臉上有了一陣紅暈,“斌斌說你一個人呆在這兒,特悶的,就讓我來……”

男孩走上前來,搖著小剛的手,眼睛裏充滿了期望:“叔叔,你也讓爸爸給你畫一個吧。我看你一個人好可憐的,又沒人說話,還要照顧爺爺。有了它,你就可以和它玩,很開心的。”

看著男孩期盼的臉,小剛心窩裏覺得熱熱的,感覺到鼻子裏有些酸澀,不覺伸出了左手。

男孩的父親從口袋裏掏出一支彩筆,細心地在小剛的掌心上一筆一畫地畫上了一個娃娃。果然,畫好之後,隨著小剛手掌的舒展,娃娃的嘴、鼻、眼、耳一齊舒展開來,笑容可掬,一臉燦爛;而手掌稍稍收攏,那嘴、鼻、眼、耳便擠成了一團,又變成了一個愁眉苦臉的娃娃。

原本平淡無奇的掌心,畫上了這個娃娃後,如同添上了一道五彩亮麗的風景,小剛頓時被這“掌心娃娃”逗樂了,他感激這個小男孩在他孤獨愁悶的時候給他送來了歡樂,心情一下就好轉起來……

後來,小剛一直沒舍得洗去掌心上的娃娃……

一天,小剛又像往日一樣坐在父親的病床前,讓掌心上的娃娃變出各種神態,不經意間,醫生走了過來,小剛察覺後抬起頭來時,看到她正注視著自己的手掌心,於是便把小男孩讓父親給他畫掌心娃娃的事告訴了醫生。沒想到那醫生突然歎了一口氣,隨後伸出了自己的左手。小剛一看,吃了一驚:那上麵竟然也畫著一個娃娃。

這是怎麼回事……

醫生默默地低下了頭,向小剛說起了小男孩那令人心酸而感動的故事。

小男孩叫斌斌,兩歲時,他母親因病去世,他就由已經下了崗的父親帶著。一天,小男孩突然口鼻出血,鼻子還一陣陣地抽搐,送醫院一檢查,竟是鼻癌,父親瞞了病情,讓小男孩住進了醫院。小男孩的父親沒有正式工作,收入很少,醫院開銷大,做父親的便整日整夜地在外給人拉板車,這樣,就留下小男孩一個人孤零零地住在醫院裏。小男孩也聽話,不哭不鬧,父親每次來看他時,他還裝出笑臉,說笑話給父親聽,逗父親高興。那副懂事的模樣,把病房裏的人都感動了。後來,小男孩不知怎地,讓父親在他的掌心上畫上了一個娃娃,每日裏,變著那娃娃玩。後來,隻要看到有病友不開心,他就讓父親給他們畫上一個掌心娃娃,讓他們逗著這娃娃玩。大家看到這個懂事而可憐的男孩這麼善解人意,便都裝出開心的樣子,讓他父親畫,那男孩像撿了什麼寶貝似的,以後隻要新來了病人,就讓他父親跑去給人家畫娃娃,逗人家笑,全忘了自己身上的痛苦……

醫生說這些時,聲音有些哽咽,眼中閃過一絲淒楚的淚光……小剛的心靈被震顫了,他扭頭朝小男孩的病房跑去……

但小男孩不在那兒了,病床上空空的,被子整齊地疊放在那兒,好像沒有人碰過似的……

“小男孩呢?”小剛問病房裏的人,奇怪的是他們紛紛避開他的眼光,都不作聲,隻顧低頭看著自己的手掌。一種不祥之感湧上小剛的心頭……

原來,小男孩從昨天下午起鼻子就一陣陣地疼,打針、化療都失去了作用,醫生說可能是癌細胞擴散了。今天早上,小男孩的父親聽人說省城有一個專家能治這種病,就抱了孩子走了。

離開小男孩的病房時,小剛的腳步有些踉蹌,他發現自己是多麼懦弱:相比於這個小男孩的不幸,我的困境算得了什麼?小男孩能以五歲之齡在並非常人能忍受的病痛中站起來,堅強麵對,且又能去幫助別人,給別人帶來歡樂;而我呢,遇上一點小小的困難就低下了頭……我真是一個懦夫!

後來的日子裏,小剛心頭的陰雲一掃而空,他用彩筆重新將自己手上的這個掌心娃娃塗畫一遍,每天總拿出來看幾回,默默地替小男孩祈禱,同時心中也勃發出一種從未有過的力量。後來,小剛把書本帶進病房,一邊照看父親,一邊複習功課,終於順利地通過高考,被一所師範大學錄取。

這個故事已過去了五年。五年裏,小剛總忘不了那個小男孩,忘不了小男孩讓父親在他掌心裏畫的娃娃。不知小男孩現在在哪裏?小剛想,他肯定已經好了,因為,曾讓他畫過掌心娃娃的人都好了……

開誠布公,沒有什麼可以隱瞞。

中國結●張宇李明在化工廠工作,這次生病住院,據說車間裏沒人去看過他。為什麼?他平時脾氣太暴躁,人緣不好,他和周圍人沒什麼交情。但奇怪的是,他出院的第二天,車間裏有二十多人莫名其妙地接到了他發的請柬,請柬上內容一個樣:恭請某某先生(女士)下班後到車間會議室聚會。這些人大部分還都是李明的冤家對頭。

李明葫蘆裏在賣什麼藥?

大張和小胡以前跟李明打過架,接到請柬後當場就撕了,但下班後走到廠門口,大張對小胡說:“到家也沒事,不如看看去。”於是兩人又轉身返回。到了會議室一看,隻見裏麵已經坐得滿滿的,桌子上還擺著水果、瓜子、糖,儼然像開茶話會的樣子。

李明今年四十多歲,老婆離了婚,家裏還有一個弱智的孩子,平時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可看他今天那樣子,臉刮得亮光光的,西裝領帶,正像模像樣地坐在主席的位子上。他見大張和小胡來了,趕緊起身招呼他們入座,然後拿起麵前一張像是發言稿的紙,居然像平時書記、廠長在這裏作報告那樣,有板有眼地說了起來:“今天,大夥能應約前來,我謝謝各位了!”他說到這裏頓了一下,站起來雙手抱拳朝大家施了一禮,臉上帶著微笑。

小胡“撲哧”笑出了聲,對身旁的大張說:“這家夥犯啥邪了?是不是想當官想瘋了,把咱們叫來讓他過過官癮?”

大張沒答話,就聽見李明接著說:“我這人不會講話。我請大家來有三個意思:告別、道歉、送禮。”他這麼一說,在場的人全都目瞪口呆。

眾人正在發愣,又聽李明說:“我得了直腸癌,是晚期……”

一屋子的人全驚呆了!大張說:“老李,你……開什麼國際玩笑呀?”

李明認真地說:“這是真的,醫生說,下個禮拜做手術。上了手術台,也許就見不到大夥啦,因此,把大家請來,告個別……”

看李明這樣子,不像是在開玩笑,何況他平時也不是愛開玩笑的人,於是大夥的心裏都不是味,一時也不知道說什麼好,會議室裏一片沉默。

李明動情地說:“我這個人日子過得不順心,心情一直不好,性格很暴躁,過去得罪了大家,現在想起來很後悔,如果現在再不道歉,以後就沒有機會了……”說到這兒,李明眼睛潮了,聲音也哽咽起來,他突然彎下腰去,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看到這情景,大家心裏都酸酸的。大張站了起來,聲音顯得有點顫抖,說:“老李,拌句嘴算個啥呀?我們誰也沒當回事呀!”

有人抽泣起來,那是幾個女同誌:“你這是幹啥呀,大家在一起,哪有勺子不碰碗的?老李,你這是何苦呢?”

李明破涕為笑,說:“大夥這麼寬宏大量,我李明心領了……小蘭子,進來。”隨著李明一聲喚,他那個弱智的女兒小蘭子走了進來,大家一看,小蘭子懷裏還抱著一摞“中國結”。

李明對大家說:“人走了,總得給大夥留點‘念想’。留啥呢?我想了好幾天,就讓孩子編了些中國結。來,小蘭子,你把這些中國結送給叔叔阿姨吧!”

小蘭子於是就開始把懷裏抱著的中國結分送給大家,每個人伸手來接的時候,都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臉上的神色顯得分外莊重。當小蘭子走到大張和小胡麵前,把紅豔豔的中國結遞給他們的時候,小胡終於忍不住“哇”一聲哭了出來:“這……我受不了啦!”

大張也熱淚盈眶,情不自禁地把小蘭子抱起來,走到李明麵前,扯著大嗓子說:“老李,你放心,從今往後她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樣,你啥也別說了,啥也別說了。”

李明一邊連連向大家說“謝謝”,一邊“吧嗒吧嗒”直掉眼淚……

李明在手術後的第十天就離開了人世。李明死後,因為他的前妻還在,小蘭子有媽,就不能算孤兒,沒法送孤兒院,於是大張他們就各家輪流照顧。可這也不是個長法呀!大張有個姨是弱智學校的副校長,大張一打聽,小蘭子這樣的情況,送進去是沒問題,但一年的學費、生活費得八千多元。大張回來和大夥兒一商量,為了小蘭子的將來,大家決定無論如何要把她送進學校。

三天後,在工廠大禮堂裏,全廠工人自發舉行了一次規模空前的募捐活動,禮堂正中央,端端正正地懸掛著一個巨大的中國結……

君子的過失,好像太陽的虧蝕不會影響其發光一樣。

朋友從陌生人開始●王強一個叫大衛·吉薩的人擁有很多朋友,而且這其中的很多竟是他或者在散步時,或者外山購物時搭話認識的人。他的一個朋友問他為什麼那麼自然地跟陌生人搭話,他說:“一開始我也是對於跟陌生人說話心懷不安,但是每當我回憶起我最好的朋友當初都是陌生人時,我的畏懼感就消失了。因為我想:在我開口與他們說話之前,他們都是陌生人;而我一旦跟他們說話,他們就可能成為我的朋友甚至知己。”“那麼,你不怕被別人誤解嗎?”“一開始我確實也擔心被別人誤解,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後我發現:如果你懷著一顆真誠而熱情的心,同時又有著對友誼的渴望,對方一般不會誤解你的動機。我遇見過不少表麵上自負而冷若冰霜的人,他們給人的第一感覺都是拒人於千裏之外。但跟他們搭話之後我發現:麻木不仁的隻是他的外表,他們在內心深處同我一樣熱切地需要友情,所以,如果你也想交到更多的朋友,就不要讓畏懼成為規避的借口。”

我們每一個人活著都需要友情的滋潤,而友情的獲得終究隻能靠自己去爭取。防人之心應該有,但不要讓提防成為阻塞友情發展的堤壩,因為你要明白:朋友都是從陌生人開始的。

捅破那層紙●孫君飛在這棟樓上,好多人本著老死不相往來的古訓,互不來往。

他家和他家也是這樣,隻知道彼此對門,他姓張,他姓劉,都有孩子,除此之外一無所知;當然,也是懶得知道——大家工作都這麼累,有時間窩在家裏歇歇算了。

那天,劉家來了客人。因為是老家的來客,老劉送客到門口時,沒有說普通話,而是用家鄉話與其告別。恰好老張回家,聽了此話心中激動——原來彼此是老鄉!

就這樣,老張和老劉用鄉音聊上了,聊得不過癮,就聚到張家去聊。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過去半年,彼此都是陌生人,現在才幾分鍾,彼此卻好像是老朋友了……

這次聊天,他們還達成了一項共識:既然老鄉都這麼忙,孩子又都在同一個幼兒園上學,就輪流來接送孩子吧,一家一周。

孩子們很高興,結識了小老鄉,再也不孤單,於是不再為上學的事哭鬧了。

幾天後,劉家的孩子對爸爸說:“張叔叔很會講故事和笑話,不知不覺就到了學校,上學的路好像變得短了。”老劉很驚訝,原以為老張是那麼嚴肅、冰冷的人,誰知他這麼會帶孩子。